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探究性教学

2016-05-30邬健平

师道·教研 2016年3期
关键词:画图探究性房子

邬健平

创设情境

探究性教学往往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而展开,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的进度来确定,一旦确定了这个教学出发点或者说学习对象后,教师就要通过问题、任务等多种形式,使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来创设与此学习对象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目标知识点的学习。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它强调对知识过程的掌握和技能的熟练程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从一个感兴趣的事件或现象开始教学,往往会让学生充满探究的欲望。例如:讲授“放大镜”“取色”工具时,设置一个故事情境:学校明天就要迎接“文明校园”评委专家的检查,但学校的很多地方被一些不文明的学生弄脏了,你看,怎么把学校弄干净?同学们,你有什么办法清理校园吗?我们一起学习新的“画图”工具来清理校园吧。这样的故事导入,新颖、自然,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启发思考

学习对象确定后,为了使探究式学习取得成效,教师需要在探究之前向全班学生提出若干富有启发性、能引起深入思考,并与当前学习对象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这是探究性学习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

如在讲画图软件画小房子时,我先用多媒体演示了几何图形搭建的小房子的图画,然后依次提问:①图中的小房子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房子呢?(帮助学生整理表象材料)②除了现实中的房子,你们还可以想象出什么样的房子?(对表象进行初步加工)③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把你刚才所想象到的房子放入一个美丽的环境中,然后将它们画出来。(对表象进行再次加工处理,形成雏形)。

就这样,在教师的耐心启发下,学生脑海里具备了图画的大致形象,因此他们操作的过程实际变成了形象思维化的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能会发现实际效果与预想的效果有所不同,他们思维的积极性被进一步调动起来,一些更好的办法也随之出现。操作实践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的过程,每个同学的思维方式不同,他们创作的画面效果也就不同。如:有的学生用苹果瓣作为房子的烟囱;有的用大树作为房子的外壳,画出了住着小猴子的两层楼房;还有的画出了想象中的太空房子、童话故事中白雪公主住的城堡;也有的学生画出了美丽的校园、自己的家。

自主探究

探究性教学模式因为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活动。因此,自主探究环节是探究性教学模式中的关键教学环节。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本来就应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它需要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实验、猜测、验证等活动,为此,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刻意追求课时的完整;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不人云亦云;也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我调整矫正。

如教学《伙伴随我加》一课时,教师把“添加伙伴”分解为几个任务,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分解:如何选定要增加的角色,复制和粘贴按钮在哪?如何复制粘贴?怎样把增加的角色去掉背景色后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任务的设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具有连贯性。引出任务后,就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发现问题、产生疑问。产生疑惑时,教师不急于解答,让学生相互研究,自己解决,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不单单获得了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更能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自主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志,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探究和创造能力。

协作交流

学生经过了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后,才可能进入协作交流。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与伙伴共同努力,产生观点碰撞、制定方案、收集信息、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成果分享等,使问题得到解决。

如上《装扮新家》一课时,教师课间布置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绘制“贝贝装扮的新家”。学生围绕画好这幅画所需解决的问题、用到的工具等,在小组中充分讨论,形成画图方案,再在计算机上画图。根据目标,学生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各个小组就忙开了:看课本、小组讨论、实践摸索、积极验证、认真总结、解决问题,最终确定画图实施方案。

学生在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中,参与程度更高,自身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获得了知识,提高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新时代所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

责任编辑黄日暖

猜你喜欢

画图探究性房子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画图理解“同样多”
画图理解“多多少”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一百分等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