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2016-05-30郑家卫

师道·教研 2016年3期
关键词:绘制微课技能

郑家卫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共享教育资源,将微课应用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可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质效。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存在的问题

1. 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与水平存在差异。因为每个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和能力有所差别,如:有的学生从小就喜欢玩各种电脑游戏,自然就对计算机的操作适应快,总感觉每节课学的知识容量较少,而有些学生因各方面的原因从小就较少接触到电脑或游戏等与电脑有关的技能操作应用,这类学生对电脑软件学习会很吃力,可能跟不上对电脑知识吸收较快学生的节奏。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时普遍会迫于指导掌握较慢的学生,而不断重复讲解课堂中的某个环节操作。

2. 课堂自主探究少且难于落实。在新课程的改造中强调了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以辅导的作用。而现实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兼顾的学生是非常有限,因此老师不得不采用“教师讲述、学生演练”的模式,前半节课老师详细的讲解每个操作,后半节课学生凭回忆在演练的形式,并没有预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每个操作流程的过程。

3. 注重技能操作教学,忽略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是实操较强的技能课,所以要鼓励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积极探索,培养解决难题的能力。如: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技能设计、创作出信息技术作品,且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技术和强化操作思维。但是因为上述两方面存在的原因,使得老师要考虑到整体的情况而花更多时间去讲解与辅助解答。

针对以上问题,如果通过微课在电子屏幕上重复播放,或者上传至学校网站或班级微信群等,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操作、知识要点就更容易。

二、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运用策略

1. 微课高效率的演示每个操作细节,可作为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演示资源进行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应用各种操作技能的学习是个连贯过程。比如:简单的图画绘制的教学过程中一个填充颜料的例子,要绘制一个图形的操作步骤就有十多步,在老师演示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记不清某个操作环节,当学生自己操练时,就会因为某个操作不当而不能完成任务。如果老师边讲解边录制,学生忘记了某个环节可自主观看微课视频再学习一遍操作技能,这样老师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

2. 根据教学的需要制作分层教学微课资源,在课堂上实现异步提升教学。学生的个体差异是肯定存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学到应有的知识。老师可将知识分层自作成微课教学资源,让不同层次的孩子挑战不同的难度,使得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例如:在讲授“绘制简易的房子”的教学中,可以制作A、B、C三个档次的微课。C档的微课,以再现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例子为主,即演示绘制出房子的简易线条;B档微课是建立在C档的基础上,把房子按规定填充上颜色;A档微课是建立在B档的基础上,绘制出房子的一些细微的外观轮廓并填充上颜色。三个不同级别的微课有效解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问题。

3. 自主学习资源的微课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构建。例如:学生在编机器人编程时,老师往往都是将连贯的操作一气呵成讲完,当学生在操作时对的某个细节没注意到就会导致机器人的编程失败且难以找出原因,即使老师能及时指点同样会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是让学生自主的通过微课去学习编程知识且按自己的理解去尝试操作,当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再看看微课的讲解,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上是主动的探索新知。

三、对微课应用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反思

微课应用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填补传统教学方式部分的不足,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效;将微课的教学资源融入信息技术课堂中,不但可优化课堂教学,还可帮助学生自主解决较难掌握的知识难点与重点,而且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使家校紧密联系。微课融入课堂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增设多了一条好的学习方式。

责任编辑黄日暖

猜你喜欢

绘制微课技能
Art on coffee cups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放学后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
VBA在宗地图绘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