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悠悠“笛”声“陶”我情

2016-05-30肖婕叶绿梅

师道·教研 2016年3期
关键词:陶笛音乐课堂教学

肖婕 叶绿梅

陶笛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吹管乐器,外型轻巧,携带方便,音色优美,清脆通透且穿透力强;指法简单,易吹易学,还是一种时尚的工艺装饰品。没有经过专业音乐学习的人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拿起乐器,演奏自己喜爱的歌曲,随处是舞台,随时可享受自助音乐的快乐。2013年以来,我校以陶笛为特色乐器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拓了音乐视野,丰富了课余生活,提高了音乐综合能力。

陶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第一次拿着陶笛走进教室时,课堂中仿佛出现了一块大磁铁,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示范吹奏一支支学生熟悉的歌曲,他们格外安静,竖着耳朵认真听着,睁大眼睛羡慕地看着我,个个举手表态要学习陶笛。我利用午间20分钟播放陶笛经典名曲,让学生感受到陶笛的音色美,又在学校的宣传橱窗中开辟专栏介绍陶笛,让他们充分了解这个乐器,要求报名参加陶笛学习的学生更是络绎不绝。

陶笛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开始学习陶笛时,我要求他们只使用部分肺活量练习,先不练习过长的音,以免既要考虑手指的动作,又要考虑到呼吸的方式而导致动作失调。在学生掌握基本指法之后,再引导他们以模仿和想象来自然形成正确的呼吸方式,同时安排一些简单的练习曲,如《小羊羔》《五指歌》等。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吹奏能力后,我加大难度,教他们吹奏一些经典乐曲《天空之城》《故乡的原风景》《绿袖子》《思念的季节》等。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力,采用分层教学,帮带互促,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对于一些优秀学生提出高要求,单独专门训练,再让他们做小老师帮教他人;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安排简单易学的曲目,帮助树立学习信心。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安排一两个尖子生,由他们组织帮带教学,“一帮一”“一带多”,互学互促。各组之间开展互相过关、竞赛评优等教学环节。

陶笛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学生从“听”“唱”拓展延伸到“奏”“演”,通过演奏,掌握了各种吹奏方法和技巧,乐于在演奏中展现自己的风采。现在每学完一首新歌曲,我都让学生用陶笛来吹、演。一些学生唱歌,另一些学生用陶笛为他们伴奏,整个课堂气氛和谐,大家分工合作,充满活力。陶笛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自信,而且巩固了知识与技能,学生兴趣高了,自觉多了,课堂纪律性也好了。

陶笛提升了学生的音乐能力

学生识谱能力提高了。由于陶笛有固定音高,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喜欢设计“比比谁最棒”的游戏,让学生根据我出示的音符、柯尔文手势等模唱音高,再吹出相应的音来,对比赛中表现快又准的学生奖励一个陶笛小吊坠。当学生掌握了各音以后,我出示旋律卡,让学生慢速看谱吹奏出来。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的音准了,节奏稳了,识谱能力普遍提高了,一些简单歌曲不用教就能自己唱起来,还能准确无误地吹出来。

学生自学能力加强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陶笛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他们通过网络视频,下载自己喜欢的歌曲,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积累更多的乐曲数量,如《大长今》《我和你》《月满西楼》《乱红》,有的还能在学校的新年音乐会上进行表演。甚至很多高年级学生,在完全自学的情况下,已能吹出《天宫舞曲》《千年风雅》《天空之城》等大曲子,经过量的积累后,他们的学习能力已达到了质的飞跃。

学生合作意识完善了。刚开始检查作业时,学生齐奏效果很糟糕,各吹各的,无暇顾及他人。为了强化他们的合作意识,我通过“接力赛”“你吹我唱、你唱我吹”“师傅与徒弟”“你帮我,我帮你”等方式进行合奏训练,将个体服从集体的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群体活动中。我还不定期指定一些调皮生做小老师,请他们帮助我检查小组学习,辅导学困生,结果这些小老师特别自信,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在他们的督促下,班风越来越好,学生学习的劲头越来越足,一些吹得好的学生也能主动提出帮助别人。学生懂得了合作是一种精神,它源于信任,且无处不在。他们不但能够进行齐奏,还可以合奏《红叶》《雪的梦幻》等歌曲。学校陶笛队的小合奏《天空之城》在参加广州市第五届器乐专场比赛中获得了增城赛区一等奖、广州赛区二等奖。

注:本文是广州市增城区“十二五”规划(2014年)立项课题“把六孔中音陶笛引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ZC2014L04)”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魏文琦

猜你喜欢

陶笛音乐课堂教学
Música china en clave de Ecuador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相约中国长城 放飞陶笛梦想——“第三届亚洲陶笛艺术交流大会”即将在京召开
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国内首套《陶笛考级曲集》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