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读写结合 提高说写能力

2016-05-30谢燕红

师道·教研 2016年3期
关键词:句段自然段记叙文

谢燕红

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读写结合,把培养学生识字、遣词造句、说话、写话的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从词到句、由句到段、由片断说写,再进到作文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说写能力。

一、重视句段,学写片断

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三年级地位特殊,处于转折阶段,如果学生学好了句群、结构段,能够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后,就能够按照课文,仿说仿写句群和片断,为进入高年级以篇为重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在三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句段教学和加强片断的说写训练。

在教学中,我结合课文,选择比较典型的自然段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理解句与句的逻辑关系,教学生懂得怎样连句成段,并进行练习。例如,在教《卢沟桥》第二自然段时,指导学生弄清中心句及各个句子之间的关系:总——分。先总写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接着分两层具体描写了设计怎样科学、造型怎样美观。在此基础上,我就指导学生学习这种片断写法,让他们围绕“同学们在操场上兴高采烈地活动着”这一中心句,用上“有的……有的……”句式写出大家在跳绳、踢球、拔河、老鹰抓小鸡等的情景。先口述,再写下来。又如,我在教《心中那盏灯》的第一自然段时,先指导学生弄清第一句是结果,第二句是原因。紧接着让学生用这种因果构段方法,练习写一段话。刘卉瑶写道:“我的爸爸是一名医生,他对病人十分负责,并刻苦钻研工作,医术提高很大,因此,成了一名主任医师。”这样结合讲读课文,抓住句段练习,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说写片断的能力。

二、段篇过渡,说写结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三年级学生能有条理地口述一件事,能详细地复述课文,并开始从叙述个别事情逐渐转到叙述几方面结合在一起的事情。

在讲读课文时,我采取从说到写,从述到作,说写结合,段篇过渡的方法。在教学中,突出三个方面指导学生练习说写:一是以说写好一段话为基础,逐渐过渡到写好几段话。学了《我不能忘记祖国》这课后,叫学生说写“认真学习的某某同学”的一段话,然后再说写这位同学不但认真学习,而且热爱劳动,遵守纪律,成为“三好学生”。最后把这件事连起来说写。二是按课文特点练习说写。学了《赵州桥》这篇课文,指导学生观察静态写法,练习说写《兴宁大桥》;以《翠鸟》这篇课文为例,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动态描写写法,练习说写《大公鸡》、《小花猫》等;从《十二次微笑》这篇课文,指导学生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的写法,练习说写《一次活动》、《一次课外活动》等;从《平分生命》这篇课文,指导学生用心理活动写人的方法,练习说写《慰问教师》等等。三是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观察方法、构思模式、遣词造句等,做到“学习其方法而非抄袭其文,“学习其一不求其全”。通过说写练习,使学生能写出自己真正看到、听到或感受到的东西,写出真情实感。

三、范文带路,读中学写

三年级语文,各单元都有阅读和习作知识指导。我结合讲授读写知识,以范文带路,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经常对学生进行人物外貌、心理活动、语言动作、场面、环境、景色描写的训练。第五册第一单元习作重点讲记叙文的六要素。我在讲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开头部分找到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有关词句,然后再在课文中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指导写作时,反复向学生强调: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六要素,写人写事的文章都要交代清楚这六要素;一般写记叙文时,先在文章开头就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再有顺序,有条理地记叙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其中经过部分是重点,要写详细。在学了《可爱的小兴安岭》课文以后,仿写《美丽的校园》,学了《倾斜的伞》课文以后,仿写《我的老师》等。

四、拓展阅读,提高说写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学生要想开阔视野,丰富思想,积累素材,都可以通过阅读来实现。通过阅读积累的知识多了,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充分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句段自然段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如何写好记叙文
精彩句段一
精彩句段二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美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