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科学资料

2016-05-30张爱国

师道·教研 2016年3期
关键词:热门话题电视栏目惠州

张爱国

学生学会搜集处理科学资料是学习科学知识一项必备的能力,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探索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把握时机

1. 针对教材的探究课题

现行科学教材中,有些问题的探究单单靠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以及教师指导是很难完成的,它需要学生在课前或课后搜集有关资料才能完成。针对这个问题,我有意识地在课前或课后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有关资料。如学生在探究《家乡的水资源》中的问题时,首先,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猜测,制定调查计划;接着,引导他们在课后去观察惠州的主要江河,去访问沿江、沿河的居民,去图书馆、网络搜集处理惠州水资源的资料;最后,在班上汇报交流。学生经过搜集、整理、汇报、交流,扫除了探究过程中的障碍,增强了探究信心,了解了惠州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发现惠州水污染的现状及主要原因,唤起学生关注自己生活环境的意识,学会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2. 针对社会的热门话题

学生每天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新的知识、新的热门话题,这些新知识、新的社会热门话题的学习、探究,如果单靠学校课堂上教师的传授、引导式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有关资料,不但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能拓展他们的知识。2003年10月,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这是全国人民的大喜事,这一事件也成了社会热门话题,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很想知道载人飞船是怎样飞上天的,迫切想了解宇航员在太空的衣、食、住、行。我及时引导他们分门别类搜集处理这方面的资料,再组织他们汇报交流。

3. 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学习、科学问题探究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书本中的科学问题感兴趣,但对书本以外的科学问题更感兴趣。如他们很关心“勇气号”探测火星情况,很注意流星雨什么时候出现,很关注我们国家的探月计划。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我在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之后,还组织学生开展了搜集最新科技信息活动,要求学生一旦搜集到最新科技信息,就在班上及时通报。开展这一活动后,关心世界最新科技动态的人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特长展示出来了,整个校园都充满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气氛。

二、开辟渠道

在搜集处理资料过程中,学生常常不知如何入手。针对这个问题,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适时给学生开辟了搜集、查阅科学资料的渠道。这些渠道包括:(1)电视栏目,如《走近科学》、《科技博览》、《地球的故事》、《人与自然》等;(2)报刊、书籍,如《我学资料的渠道。这些渠道包括:电视栏目,如《走近科学》、《科爱科学》、《少年科技画报》、《科技信息》、《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技网,如“少年科技网”、“教育部科技网”等;科研机构、活动场所,如气象台、环保局、科协、科技馆、图书馆等;实地考察,如河流、道路、空气等;人物走访,如专家、当事人等。在开辟渠道之后,我还进一步向学生介绍了各电视栏目、报刊、书籍、科研机构、活动场所得性质、特点、功能,使学生知道探究什么问题,应该到哪个渠道搜集、查阅。

三、加工整理

1. 规范格式

在获得资料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是用手抄,有的学生是用剪贴,有的学生上网下载,他们用的纸张大小不一,包含的项目也不同。因此,我要求他们统一用大小一致的纸,每一份资料都应包括这些项目:时间、来源、内容。这样既美观,又便于检索。

2. 去粗存精

在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获得一份资料用的纸会多达三四张,甚至十几张,这既费时、费力、费钱,也不便于使用。于是,我就指导他们在搜集中怎样去粗存精。如搜集时要搜集对自己科学探究有用的,没有用的就不要搜集;对较长的资料取其精华部分,如性质、特点、公用、原理等,还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如曲线、表格、图画等。

3. 分类保存

获得的资料如果没有分门别类,使用起来就很不方便;如果不装订成册,就容易散落、丢失。于是,每过一段时期或一年,我都要求学生把获得的资料先进行归类,然后装订成册。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热门话题电视栏目惠州
奔跑惠州
惠州一绝
浅析色彩在电视栏目包装中的作用
新时期以来戏曲电视栏目述评
文化
“健康惠州”助力幸福惠州
“健康惠州”助力幸福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