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心聚力关爱下一代

2016-05-30黄贤平

下一代英才 2016年3期
关键词:普宁市普宁关工

黄贤平

六年前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5年金秋,杨秀维爷爷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这其中饱含着关心下一代工作正能量的实例,是凝心聚力关爱下一代的必然结果。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广东省普宁市关工委杨秀维爷爷,去看看他不遗余力关爱青少年的行动。

创新机制增强活力

杨秀维爷爷先后担任过普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退休后于2004年任市关工委主任至今。杨爷爷十二年如一日,不断抓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制的创新,有效地增强了普宁市关工委队伍的活力,实现了“四有”:有领导班子及组织机构;有“五老”队伍及开展活动;有办公场所及设备;有工作经费及工作制度。

在组织机构网络“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基础上,为创新关工委工作机制,杨爷爷于2012年亲自到流沙东街道新坛村抓“五老”校外教育辅导站试点,组织以老同志为主,吸收社会热心人士参加,把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股力量扭成一股绳,及时总结经验。全市很快建立“五老”校外教育辅导站455个,聘请辅导员2258人,落实责任,对青少年开展校外辅导,常年以德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为主,突出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个性化教育,开展活动有声有色,成为教育青少年的纽带和桥梁,培育学生茁壮成长的“第二课堂”。2014年11月,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亲临普宁视察,充分肯定此项工作的创新做法。

杨爷爷经常东奔西跑,加强同有关职能部门、群众团体和社会力量的联系和合作,形成合力。认真抓好组建思想道德教育讲师团,把巡回演讲活动常态化,每年确定一个演讲专题,自己编写教材,有时杨爷爷还亲自上台演讲。

杨爷爷善于凝聚关工、社工和义工三股力量,尽力为青少年做了一件件好事。他结合工作实际,深知“氟害猛如虎”。于是不辞辛劳为解决儿童氟骨病而奔忙,动员海内外乡亲捐资1200万元投入地氟改水工程,为群众饮上“幸福水”作出贡献。他省吃俭用,自掏腰包7万元,捐给学校,进行修缮改危,群众称赞,并给他送来“一枝一叶总关情”匾额以表谢意。同时,他动员宗亲杨秀龙先生给大南山镇圆山村捐资255万元,新建了村“爱贤学校”,为教育出大力。

近几年来,杨爷爷组织参与的禁毒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慰问留守儿童,学校特教班等活动共82次,帮教转化“三失”青少年455人。他以大爱之心,在精神和物质上合力关爱下一代,促进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向前发展。

育人为本竭智尽力

杨爷爷近几年来协同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广新局等部门,抓好普宁文昌阁——林则徐病逝故址的修缮和布展工作,把文昌阁建成普宁市禁毒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了扩大宣传和影响,由他主编出版了《林则徐与普宁文昌阁》一书

8万多字,宣传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生平事迹和禁烟壮举,对教育青少年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具有很大作用。他亲自动员企业和老同志捐

资,协同有关部门抓好曾在“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亲自护送周恩来同志安全抵达香港、潮汕地区党的创建人杨石魂烈士故居的修缮和布展工作,把故居开设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组织学校师生前去瞻仰……生动具体的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抓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联系当地实际,杨爷爷积极编著乡土教材,带头参加征文活动,用当地革命史迹和优秀文化,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他撰写了《我歌普宁》一书约33万字出版发行;他根据上级关工委的部署,每年选取一个主题,如:《颂党恩跟党走》、《实干托起中国梦》等,在中小学生开展征文活动,年年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好,优秀文章给予奖励,并汇编成册。这些作品其中16篇被全国和省关工委收入《中国火炬》、《南粤高唱三好歌》、《秋光·关心下一代》等书刊。普宁市关工委先后两次被广东省关工委评为征文“优秀组织奖”,受到表彰。

培训青年不遗余力

杨爷爷从担任普宁市关工委主任开始,就把培训农村青年创业作为关工工作的品牌项目,围绕普宁是中国“蕉柑之乡、青梅之乡、青榄之乡”的特色农业,积极争取市直有关部门配合,对回乡务农的青少年进行创业培训,每次培训班,他亲自订计划、作动员,并邀请专家授课,组织现场参观,有声有色。从2004年至2015年,全市共办青年创业培训班10期学员1940名(其中提高班4期),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参加培训学员已有658名创业有显著成效,128名被选为基层骨干和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创业青年李镇周创办“福泰养殖有限公司”被省定为示范基地。

与此同时,杨爷爷以“关爱”为立足点,每年确定一个重点内容,开展经常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法制教育,为青少年办好事实事。先后派出宣讲团8个96人,进村入校932场次,举行主题演讲活动,受教育青少年90多万人次。有效地促进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

善于调研典型引路

普宁市关工委在杨爷爷的带领下,明确定位,围绕中心,服务青少年,把调查研究工作摆在主动作为的首位,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促进关工工作有序扎实,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杨爷爷坚持以创“五好”的基本条件和要求,落实人员分工,开展调查研究,抓好“三镇”(洪阳、里湖、大南山)、三村(新坛、南园、鸣岗)、五校(普宁二中、一中、英才侨中、流沙一小、鸣岗学校)和市广播电视台联系点的工作,给力指导,总结经验,提升创“五好”的质量和水平。

杨爷爷经常下基层,积极推介洪阳镇鸣岗村关工小组典型经验,对社会治安开展调查研究,并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市举办“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双百”活动,即在一百所中小学、一百个村居社区举行普法教育讲座,更好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商城繁荣,人民安康作出新贡献。

(普宁市关工委办公室)

猜你喜欢

普宁市普宁关工
对普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考
诺奖得主普宁的爱情三角梅
纳博科夫小说《普宁》中“车辆”的隐喻与流亡主题
关工传真
我晚年的“关工梦”
关工传真
关工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