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一个机会,静待花开

2016-05-30杨志雯

师道·教研 2016年3期
关键词:光彩作弊测验

杨志雯

【案例背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纪律、品德等方面的综合提升,我班实行了综合表现量化评比,其中包含各科的测验成绩。同学们高度重视,你追我赶,竞争激烈。

又盼来了一次语文测验!又是一次加分的好机会!这回,成绩一出,发现高分的同学史无前例的多,很多平时成绩平平的同学选择题也拿了满分!小伙伴们纷纷在议论着成绩的真真假假……不久,“选择题答案泄露并在班内流传”的消息传到了我的耳边……

我很是失望——不为成绩的高低,只为孩子们的不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面对孩子们“抱不平”的情绪,我该怎么做才能最快最准地找出作弊的同学并予以教育呢?班干部们围着我积极地为此事出谋划策:“投票选举”?秘密调查?对“嫌疑人”逐个质问?……孩子们似乎很期待他们信任而依赖的班主任如何把作弊的同学给一一“揪”出来,以还他们所谓的公平……

然而我很明白,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而非孩子们心中柯南般的侦探或查案人员,查出来或逼出来得到的绝非我想要的结果,要么有漏网之鱼,要么冤枉无辜,即使找对人了也可能是“不认罪”的。教育,就应该有教育的力量,不该停留在查明孰是孰非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唤醒迷途孩子的心灵。

于是,到了当天的放学小结,很多同学都期待着看老师如何处理这件事,当然,我相信那些作弊的同学也有了心理准备,大家似乎等待着我的“爆发”,眼神里充满着畏惧……然而,我没有劳师动众地查案,也没有大发雷霆地呵斥,我选择了平和冷静地给这些“迷途”孩子一个机会。

【理解】事出必有因。我首先为犯错的孩子说话:我知道,作弊的同学都有一个初衷,为了自己更有成功感,为了父母为之感到骄傲,为了别人对自己肯定与欣赏,为了给小组加上那重重的10分!……无论哪一个目的,其实都反映了他们的向上向善的心,进取,孝顺,小集体意识……我们首先应当理解与包容。此时,我发现开始有同学低头了,有同学趴桌子了,也有同学握拳了……也许这些话是孩子们在为自己辩解的时候才说的,然而现在我把他们的“心声”说出来了,他们被理解了,也有了一个下来的台阶。

【煽情】找准切入口,激发感情。我说:为自己的,想想这虚伪的手段;为父母的,想想那份虚假的欺骗;为小组的,想想那些赢得不光彩的分数,想想对其他努力小伙伴的不公平……也许,不看答案自己就有拿满分的实力呢?就因作弊了,反而那实力得不到肯定,多么愚蠢的行为!综合表现评比实质是一种竞争游戏,我们玩得起,输也要输得起,要赢就要赢得光彩!诚信的价值更高,让你的小组为你自豪!这样,从内疚到鼓舞,再到振作勇气,只花了短短几分钟……

【等待】峰回路转,在孩子们等待着老师发落处理之际,我只留下了一句:“我在办公室里等待着诚实的孩子。”当我宣布放学时,我观察到了孩子们感到意外的神情,但是,我相信我能等来诚信的花儿开!

当我回到办公室刚坐下不久,陆陆续续地就有“自首”的孩子来了,他们互相之间你看我,我看你,然后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我想,不用多问,作弊的孩子一个不漏地都在此了,诚实的孩子也就这样被我静静地等来了。我没有再重复唠叨大道理了,因为我知道,面前这一群都已是经过了真善美与假恶丑斗争而醒悟了的小孩。孩子们还主动地提出了“不加分”或“取消成绩”的建议。为了给其他同学一个“公平”的答复,我接受了“不加分”的请求,然而卷面的成绩我并没有取消,因为那是给他们的“诚信分数”。

一个同学畏缩地问了一句:“老师,您会告诉家长吗?”无疑,作弊这样不光彩的事情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家长知道,但是,孩子的品德问题我却不应隐瞒其监护人。我平和地答道:“会。但不是我说,而是由你们用自己认为最自然的方式告诉家长,怎么样?”这是我给孩子们的一次机会——一次面对问题、承担责任与改过自新的机会。孩子们抿了抿嘴唇,似乎很难为情。我再一次以信任作为赌注,继续等待诚信的花儿开。

第二天一回学校,发现办公桌上已经放了9份“文件”,那是孩子们留给我的信,其中还有家长的留言。其中一个家长在信中写道:

“尊敬的杨老师:

您好!关于小儿语文测验作弊一事已知悉。小儿自幼害怕面对问题与承认错误,但昨晚竟能就此事一五一十地坦白并决心改正,作为家长既感惊讶又感可喜!想必杨老师已做了大量的工作才能让小儿有这般转变!在此深感歉意与谢意!……”

看到桌面上的这些,我知道,不需再作任何验证与核实,教育的效果已经收到了。

有的时候,只要给一个机会,就能静待花开。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光彩作弊测验
江苏:让非遗在生活中绽放光彩
光彩安居工程 点亮幸福之光
作弊
光彩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没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