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2016-05-30韦力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合作数学教学

韦力

【摘 要】中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在于知识点相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对其学习兴趣不高,合作学习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优势互补,从而构建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重点从合作学习的分组方式,引导手段、组织实施、网络手段介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数学 合作 教学 学生

一、引言

团队合作是现代社会人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方式,也是现代人们生存的关键手段。因此,在中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这一理念,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数学思想的掌握,同时也使得学生有效了解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现代中小学的数学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接受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团队合作,可以使得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更好地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任务。

二、实施差异化分组

中小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每一个学生对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教学,就需要首先考虑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差异性,将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分在一组,让他们实现相互补充。同时,学生在语言表达,組织协调等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异[1]。教师在实施合作教学,分配学习小组的时候,需要进一步考虑学生的一些性格特点,因为每一个数学学习小组都需要组织者,发言人等不同的角色,所以教师需要将具备这一性格特征的学生分配到对应的角色上去。例如:一些学生在组织协调上具有很强的能力,教师就可以将他们配合成一个学习小组的小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合作学习。一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教师可以将他们分配到一个学习小组的发言人的角色。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性格优势,奠定合作学习的基础。

三、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学生通过自己预习相关的课本,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同时还可以实现对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有效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他们今后运用这些数学思想进行思考的能力。因此,在中小学数学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有效启发学生进行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预习,这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自己先对相关数学思想和知识点进行自学,他们才能具有相互讨论的基础,实现合作学习的前提。通过自己思考、归纳出来的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和讨论。例如:在图形形状的认识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本上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基本特征,让学生运用归纳的思想,在生活中找寻蕴含这些图形基本特征的实际案例,这种归纳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在预习“图形基本特征”这一教材内容的时候,学生在不知不觉地过程中运用了归纳的思想,同时实际生活案例的寻找过程也充满了趣味性,使得学生感兴趣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当学生充分地进行了自主思考,他们才能有条件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

四、组织小组内部讨论

学生在进行充分的自学的基础上,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因此,他们可以组织合作小组的组内讨论。小组长负责组织合作小组成员发表各自的观点和想法,同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学习认识讲出来,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都需要有一个人专门负责记录,这样可以帮助最终的总结和归纳。组织讨论的前提是教师需要设定一个相关的问题,这样学生们才能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讨论。例如:7个同学一起去看电影,每一张票是20元,总共需要花费多少钱?这样一道较为简单的数学乘法的应用题,当学生回答完这一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运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案例是运用乘法的。这一问题将给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提供一个讨论的主线,这样可以实现学生相互讨论的中心方向不变。

五、组织小组间讨论

当学生在数学小组合作讨论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一步实施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的讨论。这是中小学生在更大规模上实现相关学习数学想法的交流和沟通。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将指派一个学生发表本合作小组的相关想法,不同的合作小组将提供丰富多彩的答案。教师需要在小组间讨论的过程中,组织好相关的讨论秩序,讨论的原则就是每一个小组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小组的观点,但是有发言时间、人数等方面的限制,这样可以有效维护好合作学习的课堂秩序。

六、教师做好归纳总结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取长补短,实现最大程度地相互学习思想的补充,但還是难免出现一些思考空白、误区等,这样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做好归纳总结工作,对学生的一些思想进行总结,同时还需要补充学生没有思考到的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延伸思维长度,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产生思想误区的地方,也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纠正,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相关知识点和内容。

七、借助现代化手段延伸小组合作交流

一段知识点的完整学习还包括有课后复习过程。合作学习也可以在课后借助现代网络平台进行延伸,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也需要通过课后复习进行相应的巩固。在知识点的巩固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对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2]。教师需要建立一个学生讨论QQ群或微信群。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相关数学问题通过这样一个网络平台进行相互交流,从而达到有效思考的目的。教师负责布置一些数学习题,帮助学生去思考,从而有效消化这些知识点和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应用题是学生可以进行有效发散思考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应用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讨论,从而实现他们思想的发散、迁移。

八、结语

合作学习属于素质教学方式的一种。中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有这种合作学习的有效介入,才能破解教学知识点抽象等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对其学习的主动性,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实现学生参与度的有效改善,最终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铁.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2011,08:166-167

[2]周丽.理顺教材逻辑 遵循学习心理——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A].2015江苏省教育学会学术年会,2015,12:116-117

猜你喜欢

合作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