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文化视阈下日本动漫中的中国元素

2016-05-30袁芳

大东方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国元素文化底蕴

摘 要:动漫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也是一种现在文化的表现,没有好的文化底蕴也就没有好的作品出现,也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动漫是各国精神内涵的文化形象,具有象征性和多元性,而文化又是艺术的内涵,动漫的发展离不开的好的故事创作,也就是必须要根植于好的文化底蕴。本论文从文化视阈下剖析日本动漫中中国元素的存在形式,并对日本动漫产生的文化影响,及对我国动漫的启示。

关键词:文化视阈;日本动漫;中国元素;文化底蕴

日本每年都有大量的动漫作品被引进入中国,《火影忍者》《七龙珠》《海贼王》《乱马》等动漫作品中的经典人物角色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受地域、资源、文化等因素的限制,好的题材一直是限制日本动漫发展的瓶颈,而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为日本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所以日本动漫作品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大量借鉴中国元素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进行新的动漫题材创作,将中国文化作品作为创新自己本土动漫的重要途径因此说中国源远流长的瑰丽的文化之宝滋养着日本动漫,并不为过。

纵观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起步比较早,历史悠久,但是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从上世纪20年代到现在也有过历史辉煌的一页,但是很遗憾的是都没有以一种产业的发展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而本论文可以为我国动漫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即在本土文化核心的基础之上不断吸收其他的文化元素,以此来促进我国动漫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日本动漫中的中国元素的文化吸收形式

中国元素是指被多数人所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能体现出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以及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都是中国元素,即包括有形的物质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容,即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

1.1中国元素中文化内涵与核心的吸收

中国道家讲究大道至简,很多的田园诗人都讲求功名利禄终归平淡,以中华美食为主题的动漫作品,作品的结局是能够让主人公小当家打败满汉全席的料理对手,成为中华大厨的竟然是一碗普普通通的稻米粥,借鉴了中国古代道家老子的智慧,提倡朴实无华、返璞归真,追求素朴的人生哲学。中国传统文化受儒、道、佛三教的影响而形成“中庸”“宁静致远”“天人合一”的审美规范,宫崎骏的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的作品《幽灵公主》通过揭示人性的贪婪对自然的掠夺和和对动物的伤害带给人类的毁灭,来重新引发人们对中国古老智慧“天人合一”的思考。

1.2文化符号的输入

日本动漫在创作过程中对待中国文化抱有一种“弱水三千取一瓢”的心态,对中国的神话故事、名著经典传记、五行八卦、青龙白雀、玄武白虎、中华美食、中华武术这些文化符号进行借鉴和输入。以火影忍者为例,忍者的忍术和忍具包含有中华武术,五行八卦,比如忍术佛山无影脚,醉拳,分身术、太极八卦阵,甚至火影中的忍术都是按照中国的十二地支组合的。忍具来自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像金箍棒、芭蕉扇、惶金绳、七星剑、红葫芦。动漫人物取自神话故事、名著经典、中国武术名人,比如鸣人是悟空,战无不胜的妖狐九尾,中国传说中夏王大禹的妻子,后成了封神榜中的苏妲己,在《西游记》中是金角、银角的干娘,洛克李的原型是李小龙。

1.3对中国元素的吸收基础之上的改编

日本动漫的创作者在运用中国文化元素时不是一味照搬,而是大胆对其改动,比如日漫《仙界传.封神演义》作品以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名著《封神演义》的背景和人物为基础,融合历史、科幻重新塑造了新的故事,主人公由人们心目中的白发长者姜子牙变成了有点小无赖小聪明的少年领导人,各路神仙都各自具有鲜明的人物性格与原著出入很大,通过对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进行改编,留下对动漫创作有用的东西,再增添自己的想象,使得动漫内容丰富生动。

此外还有对《龙珠》的改编,虽然里面的主角也叫孙悟空,也使用金箍棒会筋斗云,但是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并不从石头里蹦出来,而是来自外太空,《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龙珠》里孙悟空和美女科学家经历艰辛寻找的是龙珠,而且《龙珠》里的孙悟空还娶了妻生了子,妻子竟然还是牛魔王的女儿,所以人物都是取自于《西游记》,但是对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又重新进行了改编。让中国的观众觉得似曾相识又不尽相同。

2中国元素给日本动漫所帶来的影响

借中国民族元素,来实现自身动漫文化符号的改良,形成独特的动漫艺术形式,丰富了动漫艺术内涵。动漫属于文化范畴,作为文化传播介质和艺术符号,承担着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任,日本动漫中兼收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却仍以日本文化为主轴,形成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动漫作品。这个过程当中日本文化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有所发展,比如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本主义,用童真的手法塑造人物、表现事物,来刻画展现人性,打动孩子的同时也引起成人的共鸣,这种共鸣是结合成人复杂经验的、更深刻的感动,更高层次上的对童年的回味和反思

3日本动漫的成功对中国动漫的启示

首先从日本方面来说。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它自成一体的产业链,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发展,如汽车彩绘、玩偶等周边产业的发展,还推动了声乐尤其是声优行业的发展。并且日本的动漫受众群体非常广泛,不仅仅儿童,也吸引了广大的成年观众,因为几乎所有的日本动漫无论从制作上还是内容上不仅符合成年人的审美,也符合成年人的标准。

然后对比我国的动漫,以及对我国动漫的启示。日本的动漫之所以受中国观众的喜爱,从中能够发现熟悉的环境、人物和故事背景也是原因之一,日本动漫能够将我国的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借鉴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一种思想与精神的传承,能够给每一个炎黄子孙归属感与自豪感,所以可以说我国的文化元素既然能够为日本創作动漫文化饕餮盛宴的素材,也能够为我国动漫行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我国动漫行业也要吸取日本动漫行业的发展经验,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核心,努力创新探索,兼融其他国家优秀的文化元素为我所用,完善我国动漫发展模式与机制。

3.1拓宽动漫视野,增加预想受众

对比日本的动漫题材极其广泛,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儿童、青少年到成人,受众极其广泛,例如《铁臂阿童木》大人小孩可以一起观看,而中国的大人津津乐道地去谈论《喜羊羊和灰太狼》、熊大熊二则显得幼稚又奇怪,因为国产动画的观众年龄设定一般是12岁以下,所以成人们觉得幼稚而没有兴趣观看,这样就流失了很多可能成为观众的群体,所以应该拓宽动漫视野,扩大观众群体,让中国的动漫可以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够观看。

3.2回归动漫娱乐本质,大胆进行改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动漫大量借鉴我国优秀文化中的元素,并在此基础之上大胆的改动进行再创作,如果面对如此之丰富的资源却不能淋漓尽致使其发挥作用是件憾事,所以我们要学习日本动漫的拿来主义精神,我们也可以从我国几千年璀璨文化当中取材,并对其中不适应现代文化的部分加以适当改造,创造出贴近时代,贴近观众心理的作品来。

3.3加大动漫商业化进程

日本的动漫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杂志、图书、电子游戏、文具、服装、广告,影响领域广泛,程度深刻,最有购买能力的群体都是动漫忠实的发烧友,愿意花钱去购买动漫周边产品,但在中国这些人首先并不是中国的动漫的受众,所以并不会这些相关产品。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日本加大商业化进程,广泛开发动漫相关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4总结

中国的动漫曾经有过辉煌得了历史,作品举世瞩目,但是发展到今天却是举步维艰,而日本的动漫产业却迅速发展,期待中国的动漫也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创造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高品质动漫,我们需要通过创新动漫这个文化载体来传播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积淀的无数优秀传统文化是动漫发展的优势,因此要在中国的动漫中进行文化重构,融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琴棋书画、诸子百家、诗词戏剧、武术中医等都为动漫提供了多种形式的题材,所以在动漫中融入带有东方韵味的中国文化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并不断挖掘优秀文化作为动漫素材,促进我国动漫的发展,也借以通过动漫这个文化媒介來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肖烨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日本动漫中的运用研究[J].东京文学,2011(09).

[2]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骆浩.浅析宫崎骏动漫电影艺术之美[J].电影文学,2015(04).

[4]张蔚.宫崎骏作品《千与千寻》中的色彩运用[J].芒种,2014(22).

[5]管紫含,刘九令.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人物象征性解密[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4(05).

作者简介:

袁芳(1987.12—)女,文學硕士,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日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学。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元素文化底蕴
“一壶春秋”壶的创意设计和文化底蕴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雒三桂:文化底蕴下的优雅
古琴——最具东方哲学气质和文化底蕴的音乐
《大鱼海棠》《大圣归来》的成功对动画基础教学的几点启示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风”
服装设计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中国元素在城市空间中的运用研究
文化底蕴·题型多样·素养提升——2014年高考论述类文本命题评价
通过诗歌阅读提升初中生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