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古迹”思维

2016-05-30郎吉才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国古代古迹思维

郎吉才

【摘要】古迹是一种历史记忆方式,在此对“古迹”的重新思考,在延绵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传统的“古迹”思维当然不是单一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任何记忆都伴随着遗忘。中国人原本也有自己的历史记忆方式,确保了中华文化几千年来的传承延续、生生不息。本文初步探索了中国古代的“古迹”思维。

【关键词】中国古代;古迹;“古迹”思维

一、引言

古迹是历史的载体,是有形的文化遗产,探古求知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求。古迹是由于某种重要的历史原因而建造,并真实地反映了这种历史实际在其中发生过重要事件或有重要人物曾经在其中活动。中国传统的“古迹”思维,呈现了“古迹”的内涵、话语方式、意义空间与价值思考。

二、中国古代的古迹

一组建筑群、一片遗址、一座墓葬、一个洞窟、一副壁画,都可能算是是古迹。“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古迹指古代留存下来的文化遗迹,多指古代留传下来的建筑物名胜古迹。“唐人临模古迹,得其形似,而失其气韵。”古迹亦可指古人的法书墨迹。

(一)古迹的作用

“古迹”离开“古,也无从谈起。所谓“古”,不只是“当时艳之,没即已焉”,要有“千百世下,见者犹低回留之不能去”的魅力。文物古迹是其所处的某时、某地、某人、某事的客观资料,不仅是认识和研究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料,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并能供人们长期、反复观赏。文物古迹的这种作用是持久的、一贯的,其永久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古迹的历史原生性

文物古迹的价值就自爱与它的历史原生性,在于它在历史长河中饱经沧桑阅历的丰富性和真实性。被誉为"楚兵神韵、汉代奇观"的徐州汉代兵马俑,以它气势宏大、英姿飒爽的楚兵马俑,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令世人为之赞叹不已。这些兵马俑形象神武雄壮、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体现了时代风格。对那些文物古迹来说,其原始性和自然环境状态才是根本属性。文物古迹是在一定社会里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实物,它保存了一段历史信息,真是地记录和反映人类在一定社会的各种活动情况。

三、中国古代的“古迹”思维

“志古迹,以不忘其贤有德者也。”正如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写的《咏怀古迹五首》,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这五首诗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诗中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一)中国“古迹”思维是变化的

所谓“以史为鉴”。可以说,在传统文化思维中,古迹的意义和价值总是生动的、变化的,因地、因时、因人而异的,不断召唤着后人亲临参入、阐释解读传统的“古迹”。古迹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架设起当下与历史情感沟通的桥梁。在历史的沧桑变化中先人遗迹大多都淹没亡佚了,幸存的毕竟寥寥可数。世人面对这些古迹,常“不能不以之兴怀”,有的甚至还能“旷百世而相感”。种种的怀古情愫,总是生动的、变化的、因人而异、由境而生的。正是在不可尽言的古今情感勾连中,后人的历史情结、崇古意识得以牢固的确立。

(二)中国“古迹”思维关注点在人

中国传统的“古迹”思维的关注点在于人,而非物质的留存与迹遗。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我国的“国山”泰山、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古迹是由于某种重要的历史原因而建造,并真实地反映了这种历史实际在其中发生过重要事件或有重要人物曾经在其中活动。

中国传统的“古迹”思维,呈现了“古迹”的内涵、话语方式、意义空间与价值思考,“古迹”中國古人对历史的记忆与思考方式注重的并不是物质的遗存及其内在的价值,其所在的位置、相关的诗文以及由此带来的多元意义空间与价值思考是其重要方面。

四、总结语

古迹是历史的载体,是有形的文化遗产,探古求知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求,使文物古迹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我们对文物古迹的认识是有限,对古迹进行旅游开发,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做好文物古迹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大家对古迹保护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责任是认识它们,并把历史信息完整地传递给下一代。

“古迹”需要体现出对其原有意义的尊重。这些属于历史的意义在面对现世和未来的观者时,又能发起新的古今对话。如此一来,意义的历史性、对话性、流动性在人对古迹的不同理解中交织共舞,一代接一代的后人都可以有所悟、有所得。

参考文献

[1]侯松,吴宗杰.“古迹”与遗产政治的跨文化解读.文化艺术研究.2012.1

[2]龚新.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12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古迹思维
古迹“开发”之忧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敦煌古迹旅游景点与《周易》
京都古迹
战国诸子叙事与中国古代史传文的成熟
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
中国与希腊古代洪水神话比较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