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T818—2009过渡电阻测试与ASNZS2802—2000过渡电阻测试对比分析

2016-05-30惠俊恒

科技尚品 2016年8期
关键词:漏电保护

惠俊恒

摘 要:矿用电缆过渡电阻测试是电缆检验的重要指标,关系到矿用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安全问题。本文介绍并分析MT818-2009标准与澳大利亚/新西兰 AS/NZS 2802:2000标准中的过渡电阻测试方法,并对二种测试方法的差异进行阐述。

关键词:矿用电缆;过渡电阻;漏电保护

0 引言

矿用电缆过渡电阻,是指矿用电缆屏蔽受外物影响至电缆护套和绝缘破损或弯曲挤压过程中电缆导体线芯刺破绝缘层并且接触屏蔽层时,外物或导体线芯经电缆屏蔽层至地线芯有个电阻,该电阻被称为过渡电阻。下文对MT818-2009与AS/NZS 2802:2000标准中过渡电阻测试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

1 MT 818-2009中过渡电阻测试方法介绍

MT818.1-2009中6.6部分对该标准中4种不同形式的过渡电阻有详细的描述和说明,这里测试过程不作详细介绍。MT818.1-2009中规定测量电源正负极之间的电压,测量回路的电流应不小于5mA。每个动力线芯或监视线芯各刺试3点。每点的过渡电阻值不应小于标准规定值。

2 AS/NZS 2802:2000中过渡电阻测试方法介绍

试验在一段合适长度的成品电缆上进行,试验电压为(315±5)V 交流电压,频率为(40-62)Hz,且串联接入(424±5)Ω到电路中。试验电压施加在一根动力导体与一根相邻的接地导体之间。使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裸钢针人为制造一次故障,钢针垂直刺入电缆外护套及半导电屏蔽层直至进入动力线芯导体。半导电绝缘屏蔽、马鞍型垫心和成缆线芯屏蔽的合并导电率以电流的方式表示,从钢针一接触动力线芯导体的瞬间算起的10ms时间间隔之内,该电流瞬时值应该达到至少500mA,或者采用另一种替代方法,即在刺入钢针大约60s后施加试验电压在该情况下,应该从电压合闸瞬间起测量时间间隔和电流。如果任何一个动力线芯达到规定电流的时间超过10ms,还要在其余的二根动力线芯的每一根线芯上进行两次试验,若追加的每次试验测得的10ms内最小电流为500mA,则该电缆通过该试验。

3 两种测试方法的区别与不同点

3.1 测试原理不同

MT 818.1-2009中测试方法利用(1)电阻法:取电流I=5mA,由仪器本身数据处理转换性能,使数字显示的读数为过渡电阻值。(2)电流-电压降法:取电流0~5mA可调时,数字分别显示电压读数与所取的电流值,取其商计算出(U/I)过渡电阻值。

AS/NZS 2802:2000利用漏电保护原理进行模拟测试,即当一相主线芯绝缘被破环时,通过分相屏蔽层直接接地,加上漏电保护装置形成动作回路即导体线芯—分相屏蔽层—地线芯—漏电继电器,漏电继电器动作切断电源。

3.2 测试过程的差别

结果判定 每个动力线芯或监视线芯各刺试3点。每点的过渡电阻值不应小于标准规定值。 如果任何一个动力线芯达到规定电流的时间超过10ms,还要在其余的二根动力线芯的每一根线芯上进行两次试验,若追加的每次试验测得的10ms内最小电流为500mA,则该电缆通过该试验。

4 分析与探讨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必须有漏电保护装置配合使用,相关数据给出0.38kV系统动作电阻值3.5kΩ,0.66kV系统动作电阻值11kΩ,1.14kV系统动作电阻值20kΩ,3.3kV系统动作电阻值50kΩ,例如当过渡电阻值大于3.5 kΩ,检漏继电器不动作,起不到保护的作用。MT818-2009标准中正是规定了过渡电阻值大小来满足继电器动作要求。实际上利用MT 808.1-2009测试时得到的过渡电阻值离散性比较大,主要与动力线芯至地线芯的距离有关,以及电缆内部结构的紧密度都会使过渡值产生差异影响判断。

AS/NZS 2808:2000试验属于模拟事故试验,根据其测试的原理我们知道对电缆施加的电压一定,由公式R=U/I可知当R值越小I越大,I值超过规定值且规定了电流值在极短的时间(<10ms)内产生,这样极大的便利继电器动作保护电路。

5 结语

本文对二个标准的测量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给电缆试验及技术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灿欣.对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漏电保护漏电动作电阻值选定的探讨[J].煤矿机电,2002,(3):32-35.

[2]殷宇杰.煤矿用电缆过渡电阻检测检验与探讨[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3,33(3):325-329.

(作者单位:安徽太平洋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漏电保护
基于DSP的井下低压供电系统选择性漏电保护的研究
基于DSP的井下低压供电系统选择性漏电保护的研究
浅谈对油田漏电保护设施重要性的认识
汕头濠江区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的探讨
关于连续采煤机变频调速装置的研究
新型煤矿低压选择性漏电保护研究
室内配线和照明线路设计安装
煤矿井下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