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长丰县基层残联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6-05-30曹光辉

大东方 2016年9期
关键词:长丰县组织建设

曹光辉

摘 要:残疾人事业也是我们党工作重点内容之一。加强县级基层残联组织建设,做好残疾人工作,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有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基层残联;组织建设;长丰县

基层残疾人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保证,其机构建设、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目前长丰县约有各类残疾4.6万人。占总人口5.52%,其中3万多名残疾人生活在农村,占全县残疾人总数的80%。因此,长丰们的工作重心和工作重点在基层农村,坚持强化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是做好新时期残疾人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长丰县基层残联组织现状

自长丰县残联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残疾人事业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县、乡二级残联组织机构逐步完善,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各项基础实施也得以不断完善和加强,基层残联组织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目前,长丰县15个乡镇(区)基层残联组织均配备了专(兼)职残联理事长,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自2006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每个乡镇(区)各配备了1名残疾人工作协理员,县残联统一为选聘的残疾人协理员配备了办公桌椅,并经培训上岗。同时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社区)和5000人以上的村(居)配备了51名(村)残疾人工作助理员。至此,长丰县残疾人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组织网络形成。

通过建立完善的基层残联组织网络,使各项残疾人工作得以更加扎实有效地向纵深推进,解决了基层残疾人够不着残联组织的问题。同时,通过选聘乡(村)残疾人工作协(助)理员,让残疾人服务、管理残疾人,扩大了残疾人就业渠道,使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加切实的保障,实现了残疾人工作“扩大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能”的目标,为力促长丰县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地向前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长丰县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反映基层残疾人呼声和推进各项残疾人工作顺利开展过程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通过调研发现,在基层残联组织中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问题。

一是基层残联组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后续支撑。乡镇(村)残疾人协(助)理员都是聘用制,经费来源于县级残疾人劳动就业保障金。随着残联工作业务的拓展,考虑到基层残联的工作量,县残联将乡镇残疾人协理员的工资待遇从最初450元/月提高到600元/月。而长丰们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乡镇协理员所从事的日常工作已不只是单纯从事残疾人工作,同时,兼顾着民政等部门的工作,工作业务远远超出了协理员的职责范围。由于受编制、身份、办公经费等因素制约,导致协理员待遇低下,工作繁重,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协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残疾人工作者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大多兼职,乡镇残联理事长多由民政干部兼任,工作任务繁重。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政策理论水平、综合业务素质、工作能力等也参差不齐,差距较大,同时也满足不了实现残疾人工作信息化的要求,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下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是各地残疾人工作受重视程度不同。从调研情况来看,残疾人工作在各乡镇(区)受重视情况不一而足。领导重视的乡镇残疾人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从事残疾人工作的人员综合素质也相对较高,各项残疾人工作走在全县前列。与之相反的乡镇,残疾人工作则滞后,缺乏主动性,工作被动前行。

三、加强长丰县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的建议

目前,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长丰县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大好发展机遇,长丰们应认清形势,围绕中心谋发展,服务大局快发展,不断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残联组织的职能作用,努力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以实现残疾人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充分发挥基层残疾人组织的“三大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抓住残疾人工作日臻完善的政策优势,深刻领会政策精神,用足用活政策资源,全面发掘政策潜力,努力为加快基层残疾人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发挥基础优势。做好残疾人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目前,长丰县基层残联组织建设初具规模,如果将和谐社会喻为金字塔的话,那残疾人事业就是金字塔的塔基。因此,残疾人事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基层残疾人组织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三是发挥职能优势。基层残联是农村残疾人工作的主体,是代表政府管理、服务残疾人的组织,要积极发挥基层残联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坚持社会化工作方式,引导发挥社会各层面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残疾人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着力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三种能力”

一是提高善于工作的能力。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各项残疾人法规政策具体执行者。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不仅要与残疾人联系,而且要与社会各界密切交往。因此要认真学习,全面理解残疾人工作的政策、法規和措施,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推动本地的各项残疾人工作步上新台阶。二是提高工作落实的能力。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作风的扎实程度直接影响着工作落实的力度,直接决定着工作的效果和效率。要继续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推行责任追究制、首问负责制,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新措施,切实增强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全心全意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务实能力。三是提高勇于创新的能力。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努力培养强烈的创新意识、坚定的创新精神、高超的创新能力,才能使残疾人事业不断实现突破,加快发展。

(三)建立健全“三个发展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与經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乡镇残联经费力争统一安排,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并完善乡镇专职协理员的待遇和补助标准。充分调动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稳定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三是规范工作运行机制。紧紧围绕服务残疾人这个中心,规范工作流程,制定工作细则,健全档案,提高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广泛宣传残疾人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帮助、爱护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以推动残疾人事业实现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

(作者单位:长丰县委党校行政科)

猜你喜欢

长丰县组织建设
雪山上的白凤凰
雪山上的白凤凰
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的“结”与“解”
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常态下高校工会组织自身建设
高校学生组织中“家”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长丰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查
以组织建设促急救工作发展
立足岗位 突出重点 努力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长丰县棉花缺硼症状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