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醉心于异国情调的诗人

2016-05-30李娟

西江文艺 2016年9期
关键词:异域冒险非洲

李娟

【摘要】:俄罗斯诗人尼古拉·斯捷潘诺维奇·古米廖夫(1886—1921),是阿克梅诗歌流派的创始人。他个性浪漫,爱好冒险,喜欢在浪迹天涯的旅途中寻找创作灵感。他的游历经历和冒险愿望为他的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的题材,造成了他诗歌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异国情调”。

【关键词】:古米廖夫;异国情调

俄罗斯诗人尼古拉·斯捷潘诺维奇·古米廖夫(1886—1921),是阿克梅诗歌流派的创始人。他个性浪漫,爱好冒险,喜欢在浪迹天涯的旅途中寻找创作灵感。他的足迹遍及英、法、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古老城市,曾三次漫游非洲,到过撒哈拉大沙漠、尼罗河、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也曾远游近东、地中海和拉丁美洲的安的列斯群岛等地。不仅如此他还对神秘的中国充满向往, 这些游历经历和冒险愿望为他的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的题材,造成了他诗歌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异国情调”。

一、表现异域风情的主题

古米廖夫性格执着,勇敢坚定,喜欢扮演征服者的角色,对充满浪漫色彩的异域国度极度向往。阿赫玛托娃在她的诗中谈到:“他爱过世上三件事:黄昏的歌、白孔雀、和破旧的美洲地图。”[(俄)古米廖夫 / (俄)阿赫玛托娃 / (俄)曼德尔施塔姆钟著,杨开显译,摆下的歌吟[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正如郑体武先生所说的“对自愿的漂泊者和旅行家古米廖夫来说,古老的欧洲、非洲、小亚细亚城市留给他的绚丽多彩的印象意义重大,这是他的生命,是他的思想和想象赖以生存的养料。”

而在所有他到过的地方中,非洲无疑是他最喜欢的一片土地。长与俄罗斯寒冷土地上的古米廖夫对非洲那一片火热大地上的一切人和事都感到好奇。谈古米廖夫诗歌必然绕不开非洲主题。苏联学者日尔蒙斯基指出:“他讲述那些不为人知的国度。在那里土地还是原始的土地,植物、野兽、鸟类以及与鸟无异的人都是从它肥沃的、取之不尽的资源中成长起来的。这些资源极其丰富,其色彩、线条也极其多样别致,这在北方寒冷贫瘠的大自然中是没有的。”他短短的一生就三次前往非洲冒险。因为那里有他向往的热带丛林,有掠过天蓝色的湖的独木舟,群猴,以及等候他多年孤零零地徘徊于乍得湖的长颈鹿。他毫无保留地歌颂这片神秘大地,如《长颈鹿》中体态优雅的长颈鹿,黑皮肤少女,年轻酋长,神奇的热带花园,挺秀的棕榈树,这些精心挑选的意象将非洲的自然、自由与野性之美表达的淋漓精致。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乍得湖畔古老宁静之美,还描绘战斗状态中的高亢激昂。如《非洲之夜》中诗人将自己也置于这场战斗中,成了参与者,与他们一起战斗。他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一切,也许是因为这里远离现实生活,有其特有的真实。原始中透露着野性美和自然美。他骄傲自己在这里获得的一切,包括黄热病、美好的诗章、被他击毙的黑美洲豹的标本和黑人的武器。

如果说非洲的原始生命力之美吸引着古米廖夫一次次冒险,那么东方国家——中国的神秘莫测则让他想不断地靠近。他曾经到过欧洲许多国家,可是从来没有到过东方,也没有到过中国,然而在他富有异域风情的诗歌当中“中国主题”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早在1909 年古米廖夫就创作了诗歌《到中国旅行》,为描述中国这个神奇的、谜一般的国家,古米廖夫采用了一系列形象:“茶园”、“白鹦鹉”、“铜狮子”、 “中国姑娘”等等。诗人把中国想象成天堂的一隅。只有在那里,旅行者的心灵才能得到安宁、平静与温馨,为了去那个神秘的国家寻求幸福,他们踏上旅程,甚至不怕冒死亡的凶险。极为敏感的诗人勃洛克对于古米廖夫的想象力感到惊奇,他的日记当中有一段话写到:“跟古米廖夫的谈话,还有他那出色的诗句‘心变成了中国瓷铃,都给人印象深刻。”

二、眷顾异国风情的原因

古米廖夫出生在一个海军医生的家庭,血液里就流淌着冒险因子,另外,他自幼喜欢读科幻探险小说,小说中离奇的经历,光怪陆离的景象让他对未知的异域国度充满好奇。渴望征服未知世界的野心就像一颗种子从小就扎根在他心里。这一精神在他的诗歌中很早就表现出来了。1902年他发表的第一首诗《我从城市逃往森林》中,主人公因厌恶沉闷压抑的城市,而逃往“森林”。1905年他第一本诗集《征服者之路》出版,诗中形形色色的主人公无疑都充满了冒险精神。正如诗集中描绘的那样,他渴望成为“身穿铠甲的征服者”即使有“无底深渊”阻隔,也依然要“欢快的上路”。从少年起,古米廖夫就向往一条冒险与猎奇的征服者之路,不论是生活方式还是艺术创作。从照片上看,古米廖夫总是像个小男孩,而且极力想成为大人,极其英武神气的人。正是这种孩子气推动他一会儿去非洲旅行,一会儿置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枪林弹雨,等等。他极力的想要证明自己是个大人。

古米廖夫博览群书,很早开始写诗,一度狂热地崇拜着法国象征派作家,熟读波德莱尔、兰波、魏尔伦的诗歌。此外皇村中学的学习对他的创作思想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的校长是著名诗人教育家安年斯基,对古米廖夫的诗歌创作产生的很大影响。古米廖夫曾经写《塞米拉米达》来纪念安年斯基。提到皇村中学,就不得不提普希金,一个世纪前,他也曾在这里学习,他在《皇村回忆》里写道“在这里,俄国人踏着每一步/ 都能够引起往昔的回忆”。在这个俄国诗人的摇篮里,古米廖夫不仅继承了象征主义,也继承了浪漫主义,成为一个全面掌握了诗歌形式和技巧的浪漫主义和现代主義的诗艺大师。人们称他是俄罗斯“继莱蒙托夫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因此,他那些描写异国风情的诗歌能够奏鸣着热爱、向往和浪漫的情调,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说他前期的作品主要是他对异域国度的向往和冒险猎奇心理,那么他后期的作品更多的是为了摆脱现实带给他的迷惘和痛苦,回避现实生活,借异国景象来抒发情怀。古米廖夫前期诗中的主人公们——征服者们的理想远离现实,是虚幻的、抽象的。为了给自己空洞的理想找到现实的支撑和依据,使之变得更具体、真实存在,他将目光转向了异域他乡。借陌生之地传达自己对世界的独特感受。《珍珠》和《别人的天空》诗集的问世,相对于以前诗中所表现的华美的诗意,这些诗更接近现实。作者也不再仅仅是个浪漫主义者、 空想家,而且成为非洲地理、风情、民俗的职业考察者。诗中出现了来自于真实生活、具有异国情调的人物和事物的描写。诗人开始寻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1919年古米廖夫出版了最后一本诗集《火柱》。这本诗集反映了他精神世界的深刻危机,他开始真正剖白坦露自己灵魂深处的感受,从浪漫的海外历险、虚构的战争荣耀回到动荡的社会现实中来。对所发生的革命事件感到不解、迷茫和恐惧。为摆脱这种迷惘和痛苦,诗人离开现实到历史中去寻找精神寄托,借异国题材来表达情感。正如《迷途的电车》中诗人以电车脱轨来比喻生活脱了轨道,他以为只有寻找到“精神的印度”,就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保持心理的平衡。但他并不知道“精神的印度”在什么地方。

三、小结

作为阿克梅派的领军人物,古米廖夫以其独特的视角,明快的表达,清晰地形象,精确的结构,真实的细节为读者描绘了他眼中的异域国度。在二十世纪初那个动荡年代里,他独树一帜,用充满异域情调和传奇色彩的诗歌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独特感受,为俄罗斯诗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谷羽,诗人古米廖夫笔下的中国主题[N],中华读书报,2011 (019)

[2]曾思艺,浪漫的灵魂 客观的形式——试论古米廖夫的诗歌创作[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06)

猜你喜欢

异域冒险非洲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在冒险中成长——《壁橱里的冒险》
异域寻踪
狡猾是一种冒险
异域寻踪⑦
异域寻踪⑧
等一下,冒险还没结束哦!
非洲的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