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红楼梦》开篇神话看宝玉性格

2016-05-30罗俐俐

西江文艺 2016年9期
关键词:宝玉红楼梦性格

罗俐俐

【摘要】:《红楼梦》开篇有两个神话,即女娲补天和木石前盟,女娲补天的神话交代了通灵宝玉的由来,而木石前盟的神话则交代了宝黛爱情的出处,所以分析宝玉的性格是离不开这两个神话的。

【关键词】:开篇神话;宝玉;石头;性格

一、女娲补天神话赋予了宝玉叛逆的性格

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借用了女娲补天的神话来介绍贾宝玉的出世,《红楼梦》第一回写道:“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贾宝玉是经过了创世神话中女娲之手亲自锤炼后遗弃的一块石头,他没有机会去承担补天的大任,也不可能接受任何人对他的“招安”,因此在宝玉的性格中具有强烈的叛逆色彩。

贾宝玉的叛逆,主要体现在向传统观念否定和批判。这种否定和批判以虚无主义和宿命论作为思想武器,将几千年圣贤所鼓吹的思想教义和典章制度都视如粪土,其叛逆的坚定与绝决是空前的。贾宝玉反抗的思想来自于对封建制度的深刻认识。他认为封建社会是一条“死而未僵”的百足之虫。他不但反对一系列的封建意识而且否定整个封建阶级,他不仅反对封建人物而且否定全套的封建典章制度。

贾宝玉的思想和行为举止具有超越时代性和强烈的叛逆色彩。在封建时代,好男儿向往的是功名利禄、建功立业,然而宝玉的价值观与此完全不同,他不仅“潦倒不通事物,愚顽怕读文章”,而且还厌恶那些以读书博取功名的人,称他们为“禄蠹”,讽刺那些热衷于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但是宝玉作为无缘补天的顽石却并非无能之辈,他向贾珍推荐凤姐协理宁国府说明他具有识人的能力;他在给大观园的景点题名时文思敏捷、独树一帜说明他有一定的文才。宝玉有理想、有个性、有才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只是不被人所理解,因为他是一块具有自然淳朴本质的“顽石”,注定要被当时污浊的社会所厌弃、嘲笑。同时也正因为他是一块崇尚自然的“顽石”,所以他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理想,当贾政害怕这个“不肖种种”将来会酿到“杀父弑君”的地步,于是痛下狠手要用大板子置他于死地的时候,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违背自己的本心;当其他众女子都劝他建功立业的时候,他宁愿得罪自己依恋的这些女子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初衷。石头代表着孤标傲岸、卓尔不群,按照世俗的说法就是顽固不化,因此注定不会被世俗所理解接纳,但是他身上的自然淳朴却是十分珍贵的。

第二回写到宝玉抓周时抓的是脂粉钗环,而宝玉又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因此他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样的宝玉在世俗人眼中是“酒色之徒”,其实这不过是石头的自然性质在宝玉身上的反映。正因为宝玉和顽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宝玉崇尚自然,喜欢一切自然纯净的人和事物。宝玉不只是单纯地喜欢纯净的女儿,他还肯定一些男子,像秦钟、北静王、蒋玉菡、柳湘莲这些人都被他视为知己,尽管其中不乏贫贱之人,但他却并不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与他们平等相处。例如,宝玉第一次见到秦钟就觉得相见恨晚,为了能和他日日相处,原本不喜读书的宝玉却违背了自己的心意,和秦钟一起去学堂;宝玉因为和蒋玉菡来往甚密而被贾政打板子,差一点死在板子之下,他不但不“悔改”,甚至还信誓旦旦地说“为这些人死了,也是心甘情愿的”。这些男人柔柔弱弱,在当时的人们眼里可谓一无是处,但是宝玉却看到了他们身上自然纯朴的一面:不受封建礼教束缚、不贪图功名利禄,因此宝玉愿意与他们来往,愿意为他们舍命。

二、木石前盟神话赋予了宝玉追求自由之爱的性格

《红楼梦》在第一回就为我们创造性地讲述了“木石前盟”的神话:只因当年这个石头,娲皇未用,自己却也落得逍遥自在,各处去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因留他在赤霞宫中,名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他却常在西方灵河岸上行走,看见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 “绛珠仙草”,十分娇娜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仅仅修成女体,终日游于 “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常说“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都要下凡,造历幻缘; 那“绛珠仙草”也在其中。今日这石正该下世,我来特地将他仍带到警幻仙子案前,给他挂了号,同这些情鬼下凡,一了此案。

在对待爱情婚姻上,宝玉追求自由恋爱,向往两心相知的精神之爱,因此尽管其他人都觉得宝钗好过黛玉,但是宝玉却始终不改初衷。宝黛之间的爱情来源于木石前盟,石指神瑛侍者,木指绛珠仙草,石与木本身就暗含了一种天地间最朴素、最自然纯洁的关系,神瑛与仙草的动人爱情是一种自然本质之爱,崇尚自然是二人之间的感情基础。在他们看来,自然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并平等地和生物进行交流。宝黛都认为草木是有情的,宝玉说:“你们那里知道,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而黛玉在《唐多令》中也吟道:“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正因如此,惟有此二人能共葬花,黛玉写《葬花吟》,宝玉恸倒在山坡;宝玉写《芙蓉女儿诔》,黛玉改之。他们不仅都崇尚自然,而且也向往回归自然。第五回写到宝玉在梦中的情景“至一所在,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呢。”可见宝玉做梦都在想着摆脱束缚、回归自然,这是他一生的理想和追求。在现实中宝玉很清楚实现不了他的人生理想,所以他一再表示要化灰化烟:“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灰还有形迹,不如再化一股烟,——烟还可凝聚,人还看见,须得一阵大乱风吹的四面八方都登时散了,这才好!”由此可以看出宝玉对当时污浊社会的强烈厌恶,想要化灰化烟,不要再托生为这须眉浊物。林黛玉的理想也是要回归自然,“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黛玉深深感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所以呼唤“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以保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一生。

宝玉所注重的是那种心有灵犀式的感情沟通和相互之间的赏識,因此当大家都看重他和宝钗之间的“金玉良缘”时,他却不以为然,说到底不过是因为木石前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根深蒂固的、刻骨铭心的精神认同,而金玉良缘不过是由外部条件决定的,是一种随机的人生遇合。尽管后来宝玉被设计娶了宝钗,金玉结合在了一起,宝玉还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一句“空对着”,不仅说出了宝玉的无奈,更加体现了他和宝钗之间遥远的心理距离;而“终不忘”三个字充分体现了宝玉对和黛玉之间爱情的看重。

总之,贾宝玉是“今古未有之一人”,他是一个和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人,他叛逆、厌恶科举功名,崇尚自然,向往自然之爱,这些都来源于他的石化特质,所以在分析宝玉的性格时,应该以开篇的两个神话为出发点。

参考文献:

[1] 孙爱玲.论《红楼梦》开篇神话的本真意蕴[J].济南大学学报,2009(03).

[2] 江亚丽.试析《红楼梦》开篇女娲补天神话的寓意[J].赤峰学院学报,2011(03).

猜你喜欢

宝玉红楼梦性格
猫的性格爪知道
宝玉不喜欢的男生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论宝玉之泪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宝玉受笞
宝玉问路
别样解读《红楼梦》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