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2016-05-28昆明学院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214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思路

昆明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4

杨春林

Yang Chunlin



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景颇族是我国云南省特有的15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盈江、梁河和瑞丽等县的山区。另外,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马、岗房、古良、临沧地区的耿马傣族自治县,以及普洱市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也有散居。由于不同人种、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并生活在不同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中,各民族体育活动也呈现出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特色[1]。景颇族在其漫长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自身许多独特的体育活动,如目瑙纵歌、汤碟、刀术、趴滑杆、秋千等。民族体育作为民族文化中的具体内容,其自身又具有传承文化、宣传教育、娱乐休闲、社会现实、情感交流、强健体魄的多元化功能,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2]。本研究借助体育人类学、民族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来全面、科学地来分析景颇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开展的现状、影响开展的因素,提出了促进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利用、保护、传承的有效的途径,以更好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云南省景颇族各聚集地的民众、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以及省市县民宗局、体育局的相关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对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开展现状进行调研,对相关数据通过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分化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民族体育文化形式[1]。少数民族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原始积淀,由于各民族存在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积累与传播程度的差异,使各少数民族体育在其形成、演进和发展的进程中具有民族性、地域性、自然淳朴性、传承性和统一和谐性等运动特征与民族文化风格。景颇族的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目瑙纵歌”、 “汤碟”、“刀术”等就具有其以上特点。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是景颇族智慧的结晶,项目虽然少了一些竞技性,却有很好的趣味性、审美性和娱乐性,同时运动项目本身对场地器材要求条件较低,简单易学,适宜性强,与现代体育相比更容易开展进行。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体现了民族性与传统性、普及性与群众性和健康性与观赏性的特点,较好地反映景颇族文化的个性特征。

2.2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现状

2.2.1景颇族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景颇族是一个山区民族,人口数为13万余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据统计,景颇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目瑙纵歌、打汤碟、景颇武术、顶杠、秋千(荡秋)、摔跤、爬滑竿、打弹弓、蛇龙、跳高、跳远等。这些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与其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景颇族称长刀为“日恩途”,意思是“生命力”,其刀法较多,如单刀、双刀、“十字跳”、“三步砍豹”等主要是模仿生产劳动中收、种、砍等动作,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目瑙纵歌”是景颇族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群体活动,“目瑙”是景颇族语, “纵歌”是载瓦语的直译,意思是“大家一起来跳舞”。“目瑙纵歌”在每年的农历正月中旬择双日举行,为期2-3天,深刻地体现了景颇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原来是一种融宗教和文化习俗为一体的传统庆典,即为太阳神而举行的隆重祭祀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化为各种不同类别的“目瑙”,主要有“占目瑙”、“贡冉目瑙”、“柱目瑙”等, 其共同的特点是整个过程都是由“瑙双” (领舞)队和“瑙巴” (表演)队组成的舞队来表现和完成的[3]。“目瑙纵歌”意在通过舞者神情和肢体语言的表达来阐述舞蹈的情感,同时也展现出舞者和创造者丰富的精神世界,反映了景颇族人民对的新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追求。“汤碟”景颇族人在节假日或结婚的日子最喜欢的体育项目,这种活动被命名为“汤碟崩”,景颇族男子常用打“汤碟崩”炫耀自己的枪法。景颇族是一个非常喜爱刀的民族,一旦家中有男孩一出生,外公、外婆就为他准备一把长刀。景颇族男孩五六岁开始佩戴小刀,刀既是防身武器,又可以用作生产工具,同时刀也景颇族是结交朋友的礼品和男女的定情礼物。景颇族青年喜爱的另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是 “顶棍”也叫“顶杠”,它是用一根简单的竹竿作为器械,来评判两个男子汉力量强健。景颇族的武术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有攻有防,在格斗中随身带的东西都可以做武器,表现了景颇族人民骠汉、顽强、机智的性格。

2.2.2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

景颇族人民在长期的生存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很强的民族特征,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比如目瑙纵歌、汤碟、秋千等也广为人民大众所知,而这些体育项目凸显的景颇族的民族特色,又进一步带动和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去了解和参与。因此景颇族民众对于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知程度较高, 70%以上%的民众都很了解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主要是选择在一些特定节日,开展的次数少和频率低,民众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还不到50%(见表1),希望增加开展的渠道,以满足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多元化的需求。

景颇族传统体育本身具有的适应性和多样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参与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性,如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与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健康水平、丰富“全民健身计划”的内容等(见表2)。景颇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行政部门对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态度比较积极(见表3)。景颇族民众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知表明,民众希望加大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力度,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精神的需求,也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表1 对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表2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意义的调查(N=265人)

表3 行政部门体育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态度(N=83人)

2.2.3影响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开展因素

由于认识上没有能达成这样的高度,因此影响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见表4)。第一是宣传力度不高,没有充分意识到民族传统体育推广普及的重要意义。景颇族传统体育是景颇族体育特殊的历史文化遗存,是传统文化在体育方面的体现, 它具有独特的体育文化形态、民族文化内涵和社会文化价值功能 。同时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体育工作中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增进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中国梦发挥着重要的重要。第二是缺乏推广普及力度,尤其是各运动项目在学校的开展明显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学校在传承、弘扬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一有效途径的重要作用。对民族传统体育甚至存在错误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现代体育的冲击,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生活和教育中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弱,无论是对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娱乐需要,还是对于满足以奥运会项目为代表的现代体育的要求都相去甚远[4]”。第三是缺乏深层次的理论指导、发展创新滞后。

首先,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其他各民族传统体育一样有许多是自成体系,大多数通过身传口授的方法来传世,缺乏理论根基,对各体育项目研究的面比较窄,层次也不高,还处于粗放型的状态;其次,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缺乏创新,发展相对滞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应当积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等资源从民俗走向市场,尤其是抓住云南旅游的区域优势,使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第三是制约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缺乏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资金扶持。景颇族集聚地地理位置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社会经济水平、文化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这也成为制约民族文化发展的瓶颈。

表4 影响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因素(N=50)

3结论及建议

3.1结论

1.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体现了民族性与传统性、普及性与

群众性和健康性与观赏性的特点,项目竞技色彩低、却有很好的趣味性、审美性和娱乐性,同时运动项目本身对场地器材要求条件较低,简单易学,适宜性强,容易开展,目瑙纵歌、打汤碟、景颇武术等项目较好地反映景颇族文化的个性特征。

2.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本身具有文化传承、宣传教育、娱乐休闲、社会实现、强健体魄、情感交流等多元化功能,对于民族文化、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宣传力度不高、缺乏推广普及力度、缺乏深层次的理论指导、发展创新滞后以及缺乏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资金扶持等因素影响着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

3.2建议

1. 建立和完善景颇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框架。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民族体育发展体系,树立民族体育文化资源意识,加大对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同时不断增加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市场化、社会化,提高民族体育文化的产业化,推动民族特色经济的迅速发展。

2. 加强对景颇族民族体育深入挖掘、开发整理和传承、弘扬。发挥区域优势,采用“普通项目普及提高、优势项目强化”的发展模式,将景颇族民族体育项目引入课堂。一方面可以缓解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经费、场地、师资匮乏的状况;另一方面发挥民族体育特殊教育和健身价值,使景颇族民族在学校体育教育体系中继承、弘扬与提高。

3. 建立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加快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依托地方、学校尤其是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建设,加强对民族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高层次的理论与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饶远,陈斌.体育人类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147-148.

[2]郭云聪.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M].人民出版社,2010:102.

[3]朱国权.景颇族的传统体育文化[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24(4):34-36.

[4]孙海兰.西部地区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967-968.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of the Jingpo People

昆明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650214

杨春林

Yang Chunlin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深厚的文化遗存的积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丰富的内容和浓郁的民族特点。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民众的认知以及影响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开展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积极的发展思路,以促进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发展思路;研究

Abstract: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is the accumulation of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boasts rich traditional culture basis, content and strong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With method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paper conducts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programs of the Jingpo people, their cognition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arrying out of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of the Jingpo people. The paper proposes positive ideas on development to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of the Jingpo people.

Key words:the Jingpo people;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ideas; research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5.014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5-0028-3

作者简介:杨春林(1975-),男,云南会泽人,助理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云南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3C086)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Kunming University, Kunming 650214, Yunnan, China.

猜你喜欢

景颇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思路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nheritance Mode of Munaujaiwa
景颇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德宏州景颇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三千人同享景颇生态绿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