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课改下的导学案模式

2016-05-27陈露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学案能力同学

陈露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知识、获得的感悟体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渐内化为个人的知识结构,并使自己的语文应用能力最终得以顺利地生成和发展。可是,踏上工作岗位已经十年,我感觉自己的课堂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一些情况:老师布置预习学生无法完成,预习不成课堂互动无法完成,课堂互动不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提高。周而复始,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很多学生放松了对语文的学习,也使语文成为了“鸡肋”。有时候我面对无效的学习状况只能硬着头皮往里灌,于是传统课堂中的“一言堂”也就随之出现了。

关于如何扭转此种局面,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更加科学的实施教学,这一直是学校,是我本人很关注的问题。在近两三年里,在学校的带领下,我们学科也进行了多多少少的课改尝试。

预习案的使用,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了学生的课前预习。在预习案中,对于基础达标的设计,是要求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的,这样一来,学生课余会主动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去解决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知识源储备过程,课堂上师生对话就有了坚实的基础。预习案的设问导读环节,也让学生对该课的重点有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学生学习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预习做好了,语文课堂自然不会死气沉沉,导学案从而就激活了整个语文课堂。老师讲得少了,学生发言、交流、展示的机会多了,以前的“满堂灌”式也得到了一定改观。课堂逐渐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甚至学生乐于交流让他们敢于对老师质疑。这也是我最为欣喜的一点。因为我现在教的是初三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储备他们已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前上课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死记。可是自从导学以来,他们探讨交流多了,课上他们有时会通过一个问题出其不意的延伸,深层次地探究,让老师和学生碰撞出火花,甚至有时与我争的面红耳赤。即使这样,我们却越来越享受这种过程,我觉得他们的思维活了,更有思想了,当然语文课也越来越有生气了。

“121导学案”模式让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得到了强化。要完成一套完整的导学案(预习案、学案、检测案)学生得从课文入手,感知课文内容,自觉扫清文字障碍,读顺课文;相关问题的设计,不知不觉中学生进行了多侧面多角度的阅读,强化了其读的能力,小组交流,发表自己意见,进行平等对话,不但拓宽了听说渠道,也让听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特别是课堂最后10分钟的小检测,与其说是写,不如说是实现课堂高效的有力保证。一堂课下来,有没有收获,在检测中可以立马反应出来,这样也便于老师,学生及时的查漏补缺。总得说来,新型模式下的课改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这句话的含义。

根据上面的一些收获,我也对自己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总结,我们在上课使用导学案时,教师语言一定得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既然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比如可以在导学案上增加 “温馨提示”“知识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这样实效性更强。以前我们的导学案上问题很多,实际操作下来很机械,问题一长串摆出来。不但没勾起学生兴趣,反倒让学生望而生畏,经过摸索,我们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让学生像侦探一样去发现其中的蹊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语文作为语言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学生积累了语文知识,就得把知识转化成能力,这需要进行有效的“输出”训练。利用导学案不但可以引导学生训练这些能力,还可以照顾到每个同学的能力,设计比较有梯度的题目,这样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完成相应的题目,如程度不高的同学可以只完成每个部分的“基础题”,中等程度的同学可以完成“达标题”,程度好一些的同学则要完成“拔高题”。当然,我们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必须要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我想,这才是实施导学案真正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学案能力同学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比例尺(一)”导学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