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初探

2016-05-27王慧

考试周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中职教师校企合作

王慧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是校企合作的重要项目,也是职业学校教师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主旨是在推动校企合作项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及企业的创新研究能力,加快“双师型”教师技术团队建设步伐,搭建“双赢”的校企平台。本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中职教师下企业面临的困难、收获和改进措施及双向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中职教师 下企业实践

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是培养教师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所以在职业教育改革中,要办好专业,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行业接轨,满足社会急需。《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提出,要“建立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专业课教师、实训指导教师每年有一个月或两年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这是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发展的一种新举措,对于建立、健全企业实践制度和教师下企业实训管理制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校企合作项目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现状分析

1.教师下企业实践取得的初步成效

(1)学校依托政府和教育部门两大平台,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企业合作组成了教师流动工作站,拉近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进一步连接了产教研的通道,形成了产教研的初步模式。

(2)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专业教师师资培养、校企合作项目、学生下企业实习、面向社会开展培训等方面积累了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教师下企业实践,教师能亲身感受企业的发展现状,行业的发展动向和用人需求,社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标准,真正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问题,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内容和行业需求提供保障性依据。

2.教师下企业实践存在的实际问题

(1)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双师型教师资源匮乏。据统计,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数量有限,资源匮乏,专业教师中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占比较少,况且,“双师型”教师中取得高级技术等级证书的比例也明显不足。对于企业而言,在教师的选择上比较倾向于“能说会做”的专业教师,但是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师资方向倾向于理论型,70%的专业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与企业脱轨,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空有“一肚子墨水”,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有机会与企业接触,不了解行情,致使企业难以选择到“双师型”专业对口教师,校企互动“对接”难以成行。

(2)缺乏制度保障,教师和企业双方积极性明显不高。对于中职学校来说,专业教师的工作量大且师资短缺,安排教师下企业实践,就必须在确保教学正常进行的条件下合理调配。但是学校无法集中时间让教师下企业实践,必须占用教师的寒暑假,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教师心理上的不平衡,让教师感到心力交瘁,部分教师往往会顾虑重重。如实践期间额外支出谁承担?到企业里如何和员工相处等类似问题接踵而至。

对于企业来说,安排教师到本企业实践,无疑会给正常的工作、生产带来一定影响,易导致企业的不情愿和无作为,即使企业接收,也是鉴于人情因素。此外,从实践时间方面,基本上都安排在寒暑假,企业可能本身就是生产淡季,对于教师来说,谈何增长实践经验,锻炼何种专业技能?

(3)不同的教师企业需求差别明显,实践过程流于形式。大部分企业偏向于执教经验丰富和专业技术过硬的教师,对于新进教师和基础课教师的选择比较被动,需求差异明显。现在学校传统的做法是“一刀切”,造成有的教师“吃不消”,有的教师“吃不饱”,教师在教学任务和工作量上差别较大。对于一些涉及企业机密或从事与企业核心利益相关的岗位,比如会计、金融、科研岗位,企业很难接收和安排,即使有熟人介绍,也只能从事一些表面性的基础工作,教师很难深入一线学习,导致实践锻炼的效果大打折扣。一些基础学科,例如体育、政治、职业道德等,企业很难消化和解决。部分教师思想意识单薄,走马观花,企业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则往往使得教师下企业实践流于形式,最终达不到要求又“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4)校企考核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的质量跟踪和评价机制。校企管理方面,对于教师下企业实践主要是“流放式、粗线条”管理,企业仅需教师按时到岗,工作任务轻松;学校只要求正常出勤,很难构建出精细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规划与跟踪管理。学校教学部门习惯性地会将非专业教师安排实践并人手一份计划书,但在教师实践过程中缺乏专人指导监督,实践教师也无月度汇报制度,致使计划书成一纸空谈。企业不能为教师提供针对性强、专业对口的实践岗位,教师积极性大打折扣,致使产、教、研合作不到位。

二、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初步探讨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和企业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要提高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政府或学校要在政策、经费上予以支持,如校内待遇、校外补贴、绩效考核、晋职晋升等方面,切实落到每个实践教师身上,只有让教师认识到下企业实践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变“要我去”为“我要去”。另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看,教师应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给企业带来一定利益。学校努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思路,努力与实践企业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在企业急需人手时伸出援助之手,增派学生和教师到企业中为其所用;科研方面互相交流和学习,教师可以将学校的科研项目带入企业为其服务,也可以将企业的研究项目带回学校为其发展,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真正将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为“校企互动”。

2.完善激励机制,建立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检查评价制度。

首先,国家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使学校能拥有一支师资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并从政策和制度上鼓励教师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其次,地方有关方面应从政策上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政府出面选择当地一批知名企业长期作为实践基地,学校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时提前规划教师的企业实践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再次,从根本上解决实践过程中“流放式、粗线条”管理问题,进一步完善激励和评价机制,如学校定期指派负责教师下企业考核,通过看考勤、估任务、走访企业员工等方式实地评估。教师返校后,要求教师提交实践成果(研究报告、技术成果、培训心得等),考核合格后将教师的实践成果为学校、企业所用,真正达到实践目的。激励方面要从工作量的计算、教师绩效考核、晋升发展、项目(课题)研究、职称评定津贴发放等方面多向参加企业实践的教师倾斜。

(1)借鉴中职学校“师带徒制”教师培养模式。通过建立校企的“师徒关系”,让教师与企业员工合作学习,并要求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完成合作项目,向学校与企业递交研究成果。一方面从实践教学活动层面上,双方可以通过“集中备课”的方式,做到“协同授课”,分享实践成果。另一方面教师可积极参与师傅的技术革新项目,相互汲取经验,达到产、教、研的目的。

(2)学校要制订出台《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考核结果,一方面考核教师在企业的出勤情况,规定教师严格遵守企业的考勤制度,履行员工职责,企业负责对教师进行监督,提供企业出具的教师考勤表。实践期间如需请假,必须向双方履行请假手续。另一方面验收教师在企业的工作成果,要求教师提交工作计划和总结,包括实践的具体要求、实践目的、实践过程和预期效果等;提交实践周记,认真填写《职业学校教师实践研修手册》,汇报取得的研究成果,如实践工作案例、产品研发与创新、获奖证书、专题调研报告、课题研究报告等材料。

3.构建“双赢”的校企合作平台,培养多元化质量保障体系。

目前随着校企合作机会增多,将实现校企间合作面的扩大和合作关系的密切。这种良性的互动,将使校企构建更为牢固的合作平台,促进产教研的发展。校企合作方面,应考虑实行“订单”培养,借鉴“工学交替”的模式,学会使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既可以邀请企业的技术人才或技术骨干来校开展教学讲座,对学生进行培训,又可以挑选操作能力强的教师进入企业,帮助企业开展培训和进行学术研究。同时,学校可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课程标准设计方面,双方共同参与、分工和研究。在硬件设施方面,政府可以深化和完善现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如与相关企业构建“校中厂”模式,为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总之,教师下企业实践是职业专业化的迫切要求,是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措施之一,能进一步帮助企业与教师、学校快速成长与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职学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关键是教师,核心在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安排教师下企业实践,教师应本着积极的态度学习,从实践中了解企业的运作、技术发展和创新方法,使自身职业素养得到根本提高,并将自己所学真正运用到授课中,提供给学生针对性和实施性更强的专业知识,不断与行业接轨。通过有效的方式达到实践目的,真正达到“做实、求精、保质”。学校还应进一步完善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加强专业研究和实践探索,为促进专业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俊英.学校与企业校企互动双向介入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彭祖荣.高校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研究[J].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教学与研究,2014(10).

[3]穆亚君.校企合作多元交互式高职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

[4]秦工.高职教师下企业实践活动探讨[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猜你喜欢

中职教师校企合作
试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研究
中职教师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