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进口电商发展形势、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5-26郑浩昊程亚莎

企业导报 2016年9期

郑浩昊++程亚莎

摘 要:当前,跨境进口电商企业面临着来自税收、物流、支付等多方的压力,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文章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包括加强对跨境电商行业的规范管理和监管,加强对跨境交易支付的监管,健全跨境物流体系,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及提高售后服务水平。

关键词:跨境进口电商;保税进口;海外直邮

引言:近年来,庞大的市场需求为我国跨境电商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内各大电商巨头依托其已有优势在跨境电商领域快速崛起,如天猫国际、网易考拉、京东、苏宁等纷纷开展了海外商品导购服务。此外,还有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依托亚马逊、eBay、速卖通等国际成熟电商平台来开展海淘业务。

2013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也是世界第三大的跨境网购市场。据统计,2013年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已超过5000家,企业超过20万家。20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6.43万亿元人民币,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75万亿元,跨境电子商务渗透率达14.2%。其中,进口总额为4762.9亿元人民币,占比为12.7%。

从食品、药品、保健品、母婴、生鲜到化妆品、日用品等等,跨境进口电商所提供的产品几乎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全球化产品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还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共同繁荣。随着跨境电商这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各大巨头的加入无疑使整个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如何确保货源、构建有竞争力的供应链成为了跨境企业生存的关键。

一、跨境进口电商兴起的原因

(一)质量需求。近些年来国内爆发多起比较恶性的全国性产品质量问题,从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开始,国外母婴奶粉等母婴类产品成为海淘紧俏货;前不久出现的山东疫苗造假事件,导致很多消费者对国内医疗保健品也产生不信任。这些事件的曝光和影响范围之广让很多消费者对国内的产品一点点失去信心,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可替代的高品质产品,如奶粉、保健品等。

(二)多样性的产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对全球时尚产业的接触和了解,消费者逐渐不满足于当前市场上所提供的产品,开始追求更为丰富和多样的产品品类,如奢侈品、化妆品或某些在国内无法购买到的产品。此外,消费者往往有猎奇心理,不同文化氛围、政治、经济下孕育出来的产品可以填补这一空白。

(三)价格优势。虽然很多国际品牌已顺利进入国内市场,但由于国际品牌的地域定价歧视和国内传统进口产品关税、消费税等较高的税负,导致零售价格往往高得令消费者望而却步。传统进口贸易下,商品入境后还需经由国内品牌代理商—经销商—零售商等环节,最后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层层加价后的零售价往往是一般出厂价的2-3倍。但是跨境电商进口模式下,商品可以跳过中间环节直达终端消费者,价格优势由此凸显。

(四)便捷性。跨境电商有效地将传统贸易中的商品展示、交易洽谈、成交环节数字化。基于当前跨境电商平台的迅猛发展、物流设施设备的大规模建设以及高效供应链的构建,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购买到全球最新的商品。当然,这需要高效的物流网络和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响应。

二、跨境进口电商的当前发展形势

跨境进口电商的运行模式有着一段艰难而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小规模的零散人肉快递、海外直邮小包,到后来的海外商品导购平台,国内各大电商巨头依托其已有优势在跨境电商领域快速崛起。跨境电商进口企业主营包括母婴用品、美妆个护、服饰鞋包、食品保健、生活数码五大类,几乎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我国进口电商平台企业及其特点整理如下表:

淘宝全球购是国内最大的海外商品平台,在售商品数达到三千万件,但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假冒伪劣时有发生。天猫国际内商户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或渠道商卖家,一部分是海外品牌进驻,第一部分同样存在产品质量无法保障的问题。1号店依托沃尔玛在全球零售、采购、供应链优势,能提供物美价优的产品。亚马逊依托亚马逊在全球电子商务和供应链上的优势,提供全球范围内的优质好货,全球价格同步。顺丰目前自建保税仓、海外仓,物流竞争优势比较明显。苏宁在港、澳、日本等地区的海外分公司,拥有当地采购、供应链优势资源,同时也在通过全球品牌招商来开展进口业务。京东目前已运营多个国家馆,提供大量国外特色商品,未来也会加大与其他地区、国家的合作。聚美在郑州保税区拥有万平米的保税仓,日处理规模可达8万包,保税进口优势明显。唯品会与广州海关合作,有利于开展海外直邮进口业务。蜜芽宝贝货源来自四个方面:品牌国内总代理采购、海外直邮采购、保税进口、一般进口贸易,是专业的母婴类产品跨境进口电商。

三、发展跨境进口电商所面临的问题

(一)税收征管的问题。跨境电子商务具有全球性、匿名性、无形性、即时性、无纸化等特点,加剧了税收征管的难度和相关企业偷税漏税的风险。首先,很多跨境交易通过远程在线完成,甚至身份是匿名的,而税务机关的税收管辖权严格来说只限于本国范围,难以跨国追踪交易人的交易情况和应纳税额。其次,某些数字化产品(如音像制品、软件等)的交易具有无形性,并且清结,订货、付款、交货都可以在瞬间完成,税务机关很难控制和检查销售商的交易活动,使得税务核查员无法准确地计算销售所得和利润所得,从而给税收带来困难。再者,网络交易无纸化的情况下,使得税务部门不能像以往那样通过贸易中的书面合同、结算票据获取跨国纳税人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从而导致税收的流失。

(二)交易支付问题。在跨境进口电商业务中,不管是个人消费者或者平台企业,都会面临跨境在线支付方式的选择。目前国内的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较少且发展尚未成熟,又需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可能会影响到支付安全问题。其次,可能存在用户信息、交易信息泄露的风险,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损失。

(三)跨境物流问题。跨境进口避免不了要面临来自商品供应商、国际物流、国内物流以及多地海关税务部门多重风险,使得整条供应链的时效性较慢。由于流通环节从揽件到最终货物送达客户,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转运,包裹破损很难避免。而无论是邮政包裹还是使用专线物流,都存在一定的丢包率。这不仅给消费者带来糟糕的购物体验,也使得企业自身不得不承担运费、货品以及客户流失的损失。

(四)信息不对称问题。交易过程中会出现商品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主要包括商品价格、质量及售后服务等信息不对称,容易使卖家有机可乘,通过抬高价格虚假折扣,或兜售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甚至使得商品的售后服务得不到有效保障。另外,由于交易双方在语言文化、沟通方式、购物习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容易造成一定的理解误差,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跨境电子商务的信息不对称。

四、发展我国跨境进口电商的对策

(一)加强对跨境电商行业的规范管理和监管。首先,政府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规章,优化海关清关流程和税收体系,为跨境进口提供便利的同时保证税收的有效征缴;规范跨境进口产品管理,加强监管,打击违法偷税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净化市场氛围。其次,还要建立和完善对相关企业的监管制度。开发统一的跨境电商信息共享平台,对跨境电商企业进行统一监管,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通报公示并予以处罚,及时反馈给消费者。此外,政府要帮助企业发掘市场需求,引导良性竞争,避免陷入价格战,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完善的跨境进口发展规划,加强国际间贸易交流合作,努力打通跨海关、跨境电商、支付、物流整个产业链,更好的促进跨境进口电商健康发展。

(二)加强跨境交易支付的监管。成熟的跨境交易支付平台有利于跨境进口电商的良好发展。为规避交易支付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最关键的是应加强对网络第三方交易支付平台的监管,对金融违法行为予以相应处罚,确保个人消费者以及企业的金融安全。

(三)完善跨境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物流在跨境电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已成为其发展的瓶颈。跨境进口业务做好的关键解决货物运输的效率、成本以及安全问题。

从政府层面来看,应完善物流相关法律法规,构建适合我国的跨境物流标准体系,为跨境物流发展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还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包括机场、铁路、公路以及港口等物流枢纽的规划建设,以及对现代化中转设备设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投入。最终整合包括跨境电商、第三方支付、银行、跨境物流企业、海关、检验检疫等,构建高效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压缩物流成本。从企业竞争层面来看,一方面应提高跨境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可与跨境物流企业之间构建物流合作伙伴关系,发挥协同效应来降低物流成本。此外,企业还可与政府合作构建海外仓储和国内配送中心,对热销商品进行有效储备,缩短配送运输时间。当消费者发布订单时能做出快速反应,实现本地发货或就近海外仓发货,提高商品供应效率。

(四)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提高售后服务水平。跨境电商平台可以利用大数据构建统一的电商信用管理系统,并与专业的质检团队和国际权威的第三方质量认证机构进行合作,实行多重质量认证体系,来帮助商家向国内消费者全方位展示其经营能力、生产水平,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真实可靠。另外,跨境进口企业要加强与海外品牌的合作,提升自身议价能力,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还可利用现有的传统进口贸易企业的渠道和店铺优势,实现线上线下(O2O)的融合,线上购买线下体验,提升产品的售后服务和用户体验度。

总结:随着跨境进口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行业准入门槛会提高,跨境电商将进入巨头争霸时代,只有构建规模化的供应链,做好政策的扶持、清关和税收环节的规范、物流配送及支付体系的完善,以及对货源的管控、售后服务质量的提升,才能使我国跨境进口电商良性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赵静.“互联网+”时代提升传统物流服务的思考商业经济研究[J].2016(02),73-74.

[2] 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EB/OL].艾瑞网,2014.

[3] 曹淑艳,李振欣.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