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百万庄园 河南巩义别致的“窑楼”

2016-05-25秦惠

环球人文地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康家掌柜庄园

秦惠

当时的康家掌柜康鸿猷向慈禧太后雪中送炭,捐助白银100万两,慈禧十分感动,赐其“康百万”封号,“康百万”之名由此而来。

这里既保留了黄土高坡的窑洞式风格与华北平原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宫廷园林和军事堡垒建筑的特色,融合成独特的“窑楼”风格。

康百万庄园是雕刻艺术的宝库,数量庞大的石雕、木刻、砖雕,都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其中的珍品门枕石、顶子床、留余匾,已成为国家级文物。

20世纪80年代,在山东日照的一户农家中,发现了一张神秘的财神年画,奇怪的是,画上的3个财神并不是传说中的神仙,而是在现实生活中被称为“活财神”的3位巨富。其中两位就是家喻户晓的沈万三和阮子兰,另一位则是人们较为陌生的“康百万”,很多人疑惑,这个“康百万”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其实,“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康家先祖于明初来到河南巩义定居、经商,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大户。至第六代掌柜康绍敬时,康家宅邸已从一间小小的客栈变成一座豪华庄园。后来,在第十四代掌柜康应魁以及后人的经营下,庄园从最初的山腰扩建至山顶,气势恢宏。八国联军侵华时,康家向清政府捐银100万两,慈禧太后为表感激,特别赐下“康百万”称号,由此,“康百万庄园”正式得名,并与山西晋中的乔家大院、河南安阳的马氏庄园齐名,并称“中原三大官宅”。

康百万庄园集农、官、商为一体,不仅是17—18世纪华北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更被世人誉为“豫商的精神家园”,而在建筑艺术造诣上和文化内涵上,它均达到了极高水平,堪称“中原古典建筑的典范”。

康氏家族发家史慈禧太后亲自赐封

明洪武七年(1374年),康家先祖康守信随母从山西洪洞前往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初来乍到,又苦于生计,为解决温饱,康守信便在洛河岸边开了一家小客栈,出乎意料的是,这里客源较广,客栈生意做得非常不错,渐渐成为这一地区的知名客栈。不过客栈一直没有名称,当地人便称之为“康家店”,这是后来康百万庄园的前身。

康家极善经营,家业越做越大,从最初的客栈经营,逐渐转向盐业、布业等领域。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康家终于在第六代掌柜康绍敬手里真正兴盛起来。康绍敬从小喜欢读书,后来考取功名踏入官场,先后担任过地方水陆交通、盐业和税务等部门的要职,为康家打开商路提供了极大便利。

后来,康家在第十四代掌柜康应魁的经营下,实现了第二次“腾飞”。时值清初,趁清廷镇压白莲教之际,康绍敬利用各种手段取得了长达10年的军需布匹订单权,垄断了陕西布市。不仅如此,康家还依靠造船业大发横财,逐渐富甲一方。康家宅邸,也随着财富的增长而不断扩大,变成了一座庞大的庄园,占地面积240余亩(16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43万平方米,内有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以及1300多间房舍。

康应魁生性豪爽,他不仅善于经商,对巩义及其周边的老百姓也十分友好。据说周围百姓在穷苦之际,往往会前来借钱借粮,康应魁一向慷慨大方,也从不催账。在他75岁大寿那天,酒过三巡,康应魁还一把火当众烧掉了众多乡亲欠债的账目,此举在中原大地一度造成轰动效应。由此,康应魁与沈万三、阮子兰等巨富齐名,被广大百姓誉为“中原活财神”,甚至被画进了传统年画,康家庄园也成了中原的显赫之地。

不过,那时候的康家庄园还不叫“康百万庄园”。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携带光绪帝逃离北京,前往西安,次年在返京途中,曾路过巩义康店镇,当时的康家掌柜康鸿猷“雪中送炭”,向慈禧太后捐助白银100万两,慈禧太后十分感动,感叹道:“没成想,这山沟里还有百万之家”。并赐其“康百万”封号。此后,“康百万”正式成为康氏家族的统称,康家庄园也改名为“康百万庄园”。

临街建楼房,靠崖筑窑洞窑洞与四合院结合的“窑楼”风格

清朝以来,康氏家族富甲一方。举目望去,从山脚到山顶尽是康百万庄园的房舍。由于庄园建在山坡上,因而采用了临街建楼房、靠崖筑窑洞的方式,颇为特别。从整体看来,康百万庄园的庭院建筑为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并设有布局精巧的园林,还不乏宫廷艺术特色。

康百万庄园并不是单纯供康氏家族起居、生活的地方,除了南大园、寨上主宅区等居住区外,还有店铺、木材厂、造船厂等建筑,掌柜可以足不出户,就完成经商工作。在临河的地方,还设有码头,物资的输入和运出都非常方便。同时,庄园还设置了非常隐蔽完备的防御体系,因此,与其说它是巨富宅邸,不如说它是独立小城。

庄园内的道路弯弯曲曲,宛如迷宫,若没有知情人带路,外来者很容易迷失于重重建筑之间,甚至很可能找不到出入口。事实上,偌大的康百万庄园,入口仅有一道大门,但这座大门壮观至极,可以与一座城池的城门相媲美,门内还有一个仿照长城瞭望台而建的巨型观景台,康百万庄园的奢华由此可见一斑。

庄园主住宅区位于中心位置,这里既保留了黄土高坡窑洞与华北平原四合院相结合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宫廷园林和军事堡垒的建筑特色,融合成独特的“窑楼”风格,从外面看是普通窑洞,进去后才发现訇然洞开,竟有3层,全由青砖砌成,气势十足。

除了主宅区,庄园内还有两个部分尤为重要——南大园和栈房区。南大园是当年康家接待达官贵人的场所,也是康家鼎盛时期的象征;栈房区则是康家的“商务中心”,也是康家数百年来经济发展的核心部分,到处悬挂着匾额、楹联,充分展示了康家的威望与尊贵。

门枕石、顶子床、留余匾……国宝级文物尽显康家荣耀

康百万庄园是17—18世纪华北建筑的集大成者,它包含了19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明清各时期的建筑兼而有之,堪称庞大的“建筑博物馆”。同时,这里还是雕刻艺术的宝库,数量庞大的石雕、木刻、砖雕,都有极高的艺术水准,让人不得不感叹当年康百万家族的繁荣。

在诸多雕刻艺术品中,首屈一指的当属门枕石。门枕石位于庄园主宅区,整块青石分三层形成组雕,构图新颖、技艺精湛,由于精细的雕刻工艺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门枕石第一层图案为一对雌雄卧狮,不同于中国传统雕刻作品中怒目圆睁的狮子形象,这对门枕石上的狮子却是俯卧姿态,憨态可掬,显得十分可爱。第二层最为复杂,也是精华部分,内容是一组颇具教育意义的人物故事。其中,正面雕刻的是一幅“尊老爱幼”图,隐喻的是“百善孝为先”;内侧分别是“妯娌和睦”图和“宾客宴饮”图,隐喻“家和万事兴”和“以礼待人”;背面雕刻的是“拜师求读”图,隐喻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4幅图,将中国传统文化所注重的父子爱、妯娌亲、师生情、朋友谊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层同样雕刻了一组传统图案,分别是“凤凰牡丹”、“麒麟送子”和“金鸡报晓”图,象征康家的美好愿望。

如果说门枕石以寓意取胜,那么康家的另一件宝物“顶子床”则可说是以技艺称雄。顶子床通体用金丝楠木雕刻而成,采用透雕、镂空雕的手法,展现了一系列精妙绝伦的图案,如象征“三星高照,福寿安康”的福禄寿三星,象征“青云直上”的官员骑马图等。整张床没有用一颗钉子,全由工匠卯嵌而成。据说,为了制作这张顶子床,10个能工巧匠精雕细琢,历时近5年才得以完成。

在康百万庄园内,还有诸多匾额,其中包括中华名匾之一“留余匾”。留余匾长1.65米,宽0.75米,用黄杨木雕刻而成,通体形似一面展开的上凹下凸的旗帜,分别意为:上留余于天,对得起朝廷;下留余于地,对得起百姓子孙。

其实,除了雕刻作品,康百万庄园内还有无数古玩、书画、器皿等文物,可谓“处处皆珍品”,粗略算来,仅如今保留完好的知名文物便有3000余件,对研究明清文化、民间风俗等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猜你喜欢

康家掌柜庄园
元宇宙大爆炸
报你“哎呀”之恩
奇怪的庄园
皮狐子的传说(外一篇)
抢亲
皱眉人
动物庄园
哪壶不开提哪壶
哪壶不开提哪壶
印度KL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