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缘型旅游地特征、形成机制与发展路径
——以安徽省宣城市为例

2016-05-24黄薇薇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年1期
关键词:边缘型宣城市宣城

黄薇薇 , 吴 悦 , 沈 非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241002)

边缘型旅游地特征、形成机制与发展路径
——以安徽省宣城市为例

黄薇薇 , 吴 悦 , 沈 非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241002)

边缘型旅游地的开发建设是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时代面临的重要命题。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消费者消费理念的转变,一些边缘型旅游地开始逐渐成长为区域旅游发展的“潜力区”,研究空间与研究意义日益凸显。以具有典型边缘性特征的宣城市为实证,从区位空间、旅游资源、旅游形象、旅游交通和旅游经济等角度剖析其多重边缘化特征,探讨边缘化形成的主要机制。地处省际交界区、地域特征典型性不足是边缘化形成的自然诱因,周边核心旅游地遮蔽效应显著是边缘化形成的空间致因,经济支撑能力薄弱是边缘化形成的经济制因,政策惠及偏少是边缘化形成的人为促因。边缘型旅游地应实施多元比附、突出个性差异、完善要素建设的发展路径。

边缘型旅游地;特征;形成机制;发展路径;宣城市

0 引言

J.R.Friedman的“核心-边缘”理论认为,任何空间经济系统均可分解为不同属性的核心区和外围区。核心区生产要素、生产活动集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居主导地位,外围区发展受其“压抑”而渐成为“边缘”[1]。旅游地作为空间经济系统的有机组成,也存在着“核心”与“边缘”之分。国外学者把环绕旅游核心地或主要旅游客源地的外部区域界定为边缘型旅游地,国内学者则将地处强势旅游区域沿边地带、虽具资源禀赋但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相对劣势的温点地区称为边缘型旅游地[2]。

国外边缘型旅游地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强调从功能布局视角揭示边缘型旅游地与核心旅游地的差异[3-5],此后热衷于建构不同类型的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模型[6-7],并从经济效应[8-10]、环境效应[11-12]、旅游影响感知[13]等方面开展比较研究。国内边缘型旅游地的研究较为滞后,直至21世纪初方始以城市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视角切入,并在“核心-边缘”理论指导下,构建了多类型的旅游“核心-边缘”空间布局模式[14-17],探讨了边缘型旅游地在区域空间格局中的位置,分析了边缘型旅游地与核心旅游地的协同发展,成果涉及区域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设计等方面[18-21],研究方法包括首位分布法、位序-规模分布法、聚类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22-23],近年来社会学[24]、GIS技术[25-27]、重心模型[28]等一些新方法亦逐渐运用于研究中。当前,已有国内外研究多围绕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和布局模式展开,对边缘型旅游地的多重边缘化特征阐释不足,对其形成机制的解析尤为缺乏。

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旅游地类型,边缘型旅游地虽是当前旅游发展的边缘区,却也可能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潜力区。随着消费结构的改变、交通运输的发展以及核心旅游地环境容量的超载[2],边缘型旅游地在培育新的旅游增长极、缓解核心地压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凸显。安徽省宣城市地处苏、浙、皖交汇处,境内旅游资源禀赋虽好,旅游业却呈现明显的多重边缘化特征,是典型的边缘型旅游地。以宣城市为例,剖析边缘型旅游地的边缘化特征,梳理形成机制,探讨发展路径,不仅能为宣城旅游的深度开发提供借鉴,更可充实边缘型旅游地的研究体系,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

1 多重边缘化特征

与核心旅游地相比,边缘型旅游地具有多尺度性、相对性和动态性,其边缘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区位、形象、资源、交通和经济等方面[29]。1.1 区位空间“边缘”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辖宣州、郎溪、广德、泾县、绩溪、旌德、宁国五县一市一区,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成员。地理空间上,宣城东至东南与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临安市交界,南部与黄山市黄山区、歙县相连,西至西北与池州市青阳县、芜湖市南陵县和繁昌县接壤,北至东北与马鞍山市当涂县和江苏省高淳县、溧阳市、宜兴市毗邻[30],处于南京都市圈、皖江城市带、宁沪杭发展带的沿边位置,位于南京、芜湖、黄山等主要区域中心城市的边缘地带,是一个典型的省际边缘城市(图1)。旅游区位上,宣城周边有环太湖旅游圈、宁(波)—镇(江)—扬(州)旅游区、千岛湖—天目山旅游区、安徽“两山一湖”等国内外知名旅游区。在距宣城市250 km的半径范围内,分布着黄山、芜湖、南京、杭州等多个重要旅游城市,宣城旅游发展始终处于强势旅游板块“合围”的阴影下。

图1 宣城市区位图

1.2 旅游资源“相对非优”

丰度和强度效应是衡量区域旅游资源优劣的重要指标。对于边缘型旅游地而言,其资源丰度和强度效应并非绝对非优,只是与核心旅游地相比相对非优。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所属的7个城市中,宣城现有各类国家级旅游资源56处,绝对丰度(旅游资源数量)、相对丰度(人均、地均旅游资源密度)及强度效应(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地和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均远优于周边铜陵、马鞍山、芜湖等市,但与核心旅游地黄山市相比,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表1)。

表1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各市优质旅游资源分布(截止2014年底)

1.3 旅游形象“晦暗”

旅游资源特色是旅游区根据自身的资源比较优势向市场推销的主要产品或最大卖点,也是现实和潜在旅游者感知的突出形象。宣城周边城市的资源特色十分鲜明,如黄山市依托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区和宏村—西递,以动静相宜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画卷闻名;池州市凭借佛教圣地九华山,以世界佛文化观光胜地享誉;芜湖市立足方特欢乐世界·梦幻王国系列产品,以“东方奥兰多”著称;杭州市以山水组合型旅游产品蜚声;南京市则以湖光山色和人文景观产品出众。相比之下,宣城境内景观以遗址遗迹类居多,资源吸引力弱,市场识别度不高,深陷在周边旅游城市的“感知灰度区”中。

1.4 旅游交通“滞后”

旅游交通是实现旅游者空间转移的必要途径,健全发达的交通网络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宣城境内没有机场,公路交通是目前宣城旅游交通的主要方式。全市公路有铜南宣、宁宣杭、G50、G205、G318、S322、S215等,在建芜雁、扬绩、宁千、宁绩、溧广等,将建宣黄、宣杭、宣合、广宁等。截止2013年底,宣城公路总里程13 231 km,占安徽省公路总里程的7.6%;路网密度1.07 km/km2,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1.246 5 km/km2);全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里程分别为168.5,154.3 km,仅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1.27%,1.17%,公路等级和路网密度偏低。铁路方面,宣城火车站为三等站,仅有南北向皖赣铁路和东西向宣杭铁路经过,管辖营运里程仅101 km,高铁只有合福线,刚开通的宁安城际途经宣城周边的南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等市,却唯独绕过了宣城,使得宣城接轨长三角、改善旅游交通环境的建设步伐又滞后了一步。

1.5 旅游经济“温冷”

旅游经济的各项指标是衡量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宣城旅游经济实力在安徽省仅居中游水平,总量偏低。近年来,各项旅游经济指标虽逐年增长,但位次却始终徘徊不前,某些指标甚至呈现下滑趋势,旅游经济长期处于“温冷”状态(表2)。从其所属的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来看,黄山市旅游经济实力为第一层次,旅游人次和收入遥遥领先,池州、芜湖、安庆三市紧随其后,宣城市与马鞍山市、铜陵市相对滞后,居第三层次[31],处于强势旅游经济板块的“低谷”地带、“温冷”区域(图2)。若与附近的南京、杭州等旅游大市相比,宣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则相差更远,处于旅游强市经济辐射的“末梢”(图3)。

表2 2008—2013年宣城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及其在安徽省的排名

说明:资料来源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2013)。

图2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各市旅游人次及旅游收入比较

图3 2008—2013年宣城市、南京市、杭州市旅游人次及旅游收入比较

2 旅游发展边缘化的形成机制

2.1 地域特征典型性不足

地脉与文脉的特色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地吸引力的大小。地域特征越典型,地脉文脉越独特,旅游地形象就会越鲜明,竞争力也会越强。地脉上,宣城与黄山市同属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其辖下绩溪县隶属徽州千年,“绩溪元素”始终闪熠在徽文化之中,然而对大多数旅游者而言,心中早已打上了“徽文化旅游=皖南旅游=黄山旅游”的烙印,宣城旅游的徽派特征根本无法与黄山市匹敌。作为临江城市,由于缺少如马鞍山采石矶、芜湖天门山、安庆迎江寺一样的典型优质沿江旅游资源,宣城亦不在皖江城市带旅游区(安徽四大旅游板块之一)之中,城市旅游的“江城”形象也不突出。文脉上,宣州区、郎溪、广德归于吴文化圈的边缘地带,绩溪、泾县属于徽文化的核心与沿边部分,宁国处于2种文化的过渡带[30],宣城在具有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特征的同时,也缺少了鲜明的地域文化“标识”[29]。地域特征典型性不足,使得宣城旅游形象难以受到应有关注。

2.2 周边核心旅游地遮蔽效应显著

同一区域内,旅游资源类似、资源品级高的旅游地会对其他旅游地形成遮蔽[32-34],使其长期处在“品牌阴影”“生存阴影”和“发展阴影”之中[35],不仅开发难度加大,还可能会完全失去市场,最终退化成为“冷点旅游地”。宣城自古为山水文化名城,享有“步入宣城便称奇”的胜誉,其“四古”(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和古牌坊)系列更是徽文化的典型代表。但由于景观类型与黄山市雷同,加之类型效应、集聚效应以及强度效应远不如黄山,受核心旅游地强势品牌挤压及旅游资源同类排斥作用影响,宣城徽文化景观的绝对等级与“含金量”降低,游憩价值减弱,加之宣、黄两地紧邻,旅游者往往择黄山而弃宣城,宣城这块“藏在黄山背后的旅游宝地”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

2.3 经济支撑能力薄弱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在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中,宣城国内生产总值多年徘徊在第11,12名,人均生产总值也始终处于中下游(表3)。在2013年城市经济竞争力综合排名中,宣城位列安徽省第13位,落后于省内绝大部分城市。与周边马鞍山、芜湖、宜兴等城市相比,宣城一直处于“经济塌陷”的凹地中(图4)。相对薄弱的经济基础难以为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提供足够的后劲支撑,旅游产业的战略性优势也无法得到进一步的转化、实现。

表3 2008—2013年宣城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及在安徽省的排名

说明:资料来源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2013)。

说明:资料来源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4 2013年宣城与周边城市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比较

Fig.4 Comparision of the main indicators about economic development among Xuancheng City and the surrounding cities in 2013

2.4 政策惠及偏少

政策倾斜和产业扶持可以推动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是促成区域旅游差异产生并扩大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皖南旅游区和黄山市一直是安徽旅游发展规划与政策的重点(表4)。尽管宣城部分县区隶属皖南旅游区,却未能充分分享到政策倾斜的利益,宣城旅游长期扮演着政策刺激的配角。

表4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主要旅游发展规划与政策

3 边缘效应下宣城市旅游业发展路径

对边缘型旅游地而言,“边缘”不仅意味着边缘化和欠发达的负效应[29],也意味着相当的地缘优势。如能善于挖掘、利用这一优势,巧妙依附强势旅游板块的市场辐射,借助多元比附,实施差异定位,完善要素建设,则也可变“边缘”劣势为“边缘”优势,激发出“边缘”所孕藏的正效应潜能。

3.1 多元比附,借船出海

核心旅游地经过长时间的开发,已经拥有了成熟的销售网络、稳定的客源市场和知名的品牌形象,边缘型旅游地完全可以藉此比附,以“甘居其次”“乐作配角”的姿态“借船出海”,充分借助核心旅游地的辐射、集散功能,打破地域界限,密切区域协作。

区域旅游空间整合上,北部宣州区、郎溪、广德可与苏锡常地区联合发展,保持与环太湖旅游区、宁(波)—镇(江)—扬(州)旅游区的紧密联系。南部泾县、旌德、绩溪则与黄山合作,加强与“两山一湖”地区的协作互动,争取三县的部分景区进入世界遗产“西递—宏村”的扩展名录[30]。线路产品整合上,凭借距离优势,借用、组合周边核心景区,将新景区适时适度融入传统旅游线路中,甘心搭载,比附销售,努力融入区域协作的大旅游经济圈中。可将龙川搭载黄山西递、宏村、呈坎、棠樾牌坊群等景区,推出“皖南美丽乡村游”;将桃花潭、太平湖搭载马鞍山采石矶、芜湖青弋江等景区,推出“皖江明珠水上游”;将敬亭山、桃花潭搭载马鞍山采石矶及李白文化园、池州秋浦河等景区,推出“诗仙太白揽胜游”等多条区际旅游线路,融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还可将广德太极洞与江苏溧阳天目湖、浙江安吉竹博园及藏龙百瀑等捆绑经营,推出“鸡鸣三省两日游”“徽杭古道游”等省际旅游线路,深化与省外旅游景区的合作。

交通连接方面,借助核心旅游地的交通网络和旅游通道,依仗宣城地处黄山门户和位居国道、省道交汇处的优势,分流、截流核心旅游地的部分客源,变游客的过境游为订制游,实现客源比附。如利用205国道旌德段江村、祥云、仙人谷、朱旺村等景区,沿途打造“黄山东线生态休闲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两山一湖”旅游圈东线主要旅游集散中心。

市场促销方面,借助核心旅游地影响力开展形象比附,让太平湖主打“黄山情侣”“黄山脚下明珠”的口号,让泾县乌溪漂流使用“黄山归来不看岳,只游天下第一漂”的牌子,获得比附关联效应。

3.2 突出个性,差异互补

为了摆脱核心旅游地的阴影制约,边缘型旅游地必须推出风格迥异、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形成独有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绝”。红色旅游、领袖故里游、文房四宝游等是独具宣城“标签”的产品(表5),完全有别于周边核心旅游地的山水观光游或都市游,重点打造这些不可复制的“绝品”,就可以有效规避阴影效应,与核心旅游地差异互补,错位发展。

表5 宣城具有“绝品”效应的旅游资源

在旅游形象设计上,边缘型旅游地也应以具有唯一性、垄断性、排他性的旅游产品来独立定位[36]。鉴于“笔墨纸砚”是宣城极具特异性的资源,辖内各县区也是特“色”纷呈(泾县“赤”——革命老区、宣州“橙”——首善之区、绩溪“黄”——龙兴之地、郎溪“绿”——绿茶之乡、广德“青”——毛竹之乡、宁国“蓝”——秀美小城、旌德“紫”——灵芝之乡),故以“文房四宝”为抓手,以“地方特色”为补充,将宣城旅游定位为“笔墨纸砚,多彩宣城”[37],既可跳出周边传统山水文化的形象拘囿,又可充分彰显区域文化的个性魅力,更可赋予游客以鲜明的旅游感知。

3.3 做好“内功”,承接“外溢”

随着核心旅游地环境容量日益超载和旅游者消费心理的日趋成熟,核心旅游地的人才、资金、项目、技术等要素会逐渐扩散、外溢。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是边缘型旅游地把握“外溢”机遇的前提和基础。针对旅游交通的滞后,今后应着力改善交通条件,实施旅游畅通工程,不断提高道路等级,加大路网密度,加强市域旅游道路建设,形成连接周边市、区及跨省区的快速交通运输网络,还应将路网与游线、项目、主题有机结合,加强旅游景区道路建设,打通连接景区的快速通道,解决景区“最后1 km”问题,提高可进入性。为满足游客食宿、娱乐、购物等多样化需求,除合理布局高中低档饭店外,可重点发展一批农家乐、青年旅馆、帐篷旅馆、家庭式旅馆、生态小木屋等特色住宿设施,打造“住文化”;大力推介以徽菜为主、地方小吃为辅的系列美食,打造“食文化”;组织、营销各类大型演艺、民俗表演和徽文化休闲体验产品,打造“乐文化”;研发、设计文房四宝创意商品和地方特色工艺品、土特产,打造“购文化”[38]。为有效迎合核心旅游地要素的“外溢”,还应出台系列旅游利好政策,在土地、劳动力、市场、税收等方面优化发展环境,吸引、鼓励各类外来要素的进入。

4 结论

与核心旅游地相比,边缘型旅游地常处于区位空间边缘、旅游资源相对非优、旅游形象晦暗、旅游交通滞后和旅游经济温冷等多重竞争的劣势之下。地域特征典型性不足、核心旅游地遮蔽效应显著、经济支撑能力薄弱和政策惠及偏少等使得边缘型旅游地最终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温点区”。随着旅游业发展空间格局的转变以及休闲度假市场的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旅游发展重心正由传统的旅游热点区向温点区转移,边缘型旅游地的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良机。正视“边缘”这一既定现实,依附核心旅游地开展销售、客源、形象等多元比附,跳出思维定势,独树一帜,与核心旅游地错位发展,完善自身基础建设,承接核心旅游地要素散逸,是边缘型旅游地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本研究仅以中尺度、复合景观类型的宣城市为实证对象,定性描述了边缘型旅游地的基本特征,未来将深化对大尺度和小、微尺度案例地以及不同资源赋存和演化类别的边缘型旅游地个案研究,加强对边缘化水平的量化测度,界定其发展潜力,为遴选和培育新的旅游增长极提供科学依据。

[1] Friedman J R.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M].Cambridge,M.A.:MIT Press,1966:12-45.

[2] 黄薇薇,沈非.边缘型旅游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5):393-394.

[3] Smith V L.Anthropology and Tourism:A Science-Industry Evalu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0,7(1):13-33.

[4] Smith S.Regional Aanalysis of Tourism Resourc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7,14(2):254-275.

[5] Hill T L,Lundgren J.The Impacts of Tourism in the Caribbean:A Methodological Stud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7,4(5):248-267.

[6] Pearce D G.Tourism Today:A Geographical Analysis[M].London:Longman Press,1995.

[7] Weaver D B.Peripheries of the Periphery:Tourism in Tobago and Barbud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2):292-313.

[8] Walpole M J,Goodwin H J.Local Economic Impacts of Dragon Tourism in Indonesi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3):559-576.

[9] Oh C O.The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o Economic Growth in the Korean Economy[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1):39-44.

[10] Morais D B,Lin C H,Hou J S.Center/Periphery Imbalance in Tourism Development:The Case of Taiwan[J].Tourism Analysis,2004,9(4):285-298.

[11] Hall M,Boyd S.Nature-based Tourism in Peripheral Areas:Development or Disaster[M].Clevedon: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2005:3-17.

[12] Weaver D B,Elliott K.Spatial Patterns and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Namibian Tourism[J].The Geographical Journal,1996,162(2):205-217.

[13] Murphy P E,Andressen B.Tourism Development on Vancouver Island:An Assessment of the Core-Periphery Model[J].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88,40(1):32-42.

[14] 陆林.皖南旅游区域布局研究[J].地理科学,1995,15(1):88-95.

[15] 林刚.试论旅游地的中心结构——以桂东北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1996,16(2):105-111.

[16] 严春艳,甘巧林.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热带地理,2003,23(4):371-375.

[17] 叶新才,袁春.泉台旅游空间发展:核心-边缘视角[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1):95-98.

[18] 邱继勤,朱竑.川黔渝三角旅游区联动开发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2,20(2):78-82.

[19] 张河清,成红波.“核心-边缘”理论在南岳衡山区域旅游产品开发中的运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3):229-233.

[20] 黄金火,马晓龙.基于区域旅游合作的泛西安独立旅游目的地构建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3):51-56.

[21] 吴信值,黄翔,胡召芹.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武汉城市旅游圈构建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8(1):55-58.

[22] 史春云,张捷,尤海梅,等.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演变的实证研究[J].地理学报,2007,62(6):631-639.

[23] 庞闻,马耀峰.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边缘旅游空间结构解析[J].人文地理,2012,27(1):152-160.

[24] 彭红松,陆林,路幸福,等.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14,34(9):1041-1049.

[25] 杨兴柱,蒋楷,陆林.南京市游客路径轨迹空间特征研究——以地理标记照片为例[J].经济地理,2014,34(1):181-187.

[26] 何颖怡,麻学锋.武陵源与黄龙洞景区倒“U”结构成因及机制分析[J].经济地理,2014,34(5):174-181.

[27] 徐程谨,钟章奇,王铮.基于GIS的京津冀核心旅游圈构建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2):103-107.

[28] 李如友,黄常州.江苏省旅游经济重心演进格局及其驱动机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1):93-99.

[29] 毛卫东,黄震方,沈正平,等.边缘型旅游城市的旅游开发探讨——以连云港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8,23(6):124-128.

[30] 黄薇薇.边缘型旅游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安徽省宣城市为例[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4:22-23.

[31] 程晓丽,祝亚雯.基于点-轴理论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13,33(9):1082-1088.

[32] 杨振之,陈谨.“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3,18(3):62-67.

[33] 包军军,严江平.旅游屏蔽理论定量研究——基于景区系统种群竞争模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2):115-119.

[34] 俞飞,徐阳阳.游客视角下的旅游景区形象屏蔽作用机理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1):59-62.

[35] 赖坤,张鼎灵.“两山一湖”格局下宣城旅游品牌塑造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5):59-61.

[36] 凌善金.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新方法[J].旅游科学,2012,26(3):1-8.

[37] 宣城市人民政府.宣城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R].宣城:宣城市旅游局,2011.

[38] 宁韶亭.打响文房四宝品牌,建设优秀旅游城市[EB/OL].(2011-12-14)[2015-05-20].http://www.zgxcsw.gov.cn/main.do?id=2652&InfoType=info_ggfz.

Features and Mechanism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ways of Peripheral Tourism Areas:Taking Xuancheng of Anhui as An Example

Huang Weiwei , Wu Yue , Shen Fei

(Colleg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2, China)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peripheral tourism areas is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of China’s tourism in it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rogr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change of consumers’ spending concept, some peripheral tourism destinations have grown into “potential areas” of the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ts research space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ar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ake Xuancheng City which has the typical marginal characteristics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analyses the multiple marginalization characters that are mainly embodied in the location space “fringe area”, provincial border and shadow of strong tourist area. In the relative optimal area of tourism resources, the abundant advantages are not very obviously reveled, and the intensity effects are limited. In the “gray area of perception” of tourism image, resource characteristic is not bright and recognition degree is low. In the “lag area” which has poor tourism traffic, network is not sound, and has poor accessibilit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mechanism of forming process of marginaliz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natural cause of formation of peripheral tourism areas is their location in provincial border area and the lack of typicality; The space cause of formation is that the surrounding core tourism destination has dominant shadowing effects; The cause of formation of economic marginalization is the insufficient supporting capacity of economic system, and less policy benefit is human factor.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development path of peripheral tourism areas is to put forward multivariate analogy in sales, customers, image that attached to the core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jump out of the mind-set, has interlaced development with the core tourist destination, improve its own infrastructure, and to cater to the core tourist destination’s element diffusion.

peripheral tourism areas; features; mechanism of formation; development pathways; Xuancheng City

2015-06-30;

2016-01-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28);安徽省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项目(AHLYZJ201405)

黄薇薇(1976-),女,安徽滁州市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E-mail)hwwsff@163.com。

F592.1

A

1003-2363(2016)01-0108-07

猜你喜欢

边缘型宣城市宣城
司尔特宣城公司举行消防演练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三不稳”“一冲动”
安徽省宣城地区南漪湖湿地植物调查
生如夏花之绚烂
《宣城小镇》
基于GIS的宣城市地质灾害等级预报预警系统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司法局五星司法所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全域旅游背景下宣城市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宣城以外看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