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地联动共建社会实践平台

2016-05-23欧阳稚文

现代交际 2016年8期
关键词:大学生活动教育

欧阳稚文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并逐步向基地化、制度化、课程化方向发展。以成都东软学院为例,学校出台《成都东软学院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把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贯穿到大学生学习始终。社会实践课程具体指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军训、社会调查、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等社会实践类必修课程。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学校设有专项经费,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并积极联系地方团委共同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通过招投标制,组织发动各实践队伍在暑假期间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通过社会调查、普法宣传、文艺演出等形式,鼓励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关键词]校地联动社会实践 成长成才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237-02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综述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的现状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使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更是对社会实践在总体要求、工作原则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这两份文件的出台,为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新形势下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奠定了有力的思想保证。

目前,我国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并逐步向基地化、制度化、课程化方向发展。以成都东软学院为例,学校出台《成都东软学院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把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贯穿到大学生学习始终。社会实践课程是指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军训、社会调查、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等社会实践类必修课程。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学校设有专项经费,并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通过招投标制,组织发动各实践队伍在暑假期间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通过社会调查、普法宣传、文艺演出等形式,鼓励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在资源整合和组织方式上显示出一些弊端,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认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1.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存在偏差

随着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很多大学生都已逐步认识到了参与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但在实践形式上,普遍存在着重视高质量社会实践、轻视传统型锻炼,重视与自身就业相关的实习、轻视社会调查等基础性实践方式的现象。

2.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不完善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不论从宏观还是微观来看,都呈现出相当的断裂现象,也就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并没有系统地纳入大学生培养的整体设计,缺乏整体思维。

3.大学生社会实践缺少深度内容和实效性

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主要停留在浅层次,绝大部分依旧采取参观调研、理论宣传、文艺演出、社会调查、义务支教等形式,实践形式单一、实践内容浅薄、实践时间短暂,仍然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缺乏实践内容的深度开发。

4.大学生社会实践资源浪费问题严重,缺少资源整合

每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红色革命圣地的实践,如江西瑞金、井冈山等,几乎每年都有实践队伍,在一些贫困农村,也几乎都有实践队伍造访,而对于没有特色的普通社区、城镇和乡村,却鲜有实践队伍踏足。

5.大学生社会实践缺少社会化运作

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和开展,但仅仅依靠有限的学校实践经费,并不能满足整体的、社会实践的要求。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的趋势

1.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树立科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观

社会实践是一种具有中国教育特点的、较为模糊的、具有囊括性特点的概念与行为。在传统的认识视野里,社会实践是一种附属性的手段,即把社会实践看作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视作课堂教学局限性的弥补。其实质是将大学教育看作是课堂教学的模式,其他内容是课堂的附属与扩充。而广义的社会实践概念,是指人类所有非与生俱来、具有社会特征,并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的行为。狭义的概念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的一种非第一课堂内教学的教育活动形式,既是一种空间概念,又是一种教学方式。教育专家们认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只使学生身心愉快和满足,而且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他们指出:“课外活动的教育功能是无可置疑的。它不仅能向学生提供一些课外知识和正常的课余生活,让他们从中学习做人和处事的正确态度,改进与人相处和沟通的技巧,并且在策划和安排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组织、领导能力的训练。”

社会实践应有明确的主题、要求、目的性,要坚持内容与形式的一致、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一致,树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而不仅仅是活动中受教育的客体,要从学生的思想、学业、心理、身体等实际情况出发,讲究真实性、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原则,要使学生学以致用、锻炼自我、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注重扎实推进,完善社会实践各项机制

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良性运行机制的建立。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强化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加大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与监督。二是建立社会实践协作机制,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靠高校团委来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社会实践的发展。三是要成立社会实践评价体系,注重将社会实践的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相结合,更加注重效果评估,把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身心品德等“软素质”方面的影响作为评判的标准。

(三)注重对社会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进一步挖掘

要在社会实践内容上进行挖掘,通过实践活动的项目化运作和目标化管理,形成科学化的社会实践运行体系。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理性定位,做好普及化建设,注重日常实践方式养成。要进一步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四)注重对社会实践资源的规划和整合

要根据学校特色和社会需要,对社会实践资源进行整合,使实践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目前,很多高校在社会实践资源整合和规划方面已作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品牌实践项目,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如成都东软学院与资阳市的校地团委合作子框架协议中的志愿者服务子项目——成都东软学院“微爱”社会实践队(该项目已经代表四川省参加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五)加强社会实践的社会化运作

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的成长过程,在“自然人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人”这个社会化过程中,要使其掌握生活技能,培养其社会角色,并使其在社会中能承担社会责任、权利和义务。要加强社会实践的社会化运作,发掘与寻找社会实践资源,学校还应发挥组织优势,在人、财、物等方面积极投入。社会各界也应本着开放的姿态,积极与高校联手,发挥在校大学生的智力优势,使在校大学生的锻炼成长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统一,真正使社会实践成果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助推器。例如,成都东软学院与四川省资阳市签署了校地团委合作框架协议,就是高校和地方政府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合作单位的良好典范。

二、成都东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有益尝试

2012年至2015年,成都东软学院每年都充分利用暑期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2014年与资阳市签署了校地团委合作框架协议,在资阳市建立学院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泛IT技术实践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打造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2015年,与简阳市共同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让更多大学生加入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来。

充分考虑到资阳市是我省劳务输出大市,有大量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学院在规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时,就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我们活动开展的重点。从2012年开始,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微爱”社会实践队。他们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机会,走进资阳市的各县市区的乡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同时,同学们也通过这种活动了解我们的农村。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培养意志品质、施展自身才华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大学生增长知识才干、全面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伴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逐渐多样化,人们思想的多变性、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显著增强,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立意识、成才意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但也随之带来了诸多的不良影响。当前在少数学生中表现出的价值观扭曲、诚实守信观念淡薄、艰苦奋斗精神弱化、团结协作观念不强、心理素质欠佳、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一方面与社会大的环境多元多变、教育环境较为封闭以及教育理念落后等有关;另一方面是与社会实践环节薄弱,学生缺乏全面、系统的社会实践体验密切相关。因此,迫切需要高校坚持理论知识传授与开展实践锻炼紧密结合,在重视和加强课堂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走进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国情民意,服务社会发展。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带着理论问题走向社会,又带着实际问题回到课堂,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使学生的思维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抽象到具体、由绝对到辩证,有助于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辩证能力。同时,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认知国情,认识到作为个体的人与集体、与国家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及人民的前途命运相联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担负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由“理论认同—实践认同”过程的转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学习是对别人总结的间接经验的学习吸收,但要成为自身的行为准则,甚至内化为理想信念,就必须在充分认识和了解国情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较为封闭和单纯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不受外界影响地学习理论知识,但长时间脱离社会现实,就会导致学生缺乏对社会的应有认识,缺乏走入社会的相应准备。

【参考文献】

[1]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全文[OL].http://baike.baidu.com/view/15130460.htm.

[2]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编.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2.

[3]大学生基本素养养成培育[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5.

责任编辑:杨柳

猜你喜欢

大学生活动教育
“活动随手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