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春季管理措施

2016-05-21

农业知识 2016年9期
关键词:苗情肥水拔节期



小麦春季管理措施

一、小麦苗情分析

虽然去年小麦秋种期间各地加大了技术指导和服务力度,但因大部分地区土壤表墒不足,部分地区旱情较重,影响了小麦的播种进度和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效果,再加上个别地块小麦出苗较为困难,冬前苗情总体不如以往,是“十二五”以来较差的一年。主要特点:一是山东省平均群体、个体指标均低于以往。二是一类苗和旺苗面积减少,二、三类苗面积扩大,尤其是三类苗面积较大。三是不同区域间小麦苗情不均衡。由于播种期间土壤墒情和水浇条件不同,鲁南、鲁西南、鲁北等部分地区播期比较集中,适期播种面积大,冬前苗情相对较好,鲁中、胶东等部分地区播期拖得较长,晚茬麦面积大,冬前苗情较差。四是由于去年11月份山东省降雨较多,导致山东省大部分麦田没有浇越冬水,冬前化学除草面积较少。

二、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措施

针对目前山东省小麦苗情特点,春季麦田管理总的指导思想是:因地因苗制宜,分类指导,突出一个“早”字,以促为主,加快苗情转化升级。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一)顶凌划锄镇压,促弱苗转壮。划锄具有良好的增温、保墒、灭草等效果。针对今年小麦苗情较差、个体偏弱的特点,各类麦田应把划锄作为早春麦田管理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早春划锄的有利时机为顶凌期,即在表层土化冻2厘米时开始划锄。拔节前力争划锄1~2遍。划锄要注意质量,早春第1次划锄要适当浅些,以防伤根和寒流冻害,随气温逐渐升高,划锄逐渐加深,以利根系下扎,切实做到划细、划匀、划平、划透,不留坷垃,不压麦苗,去除杂草。

对于吊根苗、旺长苗和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土壤悬松的地块,一定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在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促使土壤下层水分向上移动,起到提墒、保墒、抗旱作用。对长势过旺麦田,在起身期前后镇压,抑制地上部生长,起控旺转壮作用。另外,镇压要和划锄结合起来,是先压后锄。

(二)分类指导,科学施肥浇水

1.三类麦田主抓返青肥水。三类麦田每667平方米(1亩)冬前群体小于45万,多属于弱苗类型。春季田间管理应以促为主。

对地力基础、群体较小,但墒情较好地块,肥料和群体是主要矛盾,春季追肥应分为两次:第1次,于返青早期借墒施用全部追肥量40%的氮素化肥和适量的磷酸二铵,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剩余的60%氮素化肥待拔节期结合浇水追施,促进小麦发育,提高穗粒数。

对于地力水平较高(尤其是高产攻关田)、群体偏小、墒情较好地块,群体小是主要矛盾,早春要抓紧划锄,以增温促苗促早发,起身期根据苗情转化情况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千克左右。

2.二类麦田主抓起身肥水。二类麦田的冬前群体为每667平方米45万~60万,属于弱苗和壮苗之间的过渡类型。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春季分蘖的发生,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冬春分蘖的成穗率。

地力水平较高,群体55万~6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以后、拔节以前追肥浇水;群体45万~55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千克。土壤墒情较差地块,追肥、浇水时间酌情提前。

3.一类麦田主抓拔节肥水。一类麦田的冬前群体为每667平方米60万~80万,多属于壮苗麦田。在管理措施上,应注意促控结合,以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

对地力水平较高,浇过冬水,群体65万~80万的一类麦田,实施氮肥后移技术,在拔节期的中末期追肥浇水,并在小麦起身期喷施壮丰安防倒伏,以获得更高产量。

对浇过冬水,群体60万~65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千克。

对没浇冬水地块,要根据土壤墒情和地力基础,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追肥浇水。墒情、地力较差的地块浇水、追肥时间要提前,反之推后。

4.旺苗麦田的肥水管理。这类麦田年前每667平方米茎数达80万以上,植株较高,叶片较长,主茎和低位分蘖的穗分化进程提前,早春易发生冻害。拔节期以后,易造成田间郁蔽,光照不良和倒伏。春季肥水管理应控促结合。一是起身期喷施调节剂,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无脱肥现象的旺苗麦田,应早春镇压蹲苗,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在拔节期施肥浇水,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15千克。三是对于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如果群体不大,早春每667平方米总茎数在80万以下,在起身初期追肥浇水;如群体偏大,可在起身中期追肥浇水。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15千克。

5.旱地麦田的肥水管理。旱地麦田由于没有水浇条件,应在早春土壤化冻后抓紧进行镇压划锄、顶凌耙耱等,以提墒、保墒。弱苗麦田,要在土壤返浆后,用化肥耧或开沟施入氮素化肥。旱地麦田,应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间降雨后,抓紧借雨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2千克左右,对底肥没施磷肥的要在氮肥中配施磷酸二铵。

(三)搞好测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春季是各种病虫草害多发的季节。各地一定要搞好测报工作,及早备好药剂、药械,实行综合防治。对于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地块,应强化返青后化学除草工作。要抓住春季3月上中旬防治适期,及时开展化学除草。以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每667平方米用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克或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加水喷雾防治。以抗性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每667平方米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使它隆)50~60毫升或5.8%双氟・唑嘧胺乳油(麦喜)10毫升防治。单子叶禾本科杂草重的麦田每667平方米用3%甲基二磺隆乳油(世玛)25~30毫升或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骠马)每667平方米60~70毫升,茎叶喷雾防治。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春季麦田化学除草对后茬作物易产生药害,禁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氯磺隆、甲磺隆等药剂。2,4-D丁酯对棉花等双子叶作物易产生药害,甚至用药后具有残留的药械再喷棉花等作物也有药害发生,小麦与棉花和小麦与花生间作套种的麦田化学除草避免使用2,4-D丁酯。

返青拔节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的危害盛期,也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的侵染扩展高峰期,要抓住多种病虫混合集中发生的关键时期,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以主要病虫为目标,选用对路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防治麦蜘蛛用0.9%阿维菌素3000倍液或15%哒螨灵(哒螨酮)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纹枯病用5%井冈霉素每667平方米150~200毫升加水75~100千克喷麦茎基部防治,间隔10~15天再喷1次。防治地下害虫用48%乐斯本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每667平方米40~50毫升加水75~100千克喷麦茎基部。防治小麦吸浆虫在4月上中旬每667平方米用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1.5千克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200毫升对细砂或细沙土30~40千克撒施地面并划锄,施后浇水防治效果更佳。以上病虫混合发生可采用对路药剂一次混合施药防治。

(四)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止早春冻害

早春冻害(倒春寒)是山东省早春常发灾害。防止早春冻害最有效措施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灌水。因此,有浇灌条件的地区,在寒潮来前浇水,对防御早春冻害有很好的效果。

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只要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的收成。因此,若早春发生冻害,就要及时补救。主要补救措施:一是抓紧时间追施肥料。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提高2~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千克左右。二是及时适量浇水。三是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受冻后,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明显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小麦产量。

(五)严禁牲畜啃青

今年山东省大部分麦田群体不足,个体较弱,各地更要采取得力措施,坚决杜绝麦田啃青。

(鞠正春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邮编:250013)

猜你喜欢

苗情肥水拔节期
抢抓早春麦田管理 力促苗情转化升级 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专家组来晋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2021年山西省小麦返青拔节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既要环保,还要产量,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谈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苗破土 查看苗情
河南省小麦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苗情向好转化
2016年广西蔗区甘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拔节期弱光胁迫对扬麦15麦秸营养成分和体外发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