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学会“隐藏”自己

2016-05-20周秋霞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引导策划创新

周秋霞

摘 要:教师在课堂实践活动中,要善于隐藏自己。在组织、激励、评价和点拨等环节,充分闪现教师高超的智慧和引导艺术。

关键词:隐藏;引导;策划;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85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138

近几年,教学改革主打“模式教学”特色:“洋思模式”“太谷模式”“杜郎口模式”,各地也纷纷推出适合自己的特色教学。这些举措在促进传统教学改革、全面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全面发展学生主体作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在尝试不同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活动中,我认为核心理念是:教师要学会“隐藏”自己,还课堂给学生。

一、把学生的问题凸显出来,把教师的问题“隐藏”起来

(一)学生自主质疑

如教学《唯一的听众》一文,当学生自学课文之后就要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们一定有许多疑问,请大胆提出来,帮助同学们学习呢?”孩子们一听有了展示的机会,纷纷发言,情绪高涨,一连提出了十几个问题。面对这么多问题,老师学会踢皮球:“这么多问题,怎么解决呢?你们帮帮我。” “老师,我有办法,挑出几个重点问题讨论,重点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解决了。”随机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针对大家梳理的要点,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二)教师巧妙 “隐藏”

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围绕主要问题读书、讨论、思考,较好地理解课文,深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尽量要少讲或不讲,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这个小舞台展示的是教师的才华、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创造。即便有些自称是素质教育的课堂,依然是老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公开课评价时大家习惯说:某某老师的课讲得真好,语言流畅等等。而现在的课堂,课堂评价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由学生来提(即自主质疑),答案由学生来找(即自主探究),整个课堂是学生自己在探究、发现、解决、交流(即小组合作)。教师则把自己巧妙地“隐藏”起来,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出现在课堂中。

二、隐藏并不意味着退出,课堂要闪现教师高超的智慧和引导艺术

(一)科间融合,将美术、音乐引入语文课堂,借助形象、旋律来解读语言文字

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齐读、品读、想象读等)、多个层次的读书实践中,体悟语言,引发情感,产生共鸣,较好地体现了“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比如在指导一位老师上《月光曲》时,针对课前三分钟的实践活动,我们让擅长音乐的学生进行小提琴演奏。这样既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表演的机会,还让学生感受得到众人赞赏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让大家明白,艺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师则作为欣赏者悄悄“隐退”一边。在学习课文第九自然段时,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在学生深情的朗读声中,配以月光奏鸣曲的三个乐章的欣赏,让学生尽情陶醉在美文、美画、美音、美意共筑的美境之中,感悟艺术之美。此时的教师不再进行索然无味的讲解,也陶醉在优美的乐曲当中。教师精心设计的巧妙过渡语,简洁自然,教学要点突出,使整个课堂犹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三个乐章,由节奏舒缓到节奏增强明快再到后来的高昂激越,给听课者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学设计,能给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美的享受。

(二)大胆尝试,敢于打破教学常规

如我在一次语文课堂赛讲时,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课前大胆创新,将课堂设计为三个环节: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走出圆明园。把文本整合成一个三维立体的“集成块”,学生在阅读同一主题下的系列文章,多角度获取信息。从新课程观的高度,从生命成长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目光,整体先“构建”,而后又“解构”课堂——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形成一种深深浸润在文化与情感之中的开放的语文课堂,变传统的传授知识成一篇课堂美文欣赏。在指导一位老师参加市级赛讲《轻叩诗歌的大门》时,让学生在读书本知识的基础上,以“叶子”为话题,大胆即兴创作,并把自己创作的诗,勇敢朗读给同学们,让听者提出宝贵意见。最后鼓励学生把自己创作的一首首小诗陆续贴在黑板上,贴成一片大大的沉甸甸的“叶子”,让课堂自然生成,唤醒了学生的思维。这一切皆源于老师课前大量的精心设计,教师充分起着幕后策划者、台前引导者的作用。

课堂教学要讲求艺术,隐藏就是一种艺术。隐藏就是为了更好地引导,精心的策划是为了进一步创新。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唤起独特的表现与艺术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比的秘方。”让我们的课堂不断创新,充满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引导策划创新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