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郴州市八大治水措施打造山水名城

2016-05-19

中国水利 2016年19期
关键词:郴州市郴州文明

(湖南省郴州市水利局,423000,郴州)

湖南郴州市八大治水措施打造山水名城

邓广兴

(湖南省郴州市水利局,423000,郴州)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途径;郴州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中段与罗霄山脉南段之间,位于湘粤赣交界之地,是湘南重要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郴州属典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市域总面积1.9万km2,山丘面积占总面积的74.9%,全市辖2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2013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466.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9.41万人,城镇化率47%,地区生产总值达1 685.22亿元,矿产资源分布广、储量大;荣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及2015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郴州水问题严重,为此,郴州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思路,高举水生态文明建设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以建设“两型”社会为契机,以打造“山水名城·美丽郴州”为目标,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确立了“科学治水、改革活水、建设强水、发展兴水”的总体思路。

根据水利部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湖南省生态功能区规划、郴州市水功能区划,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郴州规划了分核心区(市中心城区)、重点区 (大十字城镇群区域)和辐射区(市辖区域)的总体布局。试点期间,累计投入资金152亿元,已全面启动项目52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基本水情和存在问题

1.基本水情

郴州全市河流分属湘江、北江、赣江三大流域五大水系,即耒水、舂陵水、洣水、武江、章江,境内河流发育,成放射状密布。有水库1 087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40座。年降水量为901~2 247 mm,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 504 mm,是全国的2.28倍。地下水资源丰富,是华南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郴州拥有湖南省最大的人工湿地和重要战略水源地——东江湖,是湖南省“两湖四水”重要组成部分。

2.试点期存在的问题

①“水多”。由于老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治涝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蓄水水库和行洪河道较少,排水管网数量少、管径小、进口受阻、出口不畅,未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防洪安全受到威胁,且雨季、汛期山洪易发多发。

②“水少”。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中心城区无大江大河,引起旱涝季节性交替发生,水景观匮乏,供水和灌溉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③“水脏”。主要是重金属污染,采掘业造成郴州水环境严重破坏,入河水质差,重金属污染区域鱼虾绝迹,草木不生,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河湖不连通,水体自身净化能力差,雨污分流设施不完善。

二、实施途径与主要成效

郴州市按照各个规划的要求部署,综合分析存在的水问题,全面发力,目前已探索出一条具有郴州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之路——“6685”模式,即坚持“六化同步”,构建“六大体系”,实施“八条途径”,推崇“五点启示”。

1.坚持“六化同步”治水理念

坚持“六化同步”治水理念,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防汛抗旱能力,解决“城市病”问题,打造亲水平台,维护河湖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六化同步”治水详解见图1。

2.构建六大管水体系

在城市生态学理论、环境科学理论、生态水利功能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大力实施以十大示范项目为重点的水资源保护、雨洪水资源化利用、水环境整治、地热水开发、水效率提升和水景观打造工程,全方位地建设涉水工程。着力构建科学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谐自然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可靠的水安全保障、长效有力的水环境整治与保护、健康优美的水景观和特色鲜明的水文化等六大体系。

3.探索八条实施途径

郴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八条实施途径详见图2。

(1)城水相依,把河湖水“搬”过来

引水入城,发挥紧邻仙岭水库、江源水库、四清水库优势,利用水的自然走势和人工措施,保持城区河流较充足的水量以及较大的水面,减轻城市供水压力,改善城市环境和景观。尤其是将总库容91.5亿m3、水质达饮用水Ⅱ类标准以上的东江湖水引入了市城区,让市民喝上东江水,日供水规模30万t,这也正是郴州市“南延东进、西优北提、东进优先”城市发展方向的具体体现。

移城就水,通过交通干线和城区组团的拓展,引导城区向耒水、东江湖、舂陵江等一些较大的河流和湖泊拓展,形成城市滨水发展态势,对滨水区进行多功能综合性开发,产生综合效益。

(2)景观串联,把江河水“拦”起来

修建壅水闸坝,抬高河道水位,扩大水域面积,形成宽广的湖泊,建设湿地公园;涵养水分,改善环境,调节河道生态流量,形成了“串珠式”水生态景观,构筑了“以水为魂、山水相间、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景观系统。市中心城区5条主要河道修建壅水闸坝29座,其中郴江河城区段通过修建10座壅水闸坝,已建成北湖、王仙湖、爱莲湖和苏仙湖水景观公园,形成了一条21 km长的风光带,市中心城区水域面积率由试点前的4.3%提高到5.8%。通过开挖东河两岸原有的矿区尾矿场地、河道滩涂形成的金田湖,水域面积达67万m2,通过200余种乡土特色植物的种植搭配,营造了77万m2的绿色园林,成为郴州最大的人工湖。

图1 “六化同步”治水详解

图2 八条实施途径详解

(3)双管齐下,把降水“蓄”起来

郴州水资源丰富,但是时空分布不均,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时空分布格局,既可以减轻行洪压力,又可以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建设江源中型水库、沤菜中型水库、莽山大型水库,把降水蓄起来,配以相应的输水工程系统,提高下游防洪标准。江源中型水库将郴州市西城区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补充下游城市河道生态用水约2 000万m3。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莽山大型水库总库容1.43亿m3,完工后,将使珠江水系二级支流长乐河中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20年一遇,对广东省粤北防洪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加强雨水资源利用,在城市中敷设透水地面,使雨水自然渗入地下,缓解现有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利用自然洼地或人工开挖设计、建设集雨设施,将集雨池、湖建设成为城市水景观。

(4)河湖共生,把水系“串”起来

选择恰当的节点,利用工程措施将相邻或相关的水库、河流串起来,恢复和建立河流、湖泊、湿地等水体之间的水联系,形成引排顺畅、蓄泄得当、丰枯调剂、多源互补、可调可控的江河湖库现代水网。规划建设8处水系连通工程,储备29个水系连通项目。包括“引东入郴”“引郴入燕”以及已建成的东河—秧溪河连通工程,“引郴入燕”工程是将江源水库汛期弃水引入仙岭水库,作为燕泉河生态用水水源,增加河道水量,净化河道水质,改善人居环境;东河—秧溪河通过进出口闸门控制使其达到双向流动,采用生态护岸,有效促进东城区两条主要河流之间的水体流动和水量交换,提高河湖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增加城区湿地面积,提高城区排涝能力。

(5)以水兴业,让地热水“活”起来

用足点多、面广、量大、温高、质好的温泉资源,突出温泉养生、休闲、度假、旅游、居住等功能,吸引高水平的策划运营团队和战略投资者,建设高品质的温泉商务休闲度假区和温泉生态居住区,打造温泉特色小镇,初步形成了“一区一园六小镇”的温泉开发大格局,努力把郴州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温泉之城”。尤其是汝城县,热水天然温泉以其水温高、流量大、元素丰而声名远扬,是湖南省著名的天然温泉,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建设主题温泉度假区、畲族风情文化生态园、休闲房地产区、旅游中心服务区、生态农业观光区、红土网球场和热水山洪沟治理等。

(6)标本兼治,让污水“净”起来

将河流重金属污染治理作为郴州市政府一号工程,治理历史遗留污染项目19个,如已建成的柿竹园矿山公园,占地65 hm2,建设中共处理尾砂4万m3,治理污染土壤23 hm2,区域内全部进行了覆土还绿,并设有废水处理及回用等设施;秧溪河城区河段水生态修复工程,敷设两岸截污干管10 km,治理水土流失10 km2,清运及集中处理沿岸尾砂120多万m3,年放流鱼类10万尾,通过治理,境内各流域 47个监测断面达标率由 2011年的不到60%提升到91.5%,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6%。

从源头控制污染,淘汰关闭涉重金属企业528家,全市采矿权由2006年年底的1 147个减少到755个,其中煤矿由576个减少到165个;优化产业结构,依法关闭、淘汰200余家小非法采选、小冶炼和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的涉重金属企业,实施整合,并进行统一入园管理。

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建设城市排污系统,加强工业污染源废水和生活污水治理,进行新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

(7)碧水青山,让景观“亮”起来

围绕 “一核两廊四极多节点”总布局,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一核”即市中心城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核心区,重点推进“五河、十一湖、十库”水生态文明建设;“两廊四极”即郴资桂、郴永宜“大十字”城镇群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加快推进 “一轴、三带、两湿地、十片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多节点”即全市城镇乡村水生态文明建设辐射区,着力推进“一轴五带、十城百景”水生态文明建设。

郴州市有风景名胜区110多处,市水利局在各县(市、区)开展“清零”行动,要求3年内每个县(市、区)不留空白,至少成功创建1个省级或以上水利风景区,5年内全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达到10家。

(8)延续精神,让文化“扬”起来

加大宣传力度,弘扬传统水文化。 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积极策划“水生态周”“水生态日”等活动;将水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组织创作、演出《碧水画廊九龙江》《四季来看东江湾》等一批反映郴州美丽水生态风光的文艺作品。

建设文化载体。建设资兴东江湾水生态文化博物馆、秧溪河水文化公园、四清水生态科技园,其中东江湾博物馆包括三湘四水东江湖、半岛水生态文化园、沿岸水文化景观等项目。

4.推崇五点经验启示

(1)明确思路,用生态理念谋划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始终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各个环节,并将试点工作与“两型”社会建设深度结合,走绿色、低碳、循环、转型发展道路。

(2)科学规划,用顶层设计引导

坚持规划先行,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严肃性。科学编制《郴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郴州市中心城区生态水利建设规划》等20余项涉水规划和工作方案,从规划层面推动水利改革,引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按照 “一核两廊四极多节点”总布局和“六大体系”基本格局,分核心区—市中心城区、重点区—大十字城镇群区域和辐射区—市辖其他县市区域等3个层面开展。

(3)勇于突破,用创新思维推进

按照“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能饮用”的思路,完善配套工程,加快城乡供水和排污管网建设,加强水源地水质保护,构建“水系连通、水路畅通、量质同升”现代化生态水网;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计其功、各负其责”的原则,把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总抓手,整合各方面涉水资金;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统筹解决三大水问题,走出一条具有郴州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4)促进改革,用体制机制保障

建立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研究解决试点工作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采取“先建后补、择优补助、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典型示范项目进行重点奖补,引导、鼓励和调动全社会建设水生态文明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坚持“争、引、融、贷”四轮驱动,通过市、县两级水务投资公司运作,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采取受益者出资、生态补偿出资、BT、TOT、BOT、PPP等不同形式,广泛开辟资金渠道。

建立健全开放合作机制,与中山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环保部规划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引进PASG污水处理新技术,共同推进试点建设工作。

建立健全考核监督机制,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龙头”,总揽水利改革发展所有工作,建立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责任考核机制,并纳入年度政府绩效考核重要内容。

(5)扎实建设,用典型示范带动

坚持“示范带动、区域联动、全面推动”的思路,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以东江湖湿地公园保护、柿竹园矿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东河金田湖—秧溪河刘仙湖连通等十大示范工程建设为典型,辐射带动全市“一轴五带、十城百景”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展开;以水利风景区创建为典型示范,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开展;运用各种形式宣传推介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涌现的先进典型。

三、结语

经过近3年的水生态文明建设,郴州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理念新、措施实、进展快、变化大,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赢。然而,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成果需要巩固,短板需要加强,尤其在体制机制和工作保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突破。 ■

责任编辑 张金慧

TV+X171.4

:B

:1000-1123(2016)19-0031-03

2016-09-21

邓广兴,局长。

猜你喜欢

郴州市郴州文明
郭文龙
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中共郴州历史的重要启示
请文明演绎
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漫说文明
盆满钵满
郴州市:夯实基础,提升环境监察效能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