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引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16-05-17

创新时代 2016年4期
关键词:楹联课题组同伴

“同伴引领校本课程”是指从学校实际出发,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和实践的、旨在探索如何发挥师生引领作用的系列课程。我校课题组在“十二五”期间对该课题展开了研究和实践。

一、开发实践《追求有风格的教学》

教师是学生的特殊同伴,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更能被学生关注,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课题组编写了校本教材《追求有风格的教学》。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品德、求真务实的精神境界。这些素养正是一个形成了教学风格的教师所具备的,而教学风格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而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源于对卓越的执着追求,包括“执着探索”的勇气、“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自觉以及“踏实肯干、凝水成冰”的毅力。因此,教材中包括了每一位骨干教师的成长经历、教学风格以及代表性论文。该教材由班主任引导学生共同阅读,组织交流,在师生成长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二、学生同伴引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1.实施“小组合作,同伴引领”的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同伴引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同样要围绕课堂展开。课题组实地考察了杜郎口中学、即墨二十八中、洋思中学等省内外名校,并邀请这些学校的教学专家团队莅临我校讲学、授课,结合省教科院及华东师大专家团队的意见,提出了“小组合作,同伴引领”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并在各年级逐步有效地推进。“小组合作”是形式,“同伴引领”是理念,强调在合作学习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引领意识和引领能力,尤其重视“两个特别注意”:

一是特别注意对正副组长的培养。小组合作虽然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但带领组员进行各项活动的关键往往是正副组长。所以,教师平时要多注意与正副组长进行交流和沟通,一旦发现他们本身或活动过程中组内关系的问题,要及时引导解决。同时,也要给正副组长在组内一定自主的“权力”,以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意识。

二是特别注意课程内容上的学科渗透。例如,在初中历史课上,可要求学生比较研究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等帝王在领导目标、策略、结果上的差异。研究表明,秦始皇、隋炀帝都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目标宏大,但又滥用民力,喜欢攻伐,导致亡国;而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却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利于思想的进一步繁荣和科技的发展;康熙、乾隆积极维护国家统一,却闭关锁国,看不到世界的发展,还大兴文字狱,钳制了思想的进步,导致了国家的落后。再通过“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等治世的比较,让学生明白一个真正卓越的领导者,是一个能积极引领并促成有意义的制度性、社会性变革的人,要德才兼备。这样的活动旨在鼓励学生思考领导的类型有哪些,思考这些领导者如何对社会作出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贡献。这些课程目标对初中生来说可能偏高,但我们深信,各学科教学只要持之以恒,有意渗透,必定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同伴引领的意识,这对他们将来的成才乃至成为各类的领袖人物大有裨益。

2.开发与实践有特色的学生同伴引领校本课程

(1)打造楹联特色校本课程。为了在传统文化教育与创新中培养学生引领能力,我校着力打造楹联特色教育校本课程。经过努力,学校被命名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在楹联课程实施中突出做到了“三个化”:

一是楹联活动常态化。初一每周开设一节楹联课,传授有关联律知识,进行楹联知识的普及。初二筛选优秀的学生成立了楹联兴趣小组,利用社团活动,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1课时。

二是楹联活动整合化。楹联创作与日常语文教学相结合。除了课堂教学外,楹联创作还与写作、单元测验、名著阅读等相结合,与书法、摄影、绘画相结合。让学生用书法写对联,用对联为摄影和绘画作品概括主题。

三是楹联活动主题化。结合学校的亲情教育、廉洁文化进校园等主题教育活动、教学展示活动、传统节日和纪念节庆活动创作嵌名联等主题,进行全校性的征联活动。现在,我校有校联,有班联,有学生嵌名联,有自写的励志联。其中不乏意境高远、文辞精美的佳作。

(2)构建丰富的社团活动课程。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构建和实施同伴引领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课题组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起航青春梦想,引领同伴成长,奠定终身引领能力的基础。相继构建了“娄江潮文学社”“娄东联社”“娄云编程队”等近二十个社团活动课程。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就同伴引领着重要求做到“三个要”:

一要培养好骨干力量。课题组通过学生班级群交流、学生沙龙、班级文化建设等活动,分层次、分步骤地培养社团骨干学生的参与意识、服务意识和引领意识。

二要开展好有效的心理疏导。在社团活动课程中,学生常常出现学业压力、时间压力一起聚集的现象。课题组要求指导教师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放松压力,学会策划学习的综合方案,以适应逆境,克服挫折,战胜困难。

三要创新好鼓励机制。在每个社团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进步情况和创新之处,指导教师要适时给予他们鼓励,对每位有进步的学生要进行及时报道,或在升旗仪式上集中表扬,或在学校电子大屏幕上滚动表扬,或教师签发嘉奖状通知相关学生家长。这样,层层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课程。

学生的引领品质包括:学会协调关系、整合资源,有效地提升自己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在课程活动中,指导教师务必要有意识地培养,因为这些品质是未来领袖必须具备的,正所谓“今日的学生,明天的领袖”。

(3)精编《舞动梦想的翅膀》同伴引领校本教材。学校毕业的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他们的学习经历、生活感悟对学弟学妹们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课题组组织了我校历届市中考前三甲学生撰写了文章,编成了同伴引领校本教材—《舞动梦想的翅膀》。

在《舞动梦想的翅膀》中,有的学生告诉学弟学妹:“只有把握机会、奋勇前进的人们才能成为天之骄子。”“现在我长大了,愈发感到责任的重要和努力学习的重要性了。”有的写道:“学习方法不应该去照搬别人的,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合适的。”还有的写道:“面对压力,面对诱惑,面对失败,没有了父母的庇护与督促,一开始多少会感到手足无措。但当你具备了自我调节的能力,你便能更加从容地面对机遇与挑战。”同学们以自身的经历谈了责任、方法、心态、习惯等,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成功的必备因素,他们的经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学弟学妹们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我们在每学期初一新生报到的时候,将校本教材人手一本发给他们,在班主任指导下认真阅读,利用班会课、板报、博客、班级群等交流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同伴引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初步成效

一是提高了学生引领意识与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实践表明,我们开发的课程及其实践,可以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主观能动性。在同伴引领过程中,学生往往将自己“好的”或“有本事的”的一方面展示给对方,这里有一种推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动力。这种动力是持续的、稳定的,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领导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楹联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发挥同伴引领、培养学生领导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是同伴引领校本课程的一个亮点。一是该课程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紧密结合起来,能充分发挥楹联对青少年学生的陶情、益智、美德教育作用,使广大师生在楹联的诵读与深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二是通过指导学生楹联创作,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这种思维能力则是创造力的源泉,而创造力则是未来领袖的重要能力,也是21世纪教育的重点之一;三是积极参与全国各级各类楹联比赛,学生频频获奖,学校及时褒扬,报纸、电台也有宣传,在学生中乃至社会上影响较广,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是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大力推进“小组合作,同伴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制度保障,教师教学行为不得不改变,从而也带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侧重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努力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引领能力。而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真正做到动脑、动口、动手,教学过程充分体现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了一种积极交往的过程。

三是提高了教师的课程能力。课题研究开展后,教师已不再只是课程的实施者和实践者,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中,提升了课程意识,提高了课程开发能力、行动研究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在课程的开发与研制中也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同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因此大幅度提高。

猜你喜欢

楹联课题组同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孔府的年节楹联
寻找失散的同伴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课题组成员
我与楹联缘不浅
楹联简史三字经(八)
楹联简史三字经(六)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做”与“作”的用法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