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呼唤响当当品牌

2016-05-17

创新时代 2016年4期
关键词:赵萍人大代表工匠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的这一号召,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记者检索发现,这是“工匠精神”第一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们看来,过去中国制造的形象更多地体现在“量”上,如今强调的则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让中国制造也拥有高品质的形象。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理念变革的当下,提“工匠精神”正当其时。

转型升级的良机

“工匠精神”并非新词,但为何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在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赵萍看来,这是因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制造业体量上的大国,但是低层次的产品不能撑起一个制造强国。实际上,我国过剩的产能既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到国外竞争力也不强。“只有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才能适应不断增长的需求。”

这个观点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波的赞同。“为什么我们的消费者总是去国外买东西?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产品标准比较低。”

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服饰”的传承人,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布谷鸟民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菁则感慨,我们国家的工匠能一直坚持下去的太少,很多传统工艺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消失了。“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就应该包括一种使命感,把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东西发扬光大。”

“在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当下,提出工匠精神的要求,其实是对建设者们最好的鼓舞。对于中国制造来说,只有坚持不懈做好细节,提升工作品质,创新生产能力,才能与世界同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织金县蔡群苗族蜡染刺绣有限公司创始人蔡群提出了这样的看法。

中国制造的未来

对于中国制造而言,工匠精神将带来怎样的未来?

事实上,高铁就是个很好的范本。巨晓林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中国从十几年前才开始做高铁,到现在许多部分已经世界领先,就是因为在国家重视之下,高铁从业者始终坚持着工匠精神。

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赵萍认为,这意味着企业和员工不能只顾及短期利益,还要考虑长期的社会效益。孙明波则以青岛啤酒创国际品牌的经验为例说,一定要有定力,不能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要牢牢抓住做品牌的主线,才有发展潜力。

“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指明了方向,对于我们从业者来说,这是一种启示,那就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时机到了。”赵萍这样认为。

李令红将此视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他分析说,我们国家能制造出许多高精尖装备,但是长时间以来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未能予以重视,这导致许多产品数量过剩,但是品质不行。

“在升级换代之时,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个时代的工匠精神,使中国制造能够成为响当当的品牌,真正走向世界。”李令红如是说。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赵萍人大代表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Preserving Data Privacy in Speech Data Publishing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Energy-Delay Tradeoff for Online Offloading Based 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 Wireless Powered Mobile-Edge Computing Networks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工匠神形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