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当前地方职业学校创新发展的思考

2016-05-17

创新时代 2016年4期
关键词:双师中职职业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应该迎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但是职业教育并不像预想中发展得那么好。从职业教育自身和政府方面,对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作进一步的分析,对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注重品质: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

一要加大科学研究力度。教育行政研究机构要研究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因素,既要研究职业学校的内涵建设、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也要教师参与校本研究,创新教学与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问题。同时,也要注重研究专业与市场需求关系、校企结合共享互动机制,以便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先期的理论指导,促进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二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是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特别是专业教学质量的保证,必须要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起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制度,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制定“双师型”教师奖励政策,在晋升职称、出国培训、课时津贴等方面让“双师型”教师享有相对优厚的待遇,以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稳定。

三要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学校办学和本地区、本行业的经济发展结合度是确保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要找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办学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坚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四要顺应学生发展需求。时下,很多学生想读综合高中,由此可见成绩中等的学生也希望通过对口单招圆自己的大学梦。现在,江苏省十分重视对口单招工作,因此,学校应把对口单招专业做优做强,满足学生上大学的要求。如果能推动高职生源全部或大部分从中等职业学校录取,将从根本上解决中职校出路问题,那么在职业学校招生中一定能录取到文化课成绩中等,甚至偏上的学生。这些学生将改变中职校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将职教做成更具吸引力的品牌。

二、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期待举措

一要调整布局,统筹学校发展。随着初中毕业生总量的逐年减少,政府有必要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原有学校管理体制的界限,实行区域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壮大规模,优化布局。通过投入拉动、体系牵动、体制推动、政策驱动来充实职业学校的发展内涵。

二要改革课程,提高教育质量。政府要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深化学校办学体制和办学规模改革,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之路,强力推进课程改革,调整、优化现有专业设置,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训操作,改革职业教育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校要以技能大赛、创新大赛、职教论坛为平台,鼓励师生积极参与,让师生在比赛中实现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大力促进学生的实习与就业。

三要创新管理,增强服务功能。职业学校要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专业与评价的常规性工作,逐步实施“重心下移,压力传递”的管理绩效责任机制,力求在创高技能、创业实践、创新技术、创优素质、创意发展上做文章,不断提高管理绩效,真正形成教师治教、校长治校和政府谋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政府要增强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指导。要切实组建以教育和人社为主体的职教行业协会,使之上接受政府机构的指导,下联系学校和企业,具体负责规划招生、培训、考核、发证、就业和指导等工作的运行,解决人才培养的供求关系,整合调配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运作、培训和就业等环节,提升职业学校的服务能力。

四要争创特色,打造学校亮点。区域内职业学校要实现错位发展,要根据各校自身发展成功经验和比较优势条件,继续打造发展优势,规范运作,科学定位,错位发展。根据自身特色、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建设,以市场化的需求,拓展专业内涵,以实训基地市场化的运作来发展、壮大学校的实力,让品牌专业与市场需求互动发展,成就品牌专业,实现教育教学和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岗位需要零距离,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教学和评价整体,同步改革和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五要促进均衡,协调普职发展。当前普高招生、中职招生的不协调局面偏离发展教育的初衷,政府应将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重点,合理确定普高和中职的招生比例,在招生政策上向中职学校倾斜,不断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要从普及中职教育的角度出发,为中职教育大发展奠定可靠基础。

职业教育必须客观、理性地正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实际情况,切实利用自身有利条件,找出努力方向,变革创新发展方式,才能迎来更大、更好、更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双师中职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