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7载如一日 五兄妹齐心谱写手足情

2016-05-16陈陈

现代家庭 2016年5期
关键词:金钗全家人兄妹

陈陈

一不留神造成了终身瘫痪

李金康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故事要从47年前说起。

1969年,17岁的李金康已经是家里个子最高的一个了,180厘米的身高,加上酷爱运动,兄弟姐妹们都说他可以去当运动员了。李金康在家排行老四,上面有大哥二哥三姐,下面还有两个妹妹。李金康平日里跟比他年长三岁的二哥李金森,还有年长他两岁的姐姐李金钗感情最好,因为他们的年纪都差不多,比较聊得来。

这年7月底,正在放暑假的李金康跟着二哥李金森去崇明玩。那时的孩子没有游戏机、电脑,就爱在野外撒欢。二哥有工作在身,李金康就跟其他几个小伙伴在河边玩跳水。他们把河边的农家屋顶当作了跳水台,一个接一个爬上去,纵身一跃跳进水里。上下次数多了,屋顶变得湿滑,李金康一不留神,脚下一滑,直接从屋顶上掉了下去,由于没有起跳,他摔在了小河的岸边。有时候,人的命运就在一瞬间改变了。当时,他只觉得脖子疼,人怎么也爬不起来。小伙伴们以为他一下子摔闷了所以动不了,过一会儿就会好的。可是谁也想不到,李金康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爬起来。

李金康被送到上海市区的医院,经诊断,他的第四第五节脊椎粉碎性骨折,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根本无法治愈,这就意味着17岁的李金康就此全身瘫痪了。这个打击不仅对李金康来说是致命的,对他们整个家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

李金康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家境一般,养育六个子女,日子本来就过得紧巴巴的。父母四处借钱,为李金康做了手术,可是还是改变不了李金康瘫痪的命运。父母不敢把这个结果告诉李金康和其他子女,怕他们接受不了。李金康的两个妹妹还年幼,并不清楚四哥究竟怎么了。大哥二哥和三姐都已成年,父母怎么瞒得住他们。大哥和二哥追问医生,知道了这一噩耗。果真如父母所料,他们接受不了,也不敢想象,只有17岁的弟弟,难道从此以后都不能动了?

二哥李金森的心里尤其难过,因为弟弟是跟着他去崇明的,去之前还活蹦乱跳的一个人,现在却变成这样……他翻看各种医疗书籍,希望更多地了解弟弟的病因,他不相信弟弟就此毫无站起来的希望了。他在各个医院四处打听,希望找到跟弟弟类似情况而康复的病人。他不愿向命运低头。

李金康瘫在床上一个月不能动弹,除了头颈能左右转动,两条手臂能动,身体的其他部位都不能动了,就连手指也僵硬了。他意识到自己病情的严重。父母知道再也瞒不住了,就把医生的诊断结果告诉了他。李金康愣住了,脑海里一片空白,他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他根本就没有了将来……

有一天,二哥李金森高兴地带回一包中药渣。二哥说这是他向人家讨来的。原来,他在医院里看到有个人跟弟弟一样是从高处摔下,这人找了有名的中医配了这副药。李金森知道父母已经背了一身的债,不可能请得起中医,就问人家讨要了药渣。这药渣人家煮了两次,虽然药效淡了,但是加水再煮两次,总还是有些功效的。李金森希望给弟弟试试,说不定弟弟也会好起来的,即使没有效果,弟弟的情况也不会比现在更坏。他对弟弟的这份关心感动了人家,人家答应每天把煮过两次的药渣留给他。李金森风雨无阻,天天去这家人家取药渣。看着弟弟喝下熬了第三第四遍的中药,李金森眼里充满了希望,他期望有奇迹出现。

奇迹终究没有出现,李金康的身体依旧毫无起色,可是他的眼神渐渐活过来了。看着哥哥姐姐每天为自己忙碌,父母为自己操劳,李金康的心里填满了感激,他明白怨不得任何人,这是他自己不小心造成的恶果,现在却连累了家人。他跟自己说,要振作起来,为了让家人放心,他一定要开朗起来。既然改变不了现实,那就只有接受这个现实。生活还要继续。

他成了全家人的命根子

李家虽然没有钱,但是有满满的爱。当时跟李金康同一个病房有个跟他病情差不多的年轻人,同样是从高处摔下,伤了脊椎。这个年轻人家在福建,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好,全家人把他送到上海来医治。但是这个年轻人的家人忙于家中生意,经常上海福建两地跑。半年后,当李家人送李金康去医院复诊时,得知这个福建来的年轻人刚刚去世了,由于疏于照顾,他褥疮感染,又感染了其他疾病。李家人震惊不已,他们这才明白金钱不是万能的,既然目前的医疗水平无法治愈李金康的病,那只有尽心照顾他,不能让他再生其他病了。

照顾瘫痪的病人,就是要细心和勤快,要经常帮他擦洗、翻身,保持干净。李金康在家人的照顾下,从来没有得过褥疮。一家人,从父母到哥哥姐姐妹妹,没有一个人不把李金康放在第一位。父母要上班,兄弟姐妹不是要工作就是要读书,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忙碌,但无论怎样他们都会轮流在家照顾李金康,帮他擦洗,喂他吃饭,每隔两小时帮他翻身。最难能可贵的是,李家从来不排值班表,谁有空谁就留在家里,没有人会借故推脱,因为在他们眼中照顾李金康不仅仅是一份责任,更是他们作为家人理所应当的付出。

不久后,三姐李金钗去了老家温州插队落户。离开了家,李金钗没有因为不必再照顾瘫痪的弟弟而感到解脱,她反而多了份牵挂。身在异地,她时常会想,今天不知道是谁留在家照顾弟弟,弟弟今天不知道吃些什么,天气转凉了弟弟又要怕冷了……一到假期,李金钗就第一时间赶回家,全天候地照顾李金康,好像要把之前不在弟弟身边的日子都弥补回来。

后来,李金钗考进了大学,毕业后留在温州成为一名教师。人不能回上海,但李金钗的心一直在上海的家中,每周书信不断,了解李金康的情况。每到寒暑假,李金钗都会回上海担负起照顾李金康的责任。即使她在温州结了婚,也没有改变这样的规律。

李家几兄妹因为肩上多了一份照顾李金康的责任,所以每个人都非常努力,他们知道自己不仅仅要为自己负责,更要为李金康创造更好的生活。尤其是二哥李金森,努力进修,考进了大学,在校期间一直成绩优异,成了全家最有出息的人。

时光流逝,看似平淡的日子日复一日,但在这些平淡的日与夜里,有家人多少的付出,只有李金康最最清楚。他没有工作,没有医保,吃穿用、医疗,所有的开销都靠家里人支援。父母退休工资有限,哥哥姐姐妹妹每个人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兄弟姐妹们相继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可是没有一个人因为小家而忽略了住在父母家中的李金康。

李家兄妹在结婚前,都跟自己的另一半说明了家里的特殊情况,他们有一份永远也不能推卸的责任——照顾李金康,要结婚就必须接受这个瘫痪的兄弟。善良的人总是与善良人惺惺相惜,李家兄妹找的另一半都很体谅自己的丈夫、妻子,体谅他们照顾自己亲兄弟的这份心。

1984年,李金康的父亲过世了,家里就剩下李金康和母亲。兄妹几个每天都会有人来为李金康做饭、洗衣、擦身。到了周末就更热闹了,一大家子欢声笑语。李金康在家人的悉心照顾下,人渐渐发福了,不再是过去那个瘦瘦长长的小伙子了,人高马大的他目测之下起码有200斤。200斤的体重,他又完全不会动弹,平日里帮他翻身就是件体力活,更别说遇到事情要带他出门了。

1997年,瘫痪在家28年的李金康突然出现偶尔短暂昏迷的状况。这么多年来,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保持得还不错,怎么会突然这样呢?二哥李金森说,一定要去医院,不能拖延。一句去医院,说来简单啊,要把200斤的人抬出家门,送到医院真是要全家总动员才行。兄妹几个合力你抬我搬,上了借来的面包车,风风火火地去医院。

诊断结果让李家人一阵后怕,原来李金康体内当年用来固定脊椎的钢丝断裂了。医生说,李金康当年只有17岁,还没有发育完全。经过发育生长,他体内的钢丝被撑断了,再次压迫了他的神经,必须动手术取出钢丝。这些钢丝是什么时候断的,医生也无法判断。李家兄妹毫不犹豫,决定为李金康做手术。李金康悄悄问二哥:“动这手术要多少钱?太贵的话,就算了吧,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二哥李金森没等他的话说完就打断了他:“说什么傻话呢!钱的事用不着操心,我们五个人还管不好你一个人吗?就算是我一个人出,也完全没问题。”李金康心里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表达对二哥的感激,他把手放到二哥手里,此刻,他多想用力握一握自己的哥哥,可是他连这个简单的动作都做不到。二哥心领神会,立刻双手握着李金康的手:“别忘了,我们是亲兄弟……”

47载,全家人不改初衷

1998年,李金康的母亲也过世了。李家兄妹决定把父母合葬在温州老家。落葬是家中大事,作为儿女都该去父母坟前上炷香。可是,李金康该怎么办呢?兄妹几个如果都走开了,就没人照顾李金康了。李家兄妹舍不得请护理工照顾李金康,因为他们亲身护理了这么多年,明白护理一个瘫痪在床的人是多么不容易,但是如果想偷懒也很容易,少做一些,做得不认真也能过一天。可是对于病人来说,这差别就大了,不但身上会有异味,还可能得褥疮。

“不能把金康交给其他人,我们到哪里都要带着他。”二哥李金森再次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全家人意见一致,一起开车带李金康去温州。这一路真可谓浩浩荡荡。一家人簇拥着李金康,到哪里都抬着他。吃喝拉撒,这一路长途跋涉的辛苦,可以想象又难以想象。带个嗷嗷待哺的小宝宝出门尚且让人手忙脚乱,何况是带一个体重200斤、完全不能动的大人。李家兄妹做到了,让人惊叹,这一家人太不容易了。

李金康长年在家,难得出门看看,他舍不得闭上眼睛休息,一直看着窗外,脸上写满了兴奋、喜悦。兄妹几个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暗自商量,以后每年春季扫墓都要带着李金康,让他可以散散心。

李金康永远不会忘记,有一年扫墓后,全家人带着他去了厦门,还乘船上了鼓浪屿。自从17岁得知自己全身瘫痪起,李金康连做梦都不敢想有一天还能出门旅游。一路上,他们一家十几个人,成了游人们的焦点。那次,侄子、侄女都去了。大家轮流抬着李金康的轮椅,走几步就找个空地把随身带着的席子铺在地上,让李金康躺一会儿,然后继续观光。这样的旅游虽然辛苦,但是全家人都是快乐的,一家人整整齐齐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李家兄妹在父母坟前都默默跟九泉之下的父母说:“我们一家人会一直这样在一起,一定会好好照顾金康。”

这个诺言一守就是47年了。

回想2000年的时候,二哥李金森听说上海有家医院有最新的技术可以治愈脊椎受损的病人。经打听得知,如果在脊椎受损24小时内立刻动手术,病人可以完全治愈。李金森想,如果当年有这样的技术,李金康就不会瘫痪了。虽然这项手术的费用不菲,虽然医生说像李金康这样瘫痪了30年的病人治愈机会渺茫,但是李金森还是决定让李金康试一试,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他也希望李金康能站起来。手术后,奇迹依旧没有出现。李金森却一点不后悔,如果有机会不试,他才会后悔难安。

2002年,三姐李金钗提前退休回到上海,在大哥家楼下买了一套房。买房的时候,她就跟丈夫、女儿说好,朝南的一个房间要留给李金康。这么多年来,她只在每年的假期才能照顾李金康,她总觉得亏欠了弟弟,所以她想在往后的日子里多些时间照顾弟弟。

往后几年里,李金康动了大大小小6次手术,有开脂肪瘤的小手术,也有开胆总管结石的大手术。在开胆总管结石手术时,二哥李金森又大费了周章。因为他咨询医生后得知,手术刀疤会在腹部。李金森第一反应就是:万万不可。因为这么多年来,李金康都没办法自己排便,只有靠家人帮他打开塞露,一边帮他按摩肚子,一边用手指帮他挖出大便。为了李金康的健康,李家人每天一早都会帮他排便,一年365天从不偷懒。如果开刀伤口在腹部,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办法按压他的肚子帮他排便了,不能排便,就会影响他的饮食,腹中毒素积累对身体也有害,这该如何是好?李金森拜访了很多的医生,最后跟一位医生确认了绕过腹部动刀的手术方案。

李金康瘫痪在家度过47年,依然身体健康,绝非偶然。如果不是李家兄妹从各个细节对他关心呵护,他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模样。

2009年,连云港有位房产投资商邀请二哥李金森去连云港开发房地产。李金森有学识、懂技术,他很想去连云港一展抱负,但是他又想,去了连云港就不能经常照看弟弟了。思前想后,他向邀请的老板提出了要求,他必须带着他瘫痪的弟弟一起去。老板被他感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还给他安排了宽敞的宿舍。

最小的妹妹不忍心二哥这么辛苦,孤身在外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四哥,所以她主动请缨陪二哥一起去连云港。在连云港的每天早晨,李金森都是6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帮李金康排便,这是每天最大的工程,一忙就是2个多小时,帮李金康擦洗干净了,他自己再梳洗去上班。白天,小妹在家做饭,照顾李金康。

为了跟上海的兄妹们联系,李金森教会了李金康用QQ视频。这样一来,李金康随时都能跟上海的家人聊天了。上海的兄妹几个也都配备了可以上网的平板电脑,洗衣、做饭,随时都把电脑放在身边,时刻准备着跟李金康视频。

从此,李金康有了两个家,一个家在连云港,一个家在上海。哪里待腻了,就换个地方。一路的颠簸旅途,就当是散心。

今年春节,李金康就是跟着二哥在连云港度过的。大年夜里,全家人通过视频群聊,热热闹闹。春节刚过,李金森开着车带着李金康回到上海的李金钗家。全家人又计划着清明节去温州扫墓。李金钗笑说:“再过几年,就要靠小一辈抬金康了,我们都老了。”李金钗的女儿说:“现在就可以,我们都大了,舅舅有那么多侄子侄女,根本不需要担心。”

李金康笑得合不拢嘴:“我福气好哦……”47年前的意外,李金康是不幸的,但是这47年来的每一天他都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五个对他呵护备至的兄妹。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尚且难以做到几十年服侍在床边,更何况是对自己的兄弟。兄弟姐妹们都有自己的小家,自己的生活,但是他们没有一天不把李金康放在心上。李金康想对五兄妹说一声感谢。五兄妹同样想对李金康说声感谢,因为他是全家人的命根子,或许正是因为他,才把兄弟姐妹们紧紧聚拢在了一切,这么多年始终如一。

猜你喜欢

金钗全家人兄妹
抓鸭子,抓到了吗
猴兄妹分桃子
让全家人共享Hi-Fi音质 DALI(达尼)OBERON C系列
慢热兄妹
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
金钗石斛中生物碱与多糖含量的测定
二十一载的异族兄妹
金钗石斛多糖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全家人的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