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德市超级稻的示范推广及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2016-05-15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9期
关键词:示范片宁德市超级稻

张 萍

(福建省宁德市农业局,宁德 352100)

宁德市超级稻的示范推广及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张 萍

(福建省宁德市农业局,宁德 352100)

2009~2015年,福建省宁德市按照省农业厅的部署,结合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推广超级稻。2009年,在霞浦县建超级稻样板点;2010~2015年,在全市各(县)市设立核心示范点和示范片,并取得显著成效。高产品种与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结合是创造水稻产量新纪录的关键。实施过程中,初步形成的水稻目标产量设计栽培技术,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良种良法的结合,对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超级稻 高产 示范推广 精确定量 栽培集成技术

超级稻高产栽培集成技术的推广,是提高单产,提升稻作效益的重要路径。理论上“种三产四”水稻丰产工程,可通过新技术的集中应用,使0.2 hm2地的超级稻产出0.27 hm2地的产量[1],从而大幅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产量。这在全国多地得到了实践[2~3]。

1 示范基地示范方法

1.1 抓好典型样板

2009年,宁德市在霞浦县的松港、沙江和溪南示范点基地成立,建立了超级稻核心示范片,实行统一品种布局、统一连片育秧、统一病虫防治,中心示范区以农民技术员和种粮大户为重点,指派专人蹲点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及田间现场操作,让农民“有东西看、有干劲学、有奔头干”。

1.2 实施优惠政策

提供多项优惠政策以优化示范效果。霞浦示范片向农民无偿提供示范种子每667 m2为1 kg,并由驻点人员组织农户统一购买钾肥,补助力度为每667 m2补助5元,重点示范户每户补贴100元。该市还设置高产竞赛,有3户农户在高产竞赛中获胜并获得相应奖励。

1.3 建立核心示范片

2009年,在古田县城东街道永洋村、霞浦沙江镇古县村、福安溪潭镇溪北洋、福鼎管阳镇七蒲村、蕉城八都镇猴盾村等建立了5个超级稻核心示范片,示范片连片面积20 hm2,辐射带动全市推广超级稻2.38万hm2,平均每667 m2产量617 kg,比一般品种每667 m2增66 kg,增幅12%。核心示范片平均每667 m2产量720 kg,每667 m2增产150 kg,每667 m2增收节支200元。其中,霞浦县松港街道沙头村、沙江镇古县村和溪南镇芹头村的单季稻甬优6号核心示范片面积53.7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768 kg,比一般品种每667 m2产量增163 kg,增幅27%。同时,培育超级稻示范户500户,技术到位率、入户率均达到100%,并主推Ⅱ优航2号、甬优6号、Ⅱ优1273等超级稻品种。重点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超级稻+再生稻栽培技术、抛秧技术、旱育稀植技术、免耕技术等关键水稻栽培技术。

2 示范推广成效

2.1 超级稻高产栽培示范效果

图1为宁德市超级稻示范推广成效图,指标包括超级稻单产、平均产量增幅、推广面积及节本增效。2014年、2015年,单产呈现异常状态,这是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2014年,“麦德姆”台风等气象灾害造成363.7 hm2水稻绝收;2015年,“苏迪罗”台风等气象灾害导致全市1 991.9 hm2水稻绝收。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双季稻和再生稻效益不高,种植模式为推广经作-水稻水旱轮作方式,集中连片粮食种植区越来越少,种粮面积逐年减少。因此,粮食增产主要依靠单产的提高。在节本增效上,超级稻5年来都达到了“双增一百”即“亩增产一百斤、节本增效一百元”的目标。2014年与2015年,节本增效逾200元/667 m2。

2.2 超级稻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宁德市超级稻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推广主导品种;适时精量播种,培育壮苗;宽行稀植,定量控苗;好气灌溉,发根促蘖;精确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综合防治,降低病虫草害发生[4]。

3 关键技术路线和措施

3.1 选用适宜品种

福建省超级稻主导品种有:Ⅱ优航2号、Ⅱ优航1号、特优航1号、D优527、Ⅱ优明86、两优培九、国稻1号、Q优6号、D优202、甬优6号、特优627、D奇宝优527、Ⅱ优1273等农业部认定的优质高产超级稻组合[5]。 宁德市因地制宜选择Ⅱ优航1号、特优航1号、D优527、Ⅱ优明86、两优培九、甬优6号、特优627、Ⅱ优航2号、D奇宝优527、Ⅱ优1273、中浙优8号等品种。经过示范和大田生产的综合表现及该市稻瘟病频发的特点,选择甬优6号、特优627、Ⅱ优航2号、Ⅱ优1273、中浙优8号等品种作为示范推广的主导品种。

3.2 选好秧田,做好秧畦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每667 m2深施优质农家肥720~1 000 kg和三元复合肥15 kg做基肥,翻耕精细整畦,起畦宽120 cm,畦高15 cm,沟宽20 cm。

3.3 适时精量播种,培育壮秧

宁德市双季早稻适宜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晚稻适宜6月底前播种,中稻于4月中、下旬播种。早稻秧龄不得超过30 d,以20~25 d为最适宜;中、晚稻不超过25 d,以15~20 d为最适宜;山区中低海拔一季中稻在5月上旬播种。每667 m2秧田播种量8 kg;每667 m2大田用种量0.7~0.8 kg。技术措施上:(1)提高种子的质量和播种质量,确保成苗率高和秧苗素质好;(2)控制播种量和用种量,每667 m2秧田播种量8 kg;每667 m2大田用种量0.7~0.8 kg。

3.4 宽行稀植,定量控苗

单产700 kg超高产栽培密度为19~20丛/m2,行距在28 cm左右,每667 m2为1.3万丛左右,基本苗4万~6万。中浙优8号在寿宁、周宁、柘荣等县种植,其高产目标是主攻大穗,力争多穗。据2011~2012年开展的不同密植规格简比试验结果得知,单产600 kg以上的宜采用宽窄行插植,插植密度21 cm×23 cm,穴插2粒谷,确保基本苗5万~7万[6]。适当稀植利于个体和群体协调,减少病虫害,尤其是减少纹枯病的发生,有利于形成大穗多穗取得高产。同样的原理,在田阳县也有过应用并取得成效[7]。

3.5 好气灌溉,科学管水烤搁田

在水分敏感的幼穗分化期、抽穗期用药施肥时,采用浅水灌溉外,以无水层或湿润灌溉为主,当每667 m2茎蘖达到16万苗(每丛约12个茎蘖)开始多次轻搁田,每667 m2最高茎蘖控制在25万左右,营养生长过旺的适当行重搁田。控制高峰苗数,减少无效分蘖。幼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期灌寸水层,灌浆至成熟期干湿交替,收割前5~7 d断水,保证活熟到老,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3.6 精确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水稻生长需吸收氮、磷、钾、硅、硫、钙、镁等营养元素,主要吸收N、P、K。每生产1 000 kg稻谷,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16.2~25.3 kg、磷7.6~11.5 kg、氧化钾21.2~30.1 kg,3者比例为2∶1∶3。

稻田施肥量=计划产量需肥量-土壤供肥量。宁德市水稻配方施肥一般N、P、K按1∶0.4∶0.8,按肥料利用率700 kg/667 m2计算。一般每667 m2需施N:12~13 kg、P2O5∶5~6 kg、K2O:12~14 kg[8],并采用分期施用,基肥占50%,分蘖肥1~2次占40%,穗粒肥占10%。

图1 宁德市超级稻示范推广成效(2010~2015年)注:平均产量比较一般品种每667 m2产量的增加量

3.7 综合防治,降低病虫草发生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重点是做好“三虫”(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三病”(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的防治,掌握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可安装频振式杀虫灯,适时诱杀害虫成虫。应科学用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水稻生产后期尽量少施农药,减少农药在稻谷上的残留,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目标。

4 启示与结论

水稻高产创建组织实施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经省、市水稻专家验收组验收、专家认为超级稻高产品种与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结合是创造水稻产量新纪录的关键,实施过程中初步形成的水稻目标产量设计栽培技术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

[1] 袁隆平.实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建议.杂交水稻,2007,(04):1

[2] 田经宏,张蓉,欧阳红,等.永定区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成建制示范与推广.杂交水稻,2014,(05):37~39

[3] 罗剑秋,陈石桥,彭既明.新邵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推广的实践.杂交水稻,2016,(05):49~50

[4] 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高产栽培主推技术.福州:福建省农业厅,2008

[5] 林武,徐倩华,施清,等.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福州: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财政厅,2014,(42):42~43

[6] 寿宁农技站.中浙优8号在寿宁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宁德市2015年粮食作物生产和技术推广工作材料汇编,29~30

[7] 韦兰新,赵坚丽,罗玉环,等.超级稻垄栽与常规平栽宽窄行技术试验初报.广西农学报,2016,(02):1~3,7

[8] 王玉梅,谢小兵,陈佳娜,等.施氮量与机插密度对超级稻Y两优1号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杂交水稻,2016,(04):47~53

猜你喜欢

示范片宁德市超级稻
同享好时光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记不住的乡愁,更与何人说
宁德市老促会深入老区基点村——西胜调研侧记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山西将创建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
老区情深人未老——记宁德市蕉城区老促会会长叶协进
2017年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
湘潭80万亩超级稻增产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