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初探

2016-05-14胡斌

情感读本·理论篇 2016年5期
关键词:关西领悟导学

胡斌

【摘要】前段时间拜读了人大复印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中关于“问题导学”的一组文章,文章就“教师如何根据不同内容、不同课型、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如何设计出‘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主问题”等进行了讨论,笔者拜读之后收获很多。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

一、“问题”须成为课堂的灵魂

在《设计主问题:从标题切入》一文中,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标题切入,以寻找出一个能够统领课堂的主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譬如其所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所提出的主问题:“鲁提辖”是谁?他为何要“拳打镇关西”?“镇关西”是谁的绰号?这些问题与笔者曾经的教学颇有一致的地方,笔者在教学本文时曾经以“课文标题可不可以改成‘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问题牵引教学,取得了意外的良好效果:学生对“鲁提辖”与“鲁智深”的辨析非常热烈,且通过辨析他们发现,用“提辖”的身份可以更好地表明鲁智深疾恶如仇的性格,而如果直接用人名,则反而容易让人误认为是“普通的两个人打架”,用学生的话说,“为了锄强扶弱,鲁智深不顾、不忌公务员的身份,诚为可敬。”笔者以为学生此处“不顾、不忌”用得非常好,事实上这位学生的观点也获得了其他学生的普遍认同,而学生的思维之所以能够打开,笔者以为自己设计的问题功不可没。

由此可见,好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打开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自然地生成比较意识、鉴别意识,语文学习方法也正蕴含其中!

二、“导”须基于对学情的把握

如果说问题设计更多地还是基于教师的教学经验的话,那“问题导学”的“导”则更多地应当依靠对学情的把握。将“导”这一关键词放在更广的视角下研究,会发现当下许多教学模式中都强调一个“导”字,那么,如何基于学情进行有效的“导”呢?这一组文章实际上也给出了回答。

在《以能力为本位的问题群导学》一文中,老师创造性地对学生提出了提问要求:两个以上的“基础问题”、两个“疑惑问题”、一个“共享问题”。陈老师的实践表明:这样的三类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自学阶段保证高效,又能使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其所举的《囚绿记》教学中,学生提出了“文中体现作者喜爱‘绿的语句有哪些”等四个基本问题,提出了“常春藤象征什么”等两个疑惑问题,提出了“文中第13段‘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如何理解”等两个共享问题。更重要的是,作者对学生解决各类问题的情形进行了分析。很显然,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分析,作者都是基于学生的视角,这对于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语文教师来说,显然是意识与行为的进步。

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发现,语文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真正弄清楚学生在面对一个具体的文本时在想什么。而且笔者还以为,如果学生能够走出语文去提出问题,有时价值可能更大。就《囚绿记》这一篇文章的教学而言,笔者尝试让学生不要走语文提问的老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阅读感觉去提问,学生在自由的教学要求之下,提出的问题可圈可点。比如说有学生提出:“绿色常常象征着生命,作者为什么却要‘囚绿呢?”又有学生提出:“我的生活当中也有许多‘绿,为什么我写不出关于‘绿的好作文呢?”还有学生提出疑问:“作者痛恨侵略者,为什么不直接批判,而只是借助于‘绿呢?他是害怕日本人吗?”这些问题如果不从应试的角度看待,其实都能反映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真实想法。相对于文中的学生提问而言,笔者班上学生的这些问题虽远离了语文,但却更接地气。

三、“学”须是学生对语文的领悟

“问题导学”最终的目标是学生的“学”,什么是“学”?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笔者以为这里的“学”既指语文知识的积累,更指语文素养的形成,而这个形成过程是离不开对“语文”的领悟的。

领悟语文既指向工具性,也指向人文性,在工具性体现的过程中,领悟的对象是字、词、句、篇、章的深层含义,譬如一个“贼”字,便是“戈”下之“人”取“贝”;在人文性体现的过程中,领悟的对象是文本背后的人文含义,同行们一般熟悉,兹不赘述。

学生眼中的语文常常被听、说、读、写所代替,殊不知这四者只是领悟语文的具体途径。如胡庆芳老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最后所指出的那样:“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影响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及实施的方向与结构。”课堂目标是由教师来确定的,如果确立为知识积累性的目标,那学生很难经历一个生动的语文学习过程;如果确立为领悟语文的目标,那语文课堂可能就会更加“生态”。

猜你喜欢

关西领悟导学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日本关西大学藏罗振玉致内藤湖南信三十九封考释
多么痛的领悟
鲁提辖打不成镇关西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比出一番新天地——我这样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文言文要诵读也要领悟
中远关西涂料金山新厂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