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剧的精神

2016-05-14刘厚生

上海戏剧 2016年5期
关键词:剧种工作者同志

刘厚生

《越剧发展史》是“越剧艺术丛书”最后出版的一本,由宋光祖主编,分为四编:早期越剧(第一—二章),越剧的新生(第三—四章),越剧的大发展、大繁荣(第五—十二章),越剧的浩劫与复苏(第十三—十五章)共五十多万字。“越剧艺术丛书”由《越剧艺术论》《越剧音韵手册》《越剧〈红楼梦〉艺术谈》《上海越剧演出广告(1917年—1949年)》《越剧发展史》五本所组成,该“丛书”是在时任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袁雪芬主任亲自主持下,组织有关专家学者与越剧界有关同仁共同努力下,历经23年编撰而成。

收到上海黄德君同志寄来的《越剧发展史》的样稿,厚厚的约五十万字,我感受到一种郑重的欣慰之情。因为我首先联想到袁雪芬同志。

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在雪芬同志领导下,黄德君等同志的辅助下,近几年陆续编印了以“越剧艺术丛书”为名的多种有关越剧的专题著作,比如《越剧艺术论》《越剧〈红楼梦〉艺术谈》《越剧音韵手册》《上海越剧演出广告(1917年—1949年)》等等。这些书都可以说为越剧理论建设作出了贡献。而这一切的根源则是雪芬同志早在三四十年前就积极重视史论工作,不仅鼓吹倡导,更具体建立研究机构,组织和培养研究队伍,踏踏实实地开展专业研究。在许多戏曲剧种的领军人物中,她是深知理论研究重要意义的先行者。

当她在看到几种越剧研究出版物时,都是异常关心和喜悦的。她曾几次和我谈及苏石风同志主编的《越剧舞台美术》,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编写越剧史当然更是她念念不忘的重点任务,而且由她亲自主持建立了编委会。现在书已成,这是为越剧繁荣发展作出的有益之事。主编此书的宋光祖教授为此书辛劳多年,令人感佩。

我年老体衰,还未细读全书,只得先翻阅我比较熟悉的历史时段,立时,一批熟悉的名字又跳入我的眼前。不仅是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陆锦花、吕瑞英、金采风、戚雅仙、张云霞、毕春芳等观众熟知的名演员,更有像南薇、韩义、吴琛、黄沙、钟泯、陈鹏、徐进、红枫、刘如曾、周宝财、苏石风、郑传鉴等编、导、音、美主创艺术家。无数说明书上都会有他们的名字,观众却不一定能记住他们,但他们都是越剧大厦的梁柱,是决不应忘却的人。而由此引起我想得更多的是这些主创名家之后的基层越剧演员、乐师、舞美工作者以及行政人员。一个剧团、一出戏,主创人员是头脑,普通基层人员则是身体四肢,两者必须合成一体,结合得越好,人体才能活动得更好,才更能创造。今天我们谈历史,写越剧史,不会忘了那些立了大功的主创艺术家,更不应忘记那众多的普通战士。越剧的光辉历史是所有越剧工作者共同创造的。

越剧在中国数以百计的年轻剧种中是发展提高最快最好的少数剧种之一。这当然有其有利的客观环境和时代条件,比如她出生于浙东人文荟萃、民间文艺积淀深厚之地,成长于杭州、上海等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大城市,等等。但是,同样或类似的生存环境中,为什么同样年轻的姊妹剧种的发展提高还是有快有慢,有高有低,有巨大的区别?显然,这里还有一个剧种自身的主观努力问题。一个剧种,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或快或慢,总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领军人物和有代表性的主创艺术家集群。他们在自身剧种的艺术创造上和事业发展中是容易满足还是勇于进取,是自满于少数人的既得名利,还是关心整个剧种的长远前途,往往会影响到剧种的命运走向。直白说,一个剧种的领军人物和主创艺术家群体有没有深切并长期关心剧种发展前途,团结广大基层工作者树立自强自立精神,积极创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是剧种发展提高的决定性因素。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我认为,在当代现实情况下,地方戏曲剧种舞台艺术和经营运作的繁荣发展,直接地说,需要三方面的努力:一是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二是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三是各个地方剧种工作者的自身奋斗。我以为,领导无论怎样正确,社会各界无论怎样出力支持,都不能代替戏曲工作者直接的艺术劳作、上台演出。提高发展地方戏曲,出人出戏,扬眉吐气,只能是各剧种工作者当仁不让、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要走出当前的困境,每个剧种的从业人员都应树立起责无旁贷、“命运在我手中”的自强自立精神。

说实话,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脑中是时时闪烁着越剧百年历史中的种种形象故事。

越剧当年,男班不发达,就创造女班;初期女班欠景气,存在隐忧,就再努力改造提高,不是自强自立吗?女班在上海争得了观众,艺术上却走向浅俗,于是改革,邀请新编新导,创编新戏;但不彻底,于是又不满足于肤浅的初步改革,进而明确提出请话剧、昆剧“乳娘”,建立正规编导制;再进一步扩大剧目内容题材,提高其思想价值,编演鲁迅小说《祝福》为《祥林嫂》……这不都是为了生存发展的自强自立精神的体现吗?越剧界公认雪芬同志是领军旗手,但她从来不是单枪匹马个人奋斗,在她之前有姚水娟等,紧随她的有尹桂芳等等,一直到以十姐妹为代表的大团结,不都是自强自立的人物吗?再下一代,即使还没有进入历史的近二十多年,浙江越剧小百花异军突起,再编《西厢》,再改《梁祝》,再创系列新戏,更体现了新时期更深刻的自强自立精神。没有一代一代的自强自立精神和人物,越剧就不会有今天的全国性发展。

我以为要写越剧史,就必须显示出整个越剧界的这种自强自立不断创新的精神及其实践。说到底,这也就是不用别人推或拉,不坐着等待天降好运,而是自觉主动并坚持不懈地推陈出新精神。

越剧史书出版的已有或繁或简的几种,各有侧重,各有长短,是好事。现在这本由宋光祖教授主编、多人合作的越剧史,就我看过的部分说,我以为是突出体现了越剧前辈几代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自强自立精神,符合越剧的历史实际。同时,书中着重阐述越剧艺术的代表性剧目和代表性艺术家的成就和经验,史中带论,使之成为今后越剧发展的丰厚资源,更是富有启发意义的特点。

(本文为《越剧发展史》一书序,标题为编者拟)

猜你喜欢

剧种工作者同志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小剧种大舞台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FOR YOU, O DEMOCRACY
向雷锋同志学习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扬剧老生表演艺术浅识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
一句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