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与人生

2016-05-14常利兵

文史月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功利化信念理想信念

常利兵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或伟大,或平凡,或喜剧,或悲剧,终归是要走完一生的。一个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生史。而且,如果要成就一番精彩至上的人生,没有一点理想和信念,是很难实现的。

人生在世,无论长短,还是要在内心深处怀有点理想和信念的好。古往今来,凡有志之士,一定是与追求理想信念同行,能够舍“小我”,为“大我”,谱写出了无数壮阔而恢弘的人生史。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曾写道:“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种革命年代大公无私的人生写照,在眼下这个物质发达的社会里依旧是需要不断弘扬、传承和光大的。时代变动不居,社会转型不止,而追求崇高的情操和理想信念则是一种长存不变的生活境界。在历史长河中,人生因时代不同可以有别,但将自己的人生赋予理想,怀抱信念,积极进取,勇于奉献,却是每个时代能够演绎出有价值、有意义、不低俗、不腐化的人生史的不二选择。

历史是一个过去时的存在,人生则是一个现在时的存在,将两者放在一起,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社会喧嚣一切的时代,谈什么有理想有信念的人生,似乎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以至多少显得有点不合时宜。果真如此的话,那也只能说明人们沉浸在一个过于世俗化、功利化的生活状态中太久了,于是谈论理想和人生居然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事实上,大到国家,小至个人,终究还是需要时代精神和理想信念的,否则,国运难以昌盛,人生容易落俗,乃至于是堕落、败坏。这也是被历史所一再证明了的。历史上既有名垂青史的正面人物,也有臭名昭著的反面典型,一正一反,都有助于当下的我们来思考自己的人生。

至此,不由得又想到了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傅山先生写的《窝囊解》杂记中的一句话:“大概人无光明远大之志,则言语行事无所不窝囊也。而好衣好饭不过图饱煖之人,与猪狗无异。” 在这个筑造中国梦的新时代里,此番话语仍旧显得多么的令人清醒和适时。

猜你喜欢

功利化信念理想信念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围墙的信念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功利化及其主体性失落
信念而非执念
幼儿园绘本教育功利化的问题及对策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