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山“共性工厂” 助推差别化环保准入

2016-05-14江镕

环境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山市共性中山

江镕

刺鼻的油漆味道、飘散的打磨扬尘、凌乱的物品堆放……这往往是人们对传统家具制造行业的普遍印象,为此中山市正在探索通过设立“共性工厂”的模式,减少该行业的污染排放。而这一举措也是中山实现差别化环保准入的一项重要方式,希冀借助差别准入,既充分发挥各专业镇的基础优势,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通常概念里,电镀、化工、印染、洗水、电路板、专业金属表面处理等都属于污染行业,对环境有较大危害。但实际上,在这些行业进行加工制造的系列工序里,往往只是一至两个环节污染较重,如果对这些环节严加控制,也就相当于把“猛兽”关进“笼子”,完全可以趋利避害。

例如在家具行业中,最大的污染就来自于打磨和喷漆两道工序。为此,中山市在家具行业集中的镇区创造性地规划建立一批“共性工厂”,将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降至最低,这一做法也是中山市推行差别化环保准入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16年1月1日开始,中山市在全市范围内,根据各镇区产业发展特点和专业镇发展需要,推进对污染行业实行分类指导和差异化管理,严格差别化环保准入,建设污染项目集聚区,实现全市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

出台发展新政

快速响应号召

2014年,广东省便出台了《实施差别化环保准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规定要严格按照广东主体功能区划定位,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分类指导,实施广东不同区域差别化的环保准入要求,提高环境保护主动优化经济发展工作水平,切实保障广东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省里文件的出台其实也是在中央提出‘五位一体,强调生态文明在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快速做出的反应。而我们中山也是紧随省里文件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只是因为秉着比较严谨的态度,经过了一系列的规划、调研、论证等工作,所以差不多历时一年才最终定稿公布出来。目的也是紧随省里的政策,响应号召,根据我们市里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更加合理、科学地进行发展。”说到2015年,中山市环境保护局联合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印发《中山市差别化环保准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缘起,中山市环保局副局长曹英姿向记者如是开宗明义。

据曹英姿介绍,中山也是继佛山之后,全省第二个实施差别化环保准入的城市。这种在环保方面的一次次“敢为人先”也正体现出中山市政府和中山市环保局,对于省里政策的高度重视和对人民群众居住环境的尽心尽责。

实施细则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中山”为核心,按照污染程度,结合中山的产业导向,实行分类指导、差异化管理。其中对于无污染或轻污染的智能制造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装备、汽车制造、卫星及应用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鼓励政策;对于灯饰、家电、家具、五金制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专业镇已有产业基础优势,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于炼油石化、炼钢炼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焦炭、有色冶炼、化学制浆、铅酸蓄电池、陶瓷灯污染较重行业则采取控制引导其有序发展的政策,禁止建设新项目。

同时设立印染、洗水、化工、危险化学品仓储、电镀、金属表面处理等污染行业定点基地(集聚区)的方式发展,在集聚区内可以建设相关项目,但必须符合中山市主体功能区划和环保规划的要求,且生产工艺与装备先进、具备较高的清洁生产水平。

规范区域管理

确保各司其职

针对目前中山市的产业特点,曹英姿详细介绍说:“中山一直在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目前在全市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也是未来的侧重方向。相比这些现代化、高科技产业,传统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确实让人头疼,比如专业金属表面处理行业,由于门槛较低,所以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散落分布在全市各处;而且虽然中山地处平原地带,但是有些地方也存在地势起伏,个别小厂就非常隐蔽地藏在丘陵区域,这些都导致监管起来难度很大,违法偷排,污染扰民的现象时有发生。

但是尽管有弊病,传统优势产业也不是说丢就能丢的,因为它们差不多占据了中山工业的‘半壁江山其中的一些行业也创造出了自己的品牌效应,世界闻名;而且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传统产业进行配套辅助,丧失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也没法得到长足发展。

所以我们环保局也始终在努力想出一些办法,让这些污染较重的行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将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让群众有一个满意的居住环境。有‘病治‘病,才是一个积极的态度。为此我们出台了实施细则,规定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一些集聚区,并且要求这些集聚区必须高起点规划、建设和管理,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并对污染物进行在线监测、监控,强化污染的集中控制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在实施细则中,记者看到目前中山全市已有8个集聚区,它们分别为小榄镇龙山电镀基地、三角镇高平化工区电镀基地、民众镇沙仔工业区、黄圃镇横栏化工集聚区、阜沙镇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大涌镇大业工业区和大涌镇旗南工业区。涵盖了电镀、化工、印染、洗水、电路板、危险化学品仓储这6个行业。

另外对于专业金属表面处理行业,实施细则规定根据产业发展要求,综合考虑环境容量及区域环境敏感度,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专业金属表面处理聚集区。

“接下来我们的重点就是要建设专业金属表面处理集聚区,有两个难点需要解决:一是要寻找适合的地方建立,必须要有较大的土地面积和环境容量,针对当地的特点,可以修建一个平层结构的,也可以建设几个多层立体结构的,目前已初步规划在三乡镇和横栏镇新建;二就是要动员企业积极进入集聚区发展,其实这也是最大的难点。因为就像我刚刚说过的,这个行业很多都是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要每家每户去做工作。我们现在采用的基本就是‘前面引加后面推的办法,也就是一边进行引导动员,一边通过执法倒逼企业进行搬迁,其实这也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要完成这目标,当地政府的态度很重要,好在各个镇区政府都很理解,也很支持,促进了工作快速推进。”说起集聚区的建立,虽然难度很大,但是因为有了明确的方式和各方的支持,所以曹局长言语里透着欣慰,“再有一个办法就是我们准备在部分镇区,主要集中在家具行业,设立一些‘共性工厂,主要是控制VOCs污染,做到集中收集,集中处理。”

为了对这种“共性工厂”有个详细了解,辞别了曹局长,记者来到了距离中山市区十几公里的大涌镇,一探究竟。

设立“共性工厂”

助力污染减排

不愧是拥有“中国红木家具之都”的美誉,进入大涌镇,一路上街道两端林立着几百家大大小小的红木家具销售店铺,彰显着这一镇区家具行业的兴盛。据不完全统计,大涌镇有上千家家具厂,其中60%~70%都属于中小企业,大多未安装合格的废气净化设施,所以设置“共性工厂”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双智家具厂项目,作为该镇的“共性工厂”试点之一,这里采取的是为企业设立喷漆和打磨工艺车间的模式,也就是家具在此完成两道污染最大的工序后,即运即走。在这栋厂房中共设有8个喷漆房,每个的设计风量为20000立方米/小时;每层也配备一套废气净化设施,设计风量为40000立方米/小时。厂房总计1万多平方米,可供10~20家企业使用,年喷漆家具可达到10万立方米。

据大涌镇综合行政执法局环保分局的工作人员张圣圣介绍,家具行业喷漆和打磨这两个环节基本都是依靠工人手工完成,对中小型工厂来说,如果是改造原有厂房,从准备环评的系列报告书、消防、加上购置各类环保设备,总价就要超过60万元,大部分难以承受。而现在如果试点运行成功,大涌镇也计划把这一模式进行复制,通过建立更多的“共性工厂”减轻企业负担,减少环境污染。

来到的第二个“共性工厂”是一座全新的厂房,一共六层,总面积将近2万多平方米。“这种厂房会事先配套所有的治理设施,然后按层出租,每一层可以容纳一家企业全部的生产工序。你看这座电梯,拉货的汽车可以直接开上来进行卸货和搬运,给企业提供极大方便。”

当记者问到这些厂房需要多少投资时,张圣圣说:“第一家投资有800多万元,废气治理设施花费300多万;第二家投资1200万,治理设备就占了968万,不过我们对‘共性工厂项目一共补贴了840万元专项资金,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负担的。”

目前两家试点都即将通过环评手续,如果运营成功,接下来大涌镇还将打造更多的“共性工厂”,为减少VOCs污染切实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中山市共性中山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中山市南朗镇南朗小学作品集
中山君有感于礼
中山市国资委发布首份国资国企社会责任报告
历史上的“中山人”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中山市四大医院近十年发展和竞争状况研究
玩具产品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