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球迷风雨二十年

2016-05-14薛剑

新城乡 2016年5期
关键词:体育中心球迷俱乐部

薛剑

成都有着全国最好的球迷。那个时候四川全兴队的比赛门票是当地最紧俏的商品之一,也是最为贵重的送人礼物,“拥有四川全兴的球票,就像现在开一辆宾利那么港火”。

提到球迷,就一定要好好聊聊四川独特的球迷文化。

1994年1月1日,四川球迷协会的前身、四川全兴足球会员俱乐部宣告成立。风雨二十年,这些四川足球最忠实的拥趸们,伴随四川足球经历一个又一个难忘时刻。

盛况空前的球迷组织

时间退回到1993年。那一年,四川发生了两件与足球有关的大事情。6月12日,新建成的成都体育中心迎来了建成以来的首个国际赛事——1994年世界杯亚洲区外围赛。中国队将主场设在了成都,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次。

彻夜守候在成都体育中心售票处的痴情球迷,第一次尝到“黄牛党”甜头的票串串,还有那漫天飞舞的五彩旗帜……尽管在那以前不争气的中国队早已梦碎伊尔比德,回到成都的比赛完全只是一种没有实际意义的走过场,不过就是这走走过场的一闹,却使得这座城市的足球梦想开始升腾。

半年后的11月8日,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在成都宣告成立。那一年,俱乐部发起者胡定成43岁。正在华西坝开着一家中餐馆,“过着相当匀净的小日子”。有一次,老球迷张克奎、胡定成在一起喝酒时,计划着将全省的球迷都组织起来成立一个组织,一起为四川全兴足球队“扎起”。主意有了,他们就把当时在成都有些活跃的球迷陈学蓉、蒋兴伟以及《足球风》的记者李军召集起来一起谋划,最后大家决定,效仿AC米兰、巴塞罗那、曼联这些欧洲豪门的做派,以“会员”的方式来召集球迷。后来,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首任经理黄建勇在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对面的一排平房里面,给他们找了一间办公室。这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房子,就此成为四川球迷的窝——一住就是20年,从来没有搬过。

办公条件简陋、甚至都没有正式对外的四川全兴足球会员俱乐部,号召力惊人。每天办公室一开门,要求入会的球迷总会把小小的办公室挤得满满当当,挤不进来的,就在门外排起队,有时要绵延数百米,场面蔚为壮观。据资深老球迷、四川省球迷协会前会长潘前荣说,四川全兴足球会员俱乐部最鼎盛时期,在成都、重庆、乐山、绵阳、自贡、江油等地设了29个分会,会员人数一度逼近5000人,是中国球迷人员最多的组织之一。将近20人的会员理事会涵盖了当时四川的诸多社会名流,就连在中国驻乌干达、纽约的企业里面,都有四川全兴足球会员俱乐部的理事。“当时入了会就可以以半价买票,我们拿不出那么多票,到最后只能控制了。要不然,这个数字还要多。”胡定成说。

“雄起”和“下课”

1994年4月17日,甲A联赛揭幕战在成都体育中心拉开帷幕,四川全兴凭借队长魏群的点球,1:1逼平十连冠辽宁。从此,中国足坛掀起黄色风暴,无数四川人一夜之间都成为了球迷。成都体育中心场场爆满,甚至出现排队30多小时买票的动人情景,使其他赛区的承办者目瞪口呆。

那个时候,张克奎和胡定成他们都在想,用什么口号来为四川全兴助威。“加油太平常,喊起也没劲。”潘前荣说,“加油”两个字在四川话里是平声,成都人说起“母兮兮”的。“后来偶然听重庆球迷吼了一声雄起,张克奎拿成都话喊出来,别有一番韵味。所以我们就喊他来当啦啦队队长,喊‘雄起把全场带起来。”第一场与辽宁队的比赛,张克奎来回奔波,浑身大汗,但响应的不多。第二场比赛再来……直到6月19日四川全兴2:0击败山东泰山的那场比赛,成都体育中心全场四万多球迷才第一次发出同一个声音:雄起!

舆论曾经认为“雄起”不雅,未料引来了川中文坛泰斗流沙河的不满,流沙老曰:“雄起乃大雅,对应是雌伏。”“雄起”就此响彻巴蜀大地,响遍全国。四川球迷开玩笑说,如果要将“雄起”的助威旗帜全面铺开,面积差不多和成都一样大。此言非谬,在四川全兴队全盛时期,几乎人人都有一面“雄起”之旗。

四川球迷还有一个“下课”的口号传遍华夏大地,这虽与“下岗”“炒鱿鱼”有相似之处,但多了点幽默的色彩,更适合于公众场合叫喊。“下课”的魅力在于,它一经运用于足球,就没有过任何歧义,而且广泛应用于对足协官员、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攻击。但这背后的故事更为精彩。

1995年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第二年,四川全兴队头一年取得了联赛第五的历史最好成绩,全川球迷倍受鼓舞,佳作迭出。2月13日,108名四川球迷包了两架飞机飞出国门,扬威泰国,创下中国足坛一大纪录。4月,300名球迷包机两架,写成“千里上海一日还”之佳话。9月,中国足球历史上首列球迷专列直指西北,2754名四川球迷浩浩荡荡开赴古都西安。谁知引进了外援的全兴队仅与对手战成0:0。几名球迷为发泄不满,喊了几声“余东风,下课!”随后,这一口号迅速传遍四川球迷,成为大家的统一口号。

再后来,“下课”的浪潮从成都席卷而起,这个词很快在全国赛场上蔓延开来。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那个时代,真可谓一个奇迹。两周后,率国家队在北京比赛的戚务生给余东风打来了电话,“东风,你的‘下课已经影响到我了。”原来,在国家队的比赛结束前,北京球迷也向戚务生打出了“下课”。

从辉煌到落寞

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回忆起当年的盛况,四川的老球迷依旧很亢奋。资深球迷古元清说,“成都已有点国外足球发达城市的雏形了。大家一个心思地为家乡球队营造着最鼓舞人心的气氛。”那个时候四川全兴队的比赛门票是当地最紧俏的商品之一,也是最为贵重的送人礼物,“拥有四川全兴的球票,就像现在开一辆宾利那么港火”。马明宇就曾对记者说过:“就是最最普通的球票,票面价格大概四十来块钱吧,但只要给朋友这样一张门票,也比你请对方吃几顿鲍鱼、鱼翅还要好,对方会更加开心。”

1995年最后一场险胜八一保级成功,不少球迷泣不成声。大难不死的四川全兴确有后福,球迷对这个抢救脱险的“孩子”爱护备至,各商家也对这个前景看好的市场虎视眈眈。在1996甲A开战前,票价涨幅为1倍,甲票330元一套,特票980元一套。很多人对球迷的承受力表示怀疑。但在4月9日,即体育场售票前两天,已有长龙在成都的霏霏细雨中排起。成都赛区历经数年坎坷而不衰,已证实了它是个相对稳定而又狂热的球市。

潘前荣说,足球是四川人张扬自我的一个载体。尽管四川球迷每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赶到上海,为全兴队加油,换来的结果都是输,但是大家没有抱怨。胡定成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独特的现象,那个时候,四川全兴队球迷组织如同一张金字招牌,在很多地方,只要他们出面搞活动,总是能够享受到特别的优惠,就连四川球迷的专用中巴车,过路还可以不缴过路费。

然而几年之后,这一切都只能在记忆中才能找到。2001年,四川全兴夺得甲A联赛第三名。可在联赛结束之后第二天,四川全兴集团便宣布退出足球。短短几年光景,“金牌球市”分崩离析,灰飞湮灭,曾经红极一时的成都体育中心变得门可罗雀,看台上的座位也都积满了厚厚的灰土。随后,大连势力渗透,四川足球人遭遇寒流而逐渐势微。四川球迷陷入迷茫与困顿之中:我是谁?球迷是谁?我在为谁呐喊?我该为谁呐喊?

2005年,为了将四川足球留在自己身边,四川球迷终于发出了“即使是假球我也要看”的最后吼声。 也就是在那一年,潘前荣等人决定将此前四年之内已经三度改名的四川全兴足球会员俱乐部,改为“四川省球迷协会”,并且从此不再更名。2010年,张利梅从潘前荣手中,接过了四川省球迷协会会长的位置。这个“从少妇看球看成老妞”的球迷如今还在苦苦支撑着。

“成都有全国最好的球市,有全国最好的球迷,可是没有最好的球队”——十年前,有人在评价名噪一时的成都金牌球市时如此说。十余年后,这些全国最好的球迷仍在,全国最好的球市却已经不复存在。哪怕国足再次有了进军世界杯的可能,也再提不起这座城市里球迷们的激情。

目睹四川足球的起步、辉煌、没落,潘前荣禁不住老泪纵横,“这么多年了,有谁真正为四川足球考虑过。”

猜你喜欢

体育中心球迷俱乐部
某体育中心VIP接待区谐波治理实例分析与探讨
周浦体育中心篮球馆照明设计
中国球迷
体育中心赛后利用新思路研究
球迷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