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外洗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2016-05-14陈广��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西医糖尿病足

陈广��

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中西医结合外洗治疗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旨在进一步提升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质量。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足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西医常规用药换洗治疗,其中治疗组在西医药物换洗基础上配合中医外洗治疗,经疗程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疮面恢复面积、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其局部疮面面积、肢体功能等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及恢复,其中治疗组患者疮面均数11.3%,综合治疗有效率93.1%;对照组患者疮面均数14.6%,综合治疗有效率89.3%。治疗组患者各项治疗观察指标对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结论 针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外洗治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局部症状体征,强化局部抗菌免疫力,降低患者局部感染风险,加速肢体功能恢复,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中西医;糖尿病足;药物外洗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5-0026-02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的疾病状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常由于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三种因素协同发生作用。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使其增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外洗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BT2]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自2013年11月—2014年9月至本院糖尿病科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90例,以随机方式排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人。其中治疗组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38~45岁,平均年龄(35.1±1.7)岁,病程2~4 a,平均病程(2.5±0.3)a;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34~49岁,平均年龄(36.4±1.9)岁,病程1~3 a,平均病程(2.8±0.4)a。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足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1]。

1.2.2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并结合临床辨证为血瘀气滞型:症见肢体麻木、疼痛、肢端色紫暗,脱屑或面有瘀斑、半身不遂,舌有瘀斑,脉弱或结代。

1.3临床类型及分级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可具体地分为湿性坏疽、干性坏疽及混合性坏疽,同时根据1995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第一届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检查方法及诊断”[1](草案)可将病症进行分级,分别为0级、I级~V级。

1.4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的诊断标准,诊断确切者。(2)年龄在18~65岁之间。(3)心、肝、肾及血、尿、便常规等功能无显著异常者。(4)症状分级为I级~V级。(5)意识清晰,能够配合采集临床资料者,自愿加入实验者。

[BT2]2研究方法

2.1分组与治疗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按计算机设计的随机号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例45例。两组患者均针对具体症状进行西医常规治疗与清洗换药治疗。治疗周期30 d为1个疗程。

2.1.1对照组(1)基础治疗:注射胰岛素,维持患者空腹血糖低于7 mol/L,进餐2 h后血糖低于8 mol/L;以血塞通等改善患者微循环;摄入抗生素控制局部感染。(2)饮食控制:上午9~10点,下午3~4点或睡前加餐,防止发生低血糖,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地、合理地安排主食与副食比例。(3)知识教育:了解糖尿病教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发症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发症的危害及防治;了解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措施。(4)清洗换药:祛除创面坏死组织,采用0.9%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清洗,取纱布浸泡庆大霉素注射20万u、654-2注射液以及普通胰岛素10 u后敷于创面,每隔15 min重复1次。

2.1.2治疗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外洗,取黄芪50 g,当归30 g,红花30 g,牛膝30 g,苦参20 g,茯苓皮20 g,双花30 g,公英25 g与水混合煎煮取汁,让患者病灶局部浸泡半小时,每日重复浸泡两次。

2.2观察指标及方法依据2008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并参照《糖尿病病疗效评定的研讨》相关疗效拟定。(1)完全治愈:患者肢体疮面完全愈合,局部症状消失,肢体功能恢复正常;(2)治疗显效:肢体疮面完全愈合2/3以上,局部症状明显好转,肢体功能有明显改善;(3)治疗有效:肢体疮面完全愈合在1/4~2/3之间,局部症状有所缓解,肢体征功能依然存在障碍;(4)治疗无效:肢体疮面完全愈合不足1/4或持续加重,治疗前后局部症状体征无变化。

2.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TX-*3/8]±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疮面面积对比见表1。

4讨论

根据我国针对糖尿病足的研究现状可判定其主要诱发原因系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以及代谢紊乱等其他相关因素所致,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大多采取纠正患者代谢紊乱,改善机体微循环,以及对病变局部进行外科清创,血管重建等手段[3-4]。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当属消渴病之兼证“脱疽”,元·朱瑞章《卫生宝鉴》载:“消渴者足膝发恶疮,至死不救”,可见古人对该病已有一定的认识,该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盖因久病消渴,耗伤气阴,甚而阴损及阳,阳气不能输布温煦四末,瘀血阻络,肌肤失养,复因毒邪侵入,腐烂肌肤筋骨,导致肢端红肿溃烂,甚至变黑坏死[5]。中药外洗可使药物直达病所,以益气通脉,活血化瘀为治法,温热效应可温煦四末,加强温经通络之效,但因患者多伴有温度感觉迟钝,因此中药外洗时水温因控制在35~40℃,先以手试探,以免烫伤。

本次研究中针对糖尿病足基本所采取的治疗手法是结合中西医结合外洗模式,以90例参与本次医学研究的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最终经系统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疮面面积缩小比例更大,肢体功能恢复更佳以及综合疗效更优,论证了中西医结合外洗的临床治疗优势。在西医常规治疗中对患者病变局部以中药浸泡清洗湿敷能够有效祛除病变的腐肉,重生肉芽,在清洗过程中药液能够直达病变疮面,缓解疮面症状,从而加速创面恢复。同时,中药浸泡过程中足部神经血管受热而扩张,肢体血液循环倍增,药效药力充分发挥,让治疗效率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仕明.糖尿病足(肢端坏疽)的诊断与治疗[J].中级医刊,1997,32(4):10-1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2-53.

[3]李丽英,肖敏,沈晖,等.采用多普勒检测老年糖尿病患者四肢动脉病变50例分析[J].中华老年杂志,1994,13(2):99-100.

[4][JP3]姚克纯,李德芳,贺如意,等.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1990,6(3):162-165.[JP]

[5]王桂英.托清法合用对糖尿病足踝臂指数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1,33(10):1485-1486.

猜你喜欢

中西医糖尿病足
不同浓度土黄连液湿敷对糖尿病足疗效的临床观察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糖尿病足如何调治
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护理及预防
太原市糖尿病足多学科诊疗联盟成立
心脏X综合征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提高中西医儿科教学效果的对策
关于对尿毒症患者中西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