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除思维盲点成就课堂精彩

2016-05-14徐晓洲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6年5期
关键词:盲点梨树苹果树

徐晓洲

所谓思维盲点,即思维的空白点,是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思维断层现象,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与凝固.随着知识内容的增多和深入,这样的思维盲点积累多了,就会不断形成知识“盲点”,造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因此,当学生在课堂上、练习中出现思维盲点时,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及时疏通、挑明和解决,适时运用多种方法消除学生的思维盲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才能成就精彩课堂.下面,笔者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从以形助数、辨别异同、变错为宝三方面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减少、消除学生的思维盲点,让学生的思维在有“径”可循、有“机”可辩、有“误”可导中多角度地获取知识,提升思维品质.

一、以形助数,让思维有“径”可循

自古以来,数形结合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数学形合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与问题解决得到化难为易,尤其是当学生的思维产生盲点时,以形助数的应用可以引领学生正确理解算理,拨开迷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以形助教的利用可以有效优化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五年级下册“2和5的倍数的特征”有一练习题如下:三个连续的偶数,和是90,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问题抛出的一开始,课堂上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大部分学生都感觉无从下手.我请了一位举手的优秀生回答.

生1:90÷3=30,30-2=28,30+2=32.

大部分学生听了还是一脸茫然,这时出示如下线段图:

[TP5CS19.TIF,BP#]

再问学生:有谁能说说刚才这位同学的解法吗?相较之前的一次提问,课堂上举手的同学明显多了起来,一位同学这样答道:

生2:我理解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想法.因为是三个连续的偶数,所以第一个数就比中间一个数少2,第三个数比中间一个数多2,90÷3=30,就是中间这个数.

师:你理解得真好.其它同学还有别的解法吗?

生3:第二个数比第一个数多2,第三个数比第一个数多4,把这多出的2和4去掉,那么这三个数就相同了,和为90-2-4=84,第一个数也就等于84÷3=28,求出第一个数后,那么第二个数和第三个数就分别为30和32了.

生4:把第一个数加4,第二个数加2,此时三个数的大小也相同,和为90+2+4=96,求出第三个数为96÷3=32,那么第二个数为30,第一个数为28.

瞧,通过数形结合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直观的图形中得以显现,使复杂的问题得到形象而直观的呈现,帮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使思维有“径”可循,优化思维品质.

二、辨别异同,让思维有“机”可辩

学生思维盲点的产生,很多情况都是由于题设的问题情况与过去所学的某一知识点很相似,甚至仅一字之差,使得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忽视了其它可能的情况而将知识直接迁移,导致错漏情况的产生.为此,教师可以采取一题多用、一题多变的变式教学,引导学生辨别异同,克服思维的僵化及惰性.

以“分数对比”的练习为例,呈现题组(如下):

(1)农场果园有梨树150棵,苹果树占梨树的1/3,苹果树有多少棵?

(2)农场果园有梨树150棵,占苹果树的1/3,苹果树有多少棵?

(3)农场果园有梨树150棵,苹果树比梨树少1/3,苹果树有多少棵?

(4)农场果园有梨树150棵,比苹果树少1/3,苹果树有多少棵?

(5)农场果园有梨树150棵,苹果树比梨树多1/3,苹果树有多少棵?

(6)农场果园有梨树150棵,比苹果树多1/3,苹果树有多少棵?

在呈现题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6个题目中,第一个信息都是告诉我们‘梨树有150棵,所求的问题也都是求苹果树的棵数.而第二个信息都是在拿梨树和苹果树在比较.”此时教师追问:“哪几题以苹果树的棵数为标准量,哪几题以梨树的棵数为标准量?”从而引导学生抓住联系,从第2、4、6题与第1、3、5题的对比中找出联系和区别.再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前一类题和后一类题分别应该使用哪一类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即使是容易混淆的题型也能正确理清解题思路.

三、变错为宝,让思维有“误”可导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这些错题只要得到二次加工,往往也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的宝贝.因此,教师应善待这些在学生产生思维盲点时出现的错题,引导学生再次反思,从而去发现、解决问题,然后进行疏导,使学生自行地去解决问题,完善思维,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例如: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很快,学生根据应用题的常规解题思路说明算理,并得出:30÷(30÷10+30÷15)=6(天).此时,我再次提问:“如果这段公路长60千米呢,两队合修几天完成?”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12天”.可见,学生的思维已然产生了惰性.我稍稍皱眉,疑惑地反问道:“哦?大家都计算了吗?这个答案正确吗?”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开始计算起来,答案也是出乎他们的意料:6天!这时原本胸有成竹的学生开始疑惑起来,路程扩大了一倍,时间竟然不变!此时,我继续抛出问题:“如果路程分别是15千米、45千米、120千米呢?”答案又出来了,依然是6天!学生开始提出质疑:是不是工程应用题中的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无关呢?如果不知道具体的工作总量是不是也能求出工作时间呢?一时间,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欲罢不能的浓浓的探究氛围中.

在上述案例中,面对学生思维的盲点,教师没有直截了当地给予纠正,而是继续呈现相应的思维背景,对“错例”的开发和运用不仅使得学生形成了积极的探究态度,也能和学生一起在这些学习材料中寻找出错因,在消除学生思维盲点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题和反思的能力.

总之,学生出现的思维盲点也是学生不断学习的必然产物,我们教师不应回避,而应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发现,提升学生思维的完整性,才能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做出正确而全面的解答,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猜你喜欢

盲点梨树苹果树
一颗孤单的苹果树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小气的梨树
眼见为虚
苹果树
盲点
“苹果树”大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