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让生活信息融入数学教学的策略

2016-05-14李丽红

新课程·小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活动

李丽红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最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来创设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让生活信息融入数学教学,以期实现“让学生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教学服务人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数学教学;活动;生活信息

一、创设情境,把生活信息糅合到数学教学中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础,精心创设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1.模拟生活创设情境

数学教学必须从数学知识的本源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导入新课:企鹅与花猫赛跑。企鹅嘎嘎地叫:“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线比花猫长!”“到底谁跑的路线长呢?我们帮忙计算一下好吗?”教师及时导出:“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圆周长的计算。”学生顿时振奋起来,积极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2.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它使课堂教学如虎添翼,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出发,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教学《分类》时,我播放了动物王国羊妈妈带着她的三个儿女到文具店购买文具的动画课件,课件的内容既源于生活,又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使他们初步感知“分类”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起来兴趣盎然,并能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倍感亲切。

3.讲述故事创设情境

小学生很喜欢听故事。创设故事情境,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可以寓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于充满乐趣的故事情境中。如,在教学《体积》时,让学生边看《乌鸦喝水》的故事片,边思考,储存在脑子里的生活信息被充分调动,当教师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了?”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出:“因为石子占有空间,把水‘挤上来了。”初步感知体积的意义。从熟悉的故事入手,采用动画方式呈现,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学习新知。

二、建构新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实践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论是经验的积淀、基本思想的形成,还是数学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建模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建构。

1.注重动手操作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过程,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全新的天地。的确,思维往往从动作开始;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

2.注重小组合作

如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经历过程,发展思维,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合理搭配不同水平的学生,推荐一名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担任组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反馈信息,教师巡视并聆听学生对问题的处理信息,以确定讲解的切入点。重视小组合作过程,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3.注重自主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迫切想了解其中的奥妙时,教师就不能简单地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得到暂时满足,而是要更新观念,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创造数学知识,其成功后的喜悦定然也能激励他们再去“创造”新的数学知识。

三、回归生活,在数学教学中编辑生活内容

学习数学本质上就是学会数学化。因此,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1.回归到巩固练习中去

教师设计精当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实现数学与生活的沟通。在学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后,我就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周末,请同学们把一天中买的东西记下来。想想,每种东西花了多少钱?一天共花了多少钱?有没有不该买的东西?以后该怎么花钱?完成这类作业后,学生不但能准确地识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还养成了节约用钱和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

2.回归到实践中去

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空间,在生活空间中实践、在实践中感知,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过《比和比例》后,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测量操场边水杉树的高。有的提出爬上去量,有的提出砍倒后量……都不是好办法,怎么办?这时,老师拿来一根2米长的竹竿,笔直地插在水杉树的旁边。此时阳光灿烂,操场上树影、竿影立即出现。教师问:竹竿与影长有何关系?学生茅塞顿开,悟出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算出水杉树的高。

3.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写日记。学完乘除法意义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哪些问题可用乘除法知识解决。“星期天,妈妈买了一箱梨,我数了数,一共12个。我想,每天吃2个,可以吃6天。”“今天,老师布置写生字2页,每页10行,每行10个,一共要写200个字”……数学日记使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实际生活,更细致地观察生活,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生活中包含的数学知识相当丰富,生活对数学的需求范围越来越大。因此,我们的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联系生活、理解数学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寻找数学问题,不断求异创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卜骥.小学数学教学方略[M].时代作家出版社,2010.

[2]李亚男.小学数学教学的细节及案例[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牛年到,节日活动可以这么“牛”
“拍手歌”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