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化县的红色旅游景点

2016-05-14杨挺

群文天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西路军西路红光

杨挺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祁连山支脉拉脊山东段,东与甘肃省积石山县和甘肃省临夏县接壤,南临甘肃省夏河县和青海省同仁县,西靠尖扎县,北同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为邻,平均海拔2200米,是青海省海拔较低的地区之一。河谷地区平均海拔1850米。黄河流经其中79公里,国家级大型电站公伯峡、积石峡电站均在县境两峡的东端。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达天池为重点的自然景观内涵丰富,特别是三处红色景点具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和文物保护价值。

赞布呼清真寺

红西路军被俘战士修建的赞布呼清真寺,位于海东市循化县查汗都斯乡赞布呼村。这个由红军修建的清真寺。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和保护价值。

红光村原名赞布呼,为了纪念西路军烈士,1987年改名为红光村。赞布呼清真寺是青海唯一由红军西路军修建的清真寺,这在全国实属罕见。

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浴血河西走廊失败后,数以千计的战士身陷囹圄,历经磨难。1939年至1946年间,军阀马步芳将400多名被俘的红军战士当成苦力,编成所谓的“工兵营”,被强制押解到循化县赞布呼等地从事各种苦役。强迫他们沿黄河南岸伐木、垦荒、修路、建房等,这座红军西路军修建的清真寺,木料采自邻近的孟达原始森林,砖瓦构件就地烧制。

赞布呼清真寺就是由红军设计、取材并修建的。赞布呼清真寺占地约2600余平方米,呈四合院布赞布局,大门为传统普通式门楼,院内分别由大殿、南北配房、唤醒楼组成。大殿居中,飞檐筒瓦,花砖屋脊两面坡式,殿内木板铺地,正中有一卷式圣龛。南北配房为一面坡屋顶,格子门窗各三间,唤醒楼三层四柱亭子式。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结构独特,雕梁画栋,设计灵巧,砖木雕饰工艺精致,独具匠心。全寺由礼拜殿、唤礼楼、牌坊、影壁、拱北、沐浴室组成。红军战士们在建造该寺时,虽然在敌人严密监视,却与敌人进行着机智的斗争。他们借烧砖雕砖的机会,将红五星、镰刀、斧头、“工”字、领章等象征革命的图案镌刻在花砖上,然后巧妙地砌嵌于房梁屋脊上,以表达他们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渴望获得自由、重返疆场的无畏。这些象征革命的图案至今仍在清真寺大殿屋脊上熠熠生辉,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看着它们,一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灵魂受到洗礼。如今这些特殊的符号仍在大殿屋脊上闪闪发光。红西路军战士坚贞不屈,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英雄气概,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1998年12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海东地委行署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6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光村也因此成为集旅游观光、体验民俗为一体的红色旅游景点。

西路红军纪念馆

在修建清真寺时,由于繁重的劳役和非人的折磨,160多名被俘红军战士死于非命。为了纪念红西路军烈士,中共循化县委、循化县人民政府于1987年4月决定把红西路军建设的赞布呼村改名为“红光村”,并修建了“西路红军纪念馆”。

纪念馆总面积2030平方米,院中绿树成荫,内建四方柱体尖顶纪念碑一座,尖顶置铁制红星,塔身高10.6米,碑身正面刻有“红军精神光照千秋”,落款“青海省人民政府”;东面刻有“魂系昆仑壮河山”落款“青海省军区”;北面刻有“心不易豪气永存”,落款循化县县委;西面刻有“红军精神如黄河奔流英雄业绩与积石永存”,落款循化县人民政府。碑下面是宽大的圆形祭奠台,纪念碑气势磅礴,庄严肃穆。

纪念碑高2.3米,正面刻着“西路红军在循化的简介”,背面刻着中共循化县委、循化县人民政府将赞布呼村命名为“红光村”的内容及命名的时间。再后面是三间混凝土结构的陈列室,陈列资料照片80多幅,实物20余件,其中有24名西路红军战士晚年在循化时的照片。陈列室内最为珍贵的文物是当年红军战士为群众制作的一组桌椅,桌子正中抽屉和木椅靠背档头上赫然刻着五角星。表现了被捕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气节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红光村村委会主任、西路军纪念馆馆长介绍说,设在寺内的西路红军纪念馆是由循化县红光村村委会和红光清真寺管委会联合建立的一座民间西路红军纪念馆。为搜集红西路军的有关资料和当年遗物,筹办方专门派人前往河西走廊、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高台西路军红军纪念馆等处,行程2000多公里,搜集到了一些弥足珍贵的资料和实物。

西路红军纪念馆于1997年9月被中共海东地委、海东行署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纪念馆

在循化县积石镇东门南街烈士陵园内,有一座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纪念馆。1949年8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第1兵团二军在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震率领下,翻越海拔3800米的大力加山,击溃马步芳、韩起功一部顽敌后,解放循化县。之后,二军在循化县各族群众的帮助下,分别于循化县境内的古什群峡、查汗大寺(现为查汗都斯)、乙麻目、草滩坝等地北渡黄河,追歼残敌挺进西宁。在北渡天险时,5师13团2营连长赵洪生等15名指战员光荣牺牲。

为吊慰烈士的伟大英灵,缅怀英雄的光辉业绩。1989年春,青海省人民政府在当年二军渡河地址——循化县积石镇乙麻目黄河大桥北岸修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烈士纪念馆,2010年因国家建设需要,将二军纪念馆从乙麻目黄河大桥北岸搬迁到循化县东门与烈士陵园合并。

纪念馆由广场、纪念塔、浮雕、两个大展厅、四个小展室、一个灵堂、两个贵宾休息室组成。广场中央是四方立柱型纪念塔,塔高11米,上边宽1.2米,下边宽1.5米,塔的正面镌刻中共青海省委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左面是青海省人民政府题词“英雄气概贯长虹”,右面是中共循化县委题词“先烈精神永垂千秋”,背面是循化县人民政府题词“革命英雄永垂不朽”,浮雕上雕刻着“英雄救英雄”的光辉事迹。馆内展出珍贵历史照片资料26幅。纪念塔后是循化县委、循化县人民政府为二军烈士敬立的纪念碑,用花岗岩石凿成,碑上记录着烈士们的姓名和英雄事迹,纪念碑后是烈士陵园墓。

循化县的红色旅游景点,吸引着当地驻军官兵、师生和很多游客来此观光,缅怀先烈。

猜你喜欢

西路军西路红光
罕乌拉西路
红光治疗仪应用于骨折术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
手罢工啦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尊严
弘扬红军精神 讲好西路军故事
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西路军精神的讲话座谈会在京召开
西路军精神在青年一代中的纪念与传承
真诚面对历史
The Advantag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assisted Teaching to English Reading Clas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