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讯

2016-05-14

摄影世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道尔洗车威尔

洗车房(Bay Views)

2016年5月4日至6月12日

伊丽莎白·休斯顿画廊(elizabeth houston gallery)

美国,纽约

大雕塑家罗丹有句话叫“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拍照片的人来说,这句话也不啻为真理。但说来容易,真要到了从生活中发现美的时候,也许大多数镜头就又去对准那些鲜花与阳光了。说真的,在我们身边,真就有些对我们来说似乎是隐形的东西,我们的眼睛、我们的相机经常会无视它的存在,比如说,家门口的洗车房。

1979年出生于纽约州罗切斯特市的摄影师马克·莱昂(Mark Lyon)在本次展览中展出了他的最新系列作品《洗车房》。这部作品展示了这个被我们大多数人有意或无意忽略的身边场所,并发掘了它美的一面。莱昂拍摄了16个不同的洗车房,这些照片都是在夜间拍摄,运用了长时间曝光。在拍摄每一个场景时,莱昂都经历了几天甚至是几年的认真思考和准备,以期在最佳的瞬间、最佳的日子和季节按下快门。这种经过深思熟虑后拍摄出的精细影像与我们身边充斥的大量随手拍摄的照片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照片对房屋内部和外部的光线作出了巧妙的平衡,为这些带有工业标签的场所披上了美学的外衣,也让我们发现了虽然就在身边、但我们并不熟悉的美。除了洗车房本身,照片还为我们框取了洗车房门外的景色。公共和私密的空间在一张照片里并存,他构建的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面对面(Vis-à-Vis)

2016年5月7日至7月9日

乔安娜·布里德摄影艺术画廊(Johanna Breede PHOTOKUNST)

德国,柏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摄影的“看”与“被看”是个假命题。“被看”的照片也会反过来“看”它的读者。有时候是一种小心翼翼的、试探性的和带着疑问的“看”,有时候是一种狡黠的“看”,有时候则是匆匆一瞥。一张照片就是一份展开一段简短对话的请柬。我们看照片,照片也

会充满好奇地看我们。1966年,德国纪实摄影师罗伯特·勒贝克(Robert Lebeck)在波恩为德国前总理康纳德·阿登纳90岁寿辰拍摄肖像,照片发表在Kristall杂志上。这张奇异的照片只展示了这位年长的前总理的左眼,他身体的余下部分被一个陌生人遮挡。但这只左眼就已经足够了。这张照片引发了读者的讨论。在这个严寒的冬日,是什么吸引了阿登纳的注意力,他看到了什么或说了什么,在照片中都已显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次邂逅、这种凝视、这只眼睛、这种思考:面对面的看与被看。

人像摄影中到处都是这种邂逅。有些时候是模特或被摄者对相机和摄影师的挑逗,还有些时候则是与自我形象的对话。本次展览以“面对面”为主题展出了25位摄影师的50多张照片,这些照片鼓励这种邂逅的对话——有些是照片与照片之间的对话,但更多的是照片与观者的对话。德国摄影界泰斗施台方·莫索斯(Stefan Moses)的作品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1960年代拍摄的作品《镜中的自我》(Self in Mirror)中,这位慕尼黑肖像摄影师让德国一些重要的知识分子坐在一面废弃商场的镜子前,他使用了自拍定时器,让这些思想家自己面对镜子表演。就这样在莫索斯的镜头前,这群人展示了他们内省的一面,他们或惊讶、或沉思、或表现出幽默的一面,完成了与镜头后观者的对话。

加来——从丛林到城市(Calais-From Jungle to City)

2016年4月8日至6月5日

弗穆摄影博物馆(Foam Fotografiemuseum Amsterdam)

荷兰,阿姆斯特丹

加来是法国北部港口城市,与英国多佛尔隔海峡相望,是距离英国最近的渡口。但是,在号称欧洲“民主中心”的这片土地上,就在距加来港不远处,还有一个存在了10年之久的平行世界。来自非洲和中东的难民聚集在这里,等待机会穿越海峡逃往英国。1967年出生的荷兰摄影师亨克·威尔德舒特(Henk Wildschut)从2005年起开始关注源源不断流入加来的难民。过去这些年间,他一直在观察这个“丛林”,行走其间,看着它逐渐发展壮大成一个政府不得不正视的“城市”。但官方决定,从2016年2月29日起开始拆除这座“城市”。

与大多数摄影师不同,威尔德舒特刻意避免拍摄那种夸张、煽情的瞬间和催人泪下的难民故事,他的照片像是娓娓道来,诉说着现实,见证着这些难民为了生存和谋得一片栖身之地所做出的努力。这些不被官方承认的人似乎是隐形的,但照片记录了他们离去的轨迹,让他们得以彰显自身的存在。威尔德舒特用艺术的手段力图呈现公正的判断,当然,难民危机的问题非常复杂,隐形与现身,尊重与歧视,压制与反叛,本地与国际,还牵涉到政治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威尔德舒特的这个专题还将继续拍下去,或许对我们经常在电视和报纸上见到的诉诸情感的难民照片是一种补充。

结尾(End)

2016年5月12日至7月15日

麦克·霍本画廊(Michael Hoppen Gallery)

英国,伦敦

爱尔兰摄影师埃蒙·道尔(Eamonn Doyle)以他的家乡都柏林为背景,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创作了摄影三部曲,分别是《我》(i),《进行中》(ON)和《结尾》(End),本次展览展出的是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

道尔家住都柏林帕内尔大街,这是一片有着多元文化和各种工作机会的街区,这些照片以一种近距离的视角观察着这里发生的一切,这里既充满活力,又让人厌倦和惆怅。一般来说,大多数摄影师喜欢去探索未知世界,寻找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而道尔则蹲守在家门口,专注于身边,去挖掘摄影的矿藏。

道尔深受对存在主义大师萨缪尔·贝克特的“重新解读和反省”思潮的影响。在作品中,道尔展示了他为剥去文本及其背景的外衣所做出的努力。他在自述中说,“照片中的人物都是在近距离拍摄完成的,但拍摄的视角和态度表达了我对他们的尊重。这些照片只是拍摄了生活中的一些片段,但对我来说,日常生活已经足够有分量和戏剧性,即使它的意义是晦涩的。”同一个街区,每天上演着同样的故事,都柏林人赢得独立自治时的自信和雄心也日渐消磨,街景就像是人们心灵状态的一座浮雕。《结尾》像一张慢慢打开的地图,在时间与地点的循环中审视着这座城市。

猜你喜欢

道尔洗车威尔
洗车
威尔森林的骗子大叔
最佳男演员:威尔·史密斯
威尔·史密斯是怎么把自己玩坏的?
↓点灯——派威尔(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