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为何总忍不住偷看女儿日记

2016-05-14章剑和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领地日记本日记

章剑和

王太太今年40岁,在医院做药剂师,老公是机关公务员,他们有个14岁的女儿,正在读初中。女儿成绩不错,个性虽有点内向,但也乖巧听话,很少让父母操心。这个小家庭应该说得上是幸福温馨的。

但是最近有件事让王太太有些不知所措,就是一个月前她偶然一次偷看了女儿的日记之后,就忍不住每天都要翻,甚至一天不看都觉得不安。

其实女儿的日记里倒也没什么特别的内容,基本都是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事,还有对某个男同学的朦胧好感。看完后王太太当即就把日记本放了回去。她心里明白这个年纪的女孩开始对异性有好感是非常正常的,也相信她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但她就是不能完全放心。

从那以后,王太太就开始暗中关注女儿感情方面的变化。女儿与同学打电话时,她都躲在旁边偷听,还几次装作聊天无意中提起这方面的话题,观察她的反应。女儿很快察觉到妈妈的意图,反应开始明显不自在起来。

一次趁女儿不在家,王太太又翻出了女儿的日记本,想从里面看看她的真实想法。谁知这一看不得了。女儿在日记里竟然发泄对妈妈的不满,不但抱怨她哆嗦絮叨,而且觉得她最近像监视间谍一样,让她感到透不过气来,还在日记里面说妈妈“低俗”“像个庸俗的家庭妇女”,真是把王太太气死了。

女儿的日记让王太太震惊,她真的没想到,内向乖巧的女儿竟然会这样想,她感到很痛苦很失望,但是同时,王太太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控制不住自己了,每天就想看女儿的日记。她还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公,和他商量该怎么办,老公批评她太小题大做。

现在麻烦的是,王太太每次面对女儿,她就会联想起日记本里那些话,心里既焦虑又委屈,简直寝食不安。可她又不能和女儿直说,只好每天都挖空心思偷看她的日记。现在她真是一筹莫展,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心理评析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14岁的女孩正处于青春期,有朦胧感情是谁都理解的事情。这件事上,主要是王太太的心理出现了偏差。

从王太太自己的角度来说,步入中年的女性随着容颜渐老,青春将逝,开始丧失心中最在意的“本钱”。很多职业女性在中年时期虽然事业有成,但也往往预示着个人发展到达顶峰并转向下坡。这些变化在外人看来并不明显,但当事人自己往往会非常敏感地注意到。

在王太太体会到人生的下降时,14岁的女儿却正在上升期。她初长成人,正欲振翅高飞,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少。一上一下变化的过程中,孩子一些尖刻的言语往往直指父母的痛处。王太太从女儿日记中看到的不光是指责,还有女儿长大成人,将要脱离家庭和自己身边的未来;而王太太还远没有做好接受这种未来的心理准备,所以她心理上自然会产生微妙变化和不满。

需要提醒王太太注意的是,当我们成人力图探寻孩子的内心世界时,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有一块只属于他们自己的私密领地,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进入青少年期,孩子对成人的闭锁性,对同龄伙伴的亲近与开放性,以及开始出现的对异性的朦胧向往,更具有典型的年龄特征。这些在躯体上已基本发育成熟的“小大人”,更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渴望摆脱父母的约束与羁绊。

所以,王太太千万不要轻易“侵犯”孩子的心理空间,不要再偷看女儿的日记,要学会尊重孩子,要留给女儿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这块“领地”不在乎大小,而在乎其性质。

作为家人,有时候需要注意到家庭成员一些情绪反应背后的心理需要,此时,家人的理解显得非常重要。王太太应该坦然面对自己的逐渐老去和女儿的逐渐成长,以此为基点构建新的自我价值体系,自然就会走出目前的心理困境。

猜你喜欢

领地日记本日记
没有遗失的日记本
小小日记本
我们的领地
中恒美:着力打造中国高端铝材新领地
成长日记
我的日记本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马晓春坚守最后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