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2016-05-14李红娟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运算新课程

李红娟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应该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关注计算意义的理解和培养应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真正达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计算教学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兴趣计算能力计算习惯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关于运算内容的设计和计算教学的要求,关注计算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应用计算,使计算真正成为学生轻松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技能。那么,在新课程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1.运用电教媒体,增强数学计算趣味化。在计算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了录音、投影等电教媒体,分散重点,突破难点,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中去。

2.组织游戏竞赛,提高学生计算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要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计算和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计算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程的计算内容,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运算的过程,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建立实际操作与数学运算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直觉经验,找到数的运算的现实背景,促进学生理解运算的含义及其性质,并能自觉地运用于解决应用问题之中。

2.重视估算,善于验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教学要重视心算,加强估算,淡化笔算。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复杂的计算都可以由计算机或计算器来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估算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人们在使用工具进行计算中,由于操作上的失误会使计算结果有很大的误差,这就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能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并对其合理性做出解释。另外,在计算前对结果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合理、灵活地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在计算后对结果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最有价值的检验结果的方法。所以估算能力是现代化社会生活的需要,是衡量人们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重视、加强估算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

3.鼓励运算的多样化,加深对计算的理解。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而传统教学往往忽视这些不同的方法,直接介绍给学生成人通用的计算方法。新课程的计算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所有的学生都能从听取、反馈别人的方法中受益。

4.鼓励学生使用简便算法,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简便计算是一个切实有效提高学生计算速度的方法。简便计算常常运用一定的运算定律,如进行加法计算时常会用到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进行乘法计算时又常用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将一些计算由繁变简,由难变易。简便计算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减少计算的错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大了简便方法的教学力度。

5.重视学生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程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数与运算学生的自然组成部分,并要求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在计算教学中,包括数的认识、计算等内容的引入与展开,都力求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从接触数学起,就建立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根据实际情境和计算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教学除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关注学生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品质和计算习惯,才能更好地保护学生学习计算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书写的习惯。让学生养成做题前先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些可以使用简便计算,要求学生想好了再计算。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管是作业还是草稿,都要要求学生书写必须认真、工整,尤其要把数字及运算符号抄正确、写清晰,还要注意计算格式必须规范。

2.培养学生按步骤计算的思维习惯。 在进行计算教学时,学生如果能按完整的步骤进行思考和计算,计算准确率就能大大提高,所以要让学生养成按步骤计算的思维习惯。

3.培养化繁为简、讲求效率的良好计算习惯。小学各年级的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因此,学习数学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善于化繁为简。

4.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没有看清楚题目,抄错题或计算时粗心大意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检验是计算中不可缺少的步骤,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一步一步地检查,看有没有抄错数字和符号,计算过程有没有错误,最后验算计算是否正确。

计算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数学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按新课标的要求,把计算教学摆在重要位置,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把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科学训练,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运算新课程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有趣的运算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