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基于小学生思维特点的语文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2016-05-14解品宝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形式小学生

解品宝

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对于小学生而言,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习不仅是文字,也要理解词义,增强技能训练。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成为当前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难题。在本次研究中将从课程设计、发展思维的角度,对如何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语文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分析。

课程设计思维特点能动性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学科之一,也是不容忽视的课程,在实践过程中要提升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性思维,按照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对教学设计形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必须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对语文教学课程进行详细的分析,按照课程设计形式和发展思维的具体化要求,优化设计理念,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

一、优化课程设计形式

针对课程设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以新课程背景为基础,结合思维特点和具体设计形式的要求,优化设计方式。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心理,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对教学设计方案引起重视,优化课程的设计方式。和文字相比,图片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图片本身具有色彩鲜艳和动作抽象的特点,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文字表达的形式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采用图片表达语言,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学到《桂林山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风景名胜有进一步了解,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风景名胜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很多学生对风景名胜有很大的好奇心,原有的文字表达的形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将文字、图片及视频等资料纳入到教学课程设计中,能起到优化设计形式的目的,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新鲜的画面能给予学生视觉冲击,让学生投入到情境教学中。此外为了起到扩展知识的目的,可以将其他地域显著的名胜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包括杭州西湖、北京故宫等,增加学生对其他地域名胜古迹的了解。此类介导式的教学方式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到特定的范围内,在此基础上进行文本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扩展学生的思维形式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扩展学生的思维形式符合当前教学的具体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应用游戏教学法,达到扩展学生思维形式的目的。将游戏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要求,能让学生理解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享受学习语文带来的乐趣,进而实现主动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学到《坐井观天》,讲述的青蛙坐在井里看井水中倒映出的天,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课前引导工作,例如,“大眼睛,宽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描述的是哪一种动物,谜底是青蛙。此类教学方式能引导学生投入到情境教学中,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翻阅其他书籍,查阅同类成语知识。以盲人摸象为例,意为由于只了解事物的局面,产生了认识上的片面性。人们在评论一个人、一部电视剧或一种社会现象,往往因为只看到局部而下结论,便造成了片面性。寓言故事表达的是隐喻的意思,为了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让学生对不同寓言故事表达意思进行分析,从中掌握故事的内在含义,不断提升自身理解能力。

三、语文知识练习

语文和实际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很多文章都是作者的真实写照。在教学阶段要对语文知识进行详细的分析,深入到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脱离了生活的语文教学都局限于对文章的了解,对文章的深层意思缺乏有效的了解,进而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根据新课标教学形式的要求,语文教学要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采用生活化教学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对文本知识进行分析,同时需要将生活和语文案例结合在一起,扩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强化对知识的了解。在小学语文教材口语交际中学到《保护有益的小动物》,学生可以结合身边的动物类型,辨别什么是有益的动物,什么是有害的动物。例如,青蛙、猫头鹰、啄木鸟等,有害的动物包括老鼠、蚊子、苍蝇等,将语文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能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对提升对文本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

四、提升学生的能动性

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只有主动学习,具备学习的欲望,才能提升学习水平。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式的学习,让学生主动去看、读、写和想,以学生为中心,突破教材的限制,增加学生对文本知识的了解。每个寒暑假,学生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对中心思想和人物关系进行分析,独立学习的形式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往往让学生印象深刻。

五、结束语

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思维特点的特殊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做好课程设计的相关工作,优化设计形式,以教学改革为基础,保证语文教学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基础要求。课程设计必须以发展思维为主,以学生为中心,将各项教学措施落实到实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进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参考文献:

[1]高向斌.发生在课堂上的科学故事—美国小学科学课教学模式研究[J].学科教育,2010,11(01):32

[2]王胜燕.小学科学课教学探讨[J].科技资讯,2012,12(01):89-90.

[3]王萍.科学课教学的不良现状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0,12(01):85-86.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形式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我是小学生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