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一体化教学的几个要素

2016-05-14王博

职业·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技工院校要素

王博

摘 要:在技工院校专业教学中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本文根据南阳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体化教学的几个要素。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技工院校 要素

一、完善的课程体系

研究职业教育的课程大纲标准,构建“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目标协同融合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 “好学习、能从教、善反思、会为人”为课程目标,体现四个结合:课程设置系统性与多样性结合;探究式教学与体验式、协作式学习结合;课堂教学、网络自学、微格实践、课余竞赛结合;知识性和能力性、形成性与终结性测试评价结合。

二、适用的立体化教材

教材是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的物化成果,重点建设校本教材和精品课程。课程组拟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总结,撰写出版基于新课程体系、适合教学、资源完备的立体化优质教材。

三、恰当的课程评价体系

“知行一体化”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应该是动态、过程性、全面且综合的,考核评价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也应加入到评价的过程中来,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个环节。因此应当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结果与过程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专业成绩与能力评估结合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学生自评、互评是以评价指标体系为基准进行,从而实现了在学习中评价、在评价中学习的目的。

另外,课程平台能够记录学生参与网络学习的登录情况,以及前测、练习、章节测试、模拟测试、课程BBS,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自动生成学习进度和平时成绩。

四、完备的课程资源

逐步形成职业学校教学案例库、课程单元测评题库、教学媒体资源库等。

五、一切为了学生

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就是操心、费力、负责任。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为被动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都是别人说了算,不支不动,不拨不转,不爱学习。学习与自己无关,成绩无关紧要,逃课、睡觉,不把学习与未来生活联系在一起。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学习,改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

思想层面:教师要树立正确学生观,尊重学生,体谅学生,鼓励学生。制度层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获得荣誉感。方法层面:合作学习,互动交流。评价层面:重视过程,重视进步,重视长处。

六、有效的互动平台

在网络课程中,有效互动贯穿始终,其中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学生与校级领导之间的交流互动。具体来说,提供了以下几个交互模块。

一是“大赛主题讨论”。根据省每年数控大赛图样的要求,设置一系列与大赛知识相关的讨论主题,引领学生头脑风暴,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学习的内容和自身应努力的方向。二是 “答疑解惑”。学生提问后,系统将即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应在第一时间给出辅导和解惑。

结合近几年笔者的一体化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大纲,做到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多虚心向同组老师学习、请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讲课时精确抓住重点,重复和多次讲解重点。运用举例法、示范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的使用,频繁和学生进行互动、提问,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和预见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讲完课进行巡回指导时,注意对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进行询问和辅导,这样可以及时了解他们掌握知识的进程和内心的想法,过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上课时候的不足。 理论讲解完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时,特别是技校的实习教师应多次重复进行示范操作,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

在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主动的、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好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强烈需求,从而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自然会越学越愿学、越爱学,这无疑就是一体化教学的目的。“告诉我,我会忘记!演示给我,我可能会记住!但是让我动手做,我就会了!”

参考文献:

[1]王文槿.我国远程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作者单位:南阳市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技工院校要素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