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题浅析

2016-05-14张银华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兵部家庙宗庙

张银华

例1 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解析 此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选项涉及科举制度、人的称谓等文化常识。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

答案 D

例2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玺书,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古代长途递送的文书易于破损,所以书于竹简木牍,两片合一,缚以绳,在绳结上用泥封固,钤以玺(印章),故称玺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B.谥,即谥号,又称别号,简称号。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别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

C. 乞骸骨,古代官吏向皇帝请求退职之语,也省作“乞骸”,意思是使自己的骸骨能得以归葬故乡。

D.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解析 谥,本义是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如谥号等。别号,简称号,是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别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

答案 B

例3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兵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其长官为兵部尚书。兵部又称夏官、武部,兵部尚书又称夏卿。

B. 巡抚,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军政、民政大臣。清时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

C. 诏旨,诏书、圣旨。例如《后汉书·周举传》:“羣臣议者多谓宜如诏旨。”《吹剑四录》:“虽法令昭昭,视如不见;诏旨切切,听如不闻。”

D. 家庙,皇家为祖先立的庙,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古时只有皇亲国戚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原叫宗庙,后称家庙。

解析 “皇家为祖先立的庙,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古时只有皇亲国戚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原叫宗庙,后称家庙。”一句有误,应为“家族为祖先立的庙,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上古叫宗庙,宋改为家庙。”

答案 D

例4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 “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 “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 “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解析 “总角”指的是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

答案 A

猜你喜欢

兵部家庙宗庙
朱元璋的胸怀
论电影《一一》中的儒道生死观
朱元璋向下属道歉
东汉初的礼制建设与政治合法性建构
试论辽朝太祖时期的宗庙制度构建
天空之城与地球引力
荒家庙
宁化红军医院 旧址焕然一新
鲜为人知的满族家庙兴庆寺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