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报业印刷发展述评

2016-05-14

印刷技术·数字印艺 2016年6期
关键词:印刷厂报业总量

近日,中国报业协会印刷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报协印刷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报纸印刷量调查统计结果。据统计,2015年度全国报纸印刷总量为1145亿印张,较2014年的1360亿印张减少215亿印张,下降幅度为15.81%,是该项统计持续20多年以来的最大降幅。2015年也是这20多年来年印量减少值最大的一年。相比2014年的报纸年印量减少值145亿印张、2013年的125亿印张、2012年的48亿印张,2015年的报纸年印量减少值再次出现大幅度扩大。上述数据对报业印刷是一个重大利空,纸质报纸遭遇断崖式下滑的论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统计数据的佐证。

从具有较好可比性的报纸印刷总量的统计数据来看,报纸去印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读者群体在向新媒体转移,另一方面是报业本身的新媒体转型。报业的新媒体转型和融合发展仍在摸索阶段,纸质报纸出版仍然是报业的经营主体,因此,如今报纸印刷总量的下滑,不仅是报纸印刷领域的利空,也反应出整个报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将对2015年我国报业发展情况进行简要回顾。

数字中的再分析

“北、上、广、深”是目前中国公认的4个一线城市,也是中国经济运行的排头兵和晴雨表。在报协印刷委员会每年进行的报纸印量调查统计中,这4个一线城市的专业报纸印刷企业几乎全部在列,本文抽取了这4个一线城市2011~2015年的报纸印刷总量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以往报协印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采用同比方式进行计算,不易看出报纸印量下降速度的变化趋势。因此,本文将以报纸年印量最大的2011年作为参考标准,将其他年份的数据除以2011年的数据计算出的百分数定义为“百分比”,求解当年百分比与上年百分比之间的差值,并将其定义为“下滑率”。据此,就可以较为准确地看到报纸印量下滑速度的变化。以城市作为数据分析的基本单元,可以排除单一报社或印刷厂的个体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可以将抽样分析上升到全数据分析。

从表1的百分比数据可以看出,2011到2015年间,“北、上、广、深”4市中报纸印量下滑速度最慢的是北京,其次是深圳,而上海和广州基本相当。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有众多的全国性报纸,特别是各部委的专业报纸主要集中在北京印刷,这类报纸广告不多且近年来印量下滑不明显;深圳的报纸印量基数不大,远小于其他三市,下滑速度相对较为平缓、均衡,这也在情理之中;而广州和上海两市的情况,可基本代表一线城市报纸印量下滑的基本趋势。

此外,从表1中各年份的下滑率数据来看,北京下滑最严重的是2014年,达11%,2015年回调到7%;上海下滑最严重的是2013年,达16%,2014年回调到12%,2015年再次回调到6%;广州和深圳下滑最严重的是2015年,下滑率分别达17%和11%。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一线城市中,2015年GDP总量最高的上海,报纸印量下滑趋势已经连续两年得到回调;GDP总量次之的北京也在2015年出现回调;GDP总量分列第3、第4位的广州和深圳,报纸印量下滑则在2015年达到最大值。

二线城市的情况又如何呢?本文选取了调查数据较为完整的8个具有代表性的省会城市和二线城市:青岛、杭州、沈阳、济南、南京、成都、西安、南宁,这些城市2011~2015年的报纸印刷总量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各年份的下滑率数据来看,各城市报纸印量下滑幅度最大的几乎都是在2015年,下滑率从8%到20%不等,就连前几年印量处于上升通道的南宁,也在2015年出现大幅度印量下滑,且报纸总印量已经低于2011年的水平。

对于三、四线城市,由于调查样本较少,报纸印刷总量较小、数据的波动敏感性较强,且三、四线城市的报纸印量还受省级都市报发行或代印的影响,因此本文暂不作相关定量分析。但通过行业调研和多方了解,再结合前文分析,我们仍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015年的报纸印量下滑是全行业性的,此轮报纸印刷总量下滑先从经济发达地区开始,进而蔓延至二、三线城市,之后是三、四线城市。

预期2015年应是此轮报纸印量下滑的最严重时期,今后几年的报纸印量下滑幅度将有所减小。很多在报纸印刷界举足轻重的报社印刷厂在2015年的印量下滑幅度都较大,如羊城晚报为28.02%,南方日报为22.62%,成都博瑞为30.27%,华商数码为28.49%,长江日报为39.53%,青岛日报为22.22%,江西日报为25.30%,杭报盛元为24.75%,辽宁日报为23.87%。这些体量较大的报纸印刷厂印量深度下滑,使得2015年全国报纸印刷总量下滑加速在所难免。而2015年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报纸印量高速下滑的趋势已经得到初步缓解。2016年下跌幅度最大的当是部分二、三线城市,一、二线城市的报纸印量下跌将会得到一定缓解。由于我国报纸印刷总量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因此全国报纸印刷总量的下滑幅度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预期2016年会低于2015年的15.81%,可能的数值范围为10%~13%,最高不会超过15%。

从表1和表2还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城市的报纸印刷总量与GDP总量并不呈正比关系。如2015年GDP总量高居榜首的上海,报纸总印量却小于北京和广州;全国主要城市GDP总量排名在十名开外的青岛,报纸总印量大于GDP总量排名第4位的深圳。

报纸总印量主要与报业发展水平相关。如半岛都市报、广州日报、南方报系等,曾经都是报业超常发展的典范,在如今报业印量下滑的浪潮中,其报业市场规模仍然保持了相对优势,下滑深度并不超常。一个城市的报业市场容量关键在于之前的市场培育,经过充分的市场培育和发展,今天仍然有很多城市的报纸印量会逆势上升。

但必须指出的是,报纸印量下滑幅度回调并不表明不再下滑。虽然2016年的下降速度会有所放缓,但仍然会有较为深度的下滑,下滑仍未见底。已经有一些城市的报纸印量下滑至接近2011年报纸印量的一半。据目前的情况预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办法,报纸印量的最低点可能是2011年的5成左右。

质量稳定预示技术进入成熟期

2015年有88家出版单位的92种报纸参加报协印刷委员会的质量检测,其中获得精品级报纸的有60种,获得优质级报纸的有32种,且分差都在一分之内。在60种精品级报纸中,既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浙江日报、广州日报、重庆日报等传统的质量强报,也有宁波日报、烟台日报、汕头日报、嘉兴日报、南阳日报等地市级报纸,大部分省级报纸都位列精品级报纸第一集团军,所有参评报纸都已经达到优质级报纸水平。这个事实再次说明,我国报纸印刷已经进入成熟期,无论是国产印刷机还是进口高端印刷机,都可以印刷出优质级报纸,而不再仅仅是合格报纸。

要看到,报协印刷委员会的报纸印刷质量评比所采用的2013版规范要求要比现行的2013版国际标准、2005版ISO标准更为严格,与2014年新修订的ISO国际标准不相上下,因此可以说,中国报纸印刷质量基本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报纸还存在着墨色偏浅或过深、墨色均匀度有待提高、报头色彩偏差、针眼过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印刷工艺。由于目前报协的质量检测采用的是自行寄送样报的方式,这些样报相当于各厂的社用报水平,与大路报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报协的质量检测中达到了优质报、精品报的标准,说明各报社印刷厂都已经具备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在今后要注重大路报的质量水准,保证送到读者手中的每一张报纸都是优质报、精品报。

由于在审美理念、制作规范等方面存在差异,与国外报纸相比,国内有相当多的报纸还存在着墨色过重、图片清晰度不高、纸张质量较低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在印刷环节,而在前期的图文编排、图片选择和设计制作环节,印刷厂对此的掌控能力极其有限,因此今后应重点提高报纸制作编排的规范性,提高报纸的感观质量。

印量危机就是报业纸媒危机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较2014年的58.0%上升了0.4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45.7%,较2014年的55.1%下降了9.4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34.6%,较2014年的40.3%下降了5.7个百分点。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64.0%,较2014年的 58.1%上升了5.9个百分点。在此,我们将2009~2015年间全民阅读调查结果中的报纸和图书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汇总,如表3所示。另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公布了2014年全国出版行业营业收入变化情况(见表4),报纸出版以较高负增长率突出在列,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报纸出版面临的严峻形势。

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人均报纸阅读量在2010年达到最高值后,近4年一直处于下滑态势,报纸阅读率虽然在2014年有所增长,但阅读量依然在下跌,2013年报纸阅读量和阅读率已经低于金融危机和手机阅读起步期时的2009年。与此同时,图书阅读率、阅读量都基本保持相对稳定并有所上升。报纸读者流失,才是报业纸媒形势严峻所在!

好在报业危机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在2016年的两会上,李东东联名新闻出版等15个界别的84位委员,向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关于促进主流报媒健康发展 巩固新闻舆论主阵地的提案》,呼吁通过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创新体制机制、提供政策支持,加速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巩固主流报媒新闻舆论主阵地。

报业印刷的危机思维

中国报业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自2011年以来,报纸印量已经连续多年下滑,下滑速度在加快,报纸印刷总量缩减严重。在报业印刷市场总量尚未见底的时候,报业必须摒弃多年以来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和管理模式,充分认识到报业融合发展下的报纸去印刷化大势,将今后的报纸印刷业务发展建立在危机思维之上,不能再追求增长、扩产、提速等原有的思维模式,做好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

在报纸印刷方面,首先,要调整企业发展模式,使其建立在以稳定和紧缩为主的战略规划上,在技术、设备、人员、管理等方面,要改变过去“大干快上”的思维模式,在设备更新方面,要更加审慎,使修旧利废成为日常工作。其次,在印刷总量不断缩减的情况下,要精简岗位,提高人员利用效率。再次,面对日益严峻的经营压力和环保要求,今后的技术更新要以节能、节约、绿色环保为主导。最后,在报纸印刷技术趋于成熟、印量缩减、时效压力有所降低的条件下,应将以往报纸印刷不计成本地提高印刷质量和出版时效的模式,转变为以节能、节约、绿色环保为主导,以技术驱动发展的模式。

报纸印刷企业还应积极拓展新业务。报纸印刷企业在印量、印刷时间、产品种类、新产品开发等方面都没有自主权,报纸印刷就是纯粹的加工性质。在很多城市,报纸印刷厂主要为自己的报社服务,产品种类都是报纸,多数地区报社印刷厂的本社业务能够占到70%以上,其他的业务也都是中央代印报纸,几乎没有跨行业业务。报业印刷已经处于变道换档的时刻,报社出版对印刷厂的依赖程度也在降低,报社应支持印刷厂适时推进企业化改革,一厂一策,为报纸去印刷化做好组织保障。

各报社印刷厂早就认识到单一报纸印刷业务的危机,曾经多次探索跨行业经营路径,包括商业印刷、包装印刷、出版印刷等。但成功绝非易事,报纸印刷在设备通用性和客户资源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特殊性,目前书刊印刷也逐渐不再使用报纸印刷机546mm的小开本尺寸,报纸印刷机只能局限于报纸生产,报社印刷厂难以向其他印刷业务转型。

在转型方面,近来有一些报社开始涉足数字印刷。作为一种新兴的印刷生产方式,报纸印刷行业有先行者介入数字印刷是很有必要的,这一方面可以探索数字印刷在报纸印刷中的应用可能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摸索和积累数字印刷的应用经验。不过数字印刷仍然处于发展之中,其成本较高,赢利模式仍然不是很清晰,在印刷企业自有业务不多的情况下,是否开展数字印刷、何时介入数字印刷,都还需要权衡企业自身特点,慎重决定。

目前,越来越多的报社印刷厂在进行跨领域印刷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杭报盛元、宁波报业、湖北楚天印务近十年来不断在书刊印刷、文化用品、商业印刷、数字印刷、创意设计、电子商务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北京日报印务自成立伊始即确立了印刷、非印刷两个领域,努力通过物流、互联网+、组建印刷产业联盟等多元角度进行印刷业务的转型;烟台报捷、山西太报则在图书、包装印刷等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新华社一直在努力挖掘社内业务的潜力,积极发展耗材经营、物业经营、兴办印务网站等项目;人民日报、今晚报、深圳报业则在数字印刷领域进行着积极的努力。人民日报已经形成涵盖单张/轮转、彩色/黑白的完善的数字印刷生产体系,今晚报和深圳报业进行的数字高速轮转喷墨设备试验,为探索报业可变数据印刷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呼唤发展新策

所有的分析和判断可能都苍白无力,解决报纸印刷的下滑问题、实现报纸印刷数量的止跌回升,从根本上讲是整个报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确定纸质出版在融合发展中地位的问题,是如何让纸质报纸在多媒体竞争中吸引读者的问题,并不是报业自身努力就能做到的。做好报纸发行,让报纸更好地吸引读者才是根本,这决定于报社的总体布局和改革进程。报纸印刷业呼唤报纸的供给侧改革焕发出新的活力,尽早确立纸质报纸的发展方向,在纸质出版的优势点上发力,在媒体融合中不忘纸质出版的作用和价值。

媒体融合发展,是报纸行业向互联网转型的强大动力,将会极大推动报纸行业的互联网步伐。但媒体融合发展同样也需要纸质出版,也要研究怎样融合纸质媒介。报纸的发展要研究新媒体生态中纸质媒介的新形式、建设纸质出版发行的新生态,认识纸质报纸出版的核心价值在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变化,将“新闻纸”变成“深度纸”,将新闻转播者转型为新闻评论者,发挥纸质媒介在阅读上有别于屏幕阅读的深度化特性,并依此改造现有的发行模式,从抢新闻发布变为服务读者,适度放弃过时的时效观和发行员的人海战术,实现实时电子交易、报纸破订、专刊预定等新型的电子化发行模式。

猜你喜欢

印刷厂报业总量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ICP–OES测定饰品中砷、镉、汞、铅总量的不确定度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