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我”的对话有效推进学习活动

2016-05-14周丽亚

新课程·小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自我课文文本

周丽亚

“对话”的语文课堂绝不是单纯的师生对话,有效的对话是学生与文本、教师、同伴之间的对话,是基于“自我”的对话,是有效学习活动的基础。

——题记

[缘起]一场意义深远的能力提升工程

九月,余姚市举行了语文素养能力提升工程。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是幸福的,我又是幸运的,身为坊主的我,努力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特别是我接受“15分钟微视频”的任务时,我选择了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这篇课文,开启了我多次“补天”,探究有效学习活动的“对话”之行……

[回眸]一段层层推进的“有效对话”

初次对话:相约“名师工作室”的研讨课

上学期,我承担了一堂“名师工作室”的研讨课。当时,我就选择了《女娲补天》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能着力体现对话,着力体现“复述”为主线。面对这样一篇故事内容学生比较熟悉、故事性极强的课文,在设计教学时,我努力实现“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树形图”的设计推进学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这一学习活动的推进,学生在我的组织下,基本上能达到学习目标,讲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但一个男生高高举起了小手,提出了疑惑,他认为树形图的填写并没能体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个疑问让我突然感觉到在自认为完美的设计面前,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研讨课结束后,师傅邹渭灿老师给我提出了建议,他认为这样高频出现的提问,实际上是老师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然后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入教师预设的答案中。学生“自我”的对话没有很好地呈现出来。师傅的话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再次对话:“15分钟微视频”的拍摄

根据师傅提出的建议,我进行了修改、再修改、磨课、再磨课的过程,一路艰辛,但又收获满满,我如“破茧成蝶”,来了一次华丽的蜕变。

我的三处蜕变:

经过多次修改、磨砺,学生自主对话“文本”,自主对话“教师”,自主对话“同伴”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基于“自我”的对话,真正做到了“还学于生”。

附【精彩片段赏析】

师:同学们真能干,通过自己的语言概括了故事的起因,那经过、结果怎样呢?请用简洁的词语或短语概括课文向我们描绘的几个画面,可以尝试用富有独特理解的结构图展示,例如“树形图”“表格”“流程图”等。请完成学习单第二题。

学生根据“温馨小贴士”,四人小组开始合作。老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你们完成学习单第二题了吗?

生:已经完成了。

全班进行展示,组与组之间进行点评,有错的进行修改!

第四小组点评:我发现前面三个小组不仅用简短的词语概括了每一段话的意思,而且还理清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值得我们小组学习。

……

文本的创作,早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说。这样的设计,同学们自主地走进文本,自主地与文本多次“对话”,自主地与“同伴”多次对话,为文本解读打开了一扇“窗”。这样的自我对话才是真正有深度的对话。

[反思]“有效对话”基于“自我”对话

“对话”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课堂因“对话而精彩”。反思“有效对话”,因为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低效对话”和“无效对话”。在这次活动中,让我看到了真正的有效对话基于“自我”对话。

一、小组合作源于“自我”对话

“小组合作”应运而生,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生力量,同伴之间的交流多了,对话多了,但我们发现有时候小组里只有一两个人在唱“主角”,另外,一些人则“搭便车”,互相推卸,总是依赖他人,滥竽充数。这种现象导致小组成果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果,而是个人才能的展示。这些“搭便车”的人只会被动地接受小组分配的要求,甚至对要求的完成有所松懈,直至把所有任务都交给别人,由别人“拖”着走。因此,笔者发现真正的对话首先应该基于“自我”的对话、“自主性”的对话,是主动的知识建构者,他们会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自己寻找方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主搜寻资料,对材料采用恰当方法进行深加工,从材料中寻求有意义的资源,从而树立起自己在学习领域中的主体地位,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如,笔者执教《女娲补天》15分钟微视频中,学生在小组长的领导下,都自发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自发地发表见解,为小组共同的学习任务寻找到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与他人分享他们的做法,一起讨论改进的方案,将小组的交流谈论引向深处,激励小组合作任务的不断推进,这才是真正的“对话”。

二、活动推进着力“自我”对话

学生与文本情境对话是阅读课成功的基础,试想学生没有用心阅读、静心思考,真正与文本情境进行对话,何以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出火花?因此,老师在课堂中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文本,阅读教材,使他们在总体把握文本的内容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与文本产生共鸣。

在执教《女娲补天》时,自我对话展开层层推进。学习活动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没有强制,没有制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很好地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这样的朗读,读得有味,读得有情。学习活动二: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用一个词语或短语进行概括,这又是一次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深入地走进文本,解读文字背后的秘妙。学习活动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情节线,这个活动的开展,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自我对话的欲望,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着,有的运用了“树形图”并进行了改良,有的用“简笔图”进行勾勒,有的用“结构图”展示层次,一个个流动的身影,一幅幅精致的画面,体现了学生“自我”对话的成效。

三、活动展示展现“自我”对话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展示同样需要自我对话为基础,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感言才有含金量。教师应该能捕捉学生发言中的最佳契机,创设对话的情境,及时地推波助澜,正本清源,激发并保持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对话教学的实际效率。

课中一学生说“树形图”没能很好地体现文章的脉络和层次,而这正是深入对话的一个很好的契机。我较好地把握住了这个动态的对话机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情节线,这样的学习,在展示这个成果时,学生才有话可说,有理由可讲,再通过学生互相的评价,互相提点,加上老师适时的补充,对文章的脉络已是了如指掌。

这样的展示活动,正是因为我充分利用这个对话的契机,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想象,表达自己的见解,释放丰富的情感,从而有效地利用了动态生成资源,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展示着最鲜活的学情。倾听学生的发言,抓住瞬间的契机,展开讨论,有助于深入对话。

总之,阅读课中的“对话”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重在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促使学习水平的提高。只要我们在学习活动中走出对话教学的误区,实现学生与文本、与同伴、与教师的对话,尤其基于“自我”的倾心对话,把握好对话的方向,语文生本课堂必将成为促进学生成长,演绎精彩生命的美好舞台。

参考文献:

邓丽娜.对话理论下的语文阅读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自我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成长中的“自我”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