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码培训行业新云图

2016-05-14韦翼鸿

培训 2016年6期
关键词:分会场精细化培训

韦翼鸿

无论是主会场还是并行的分会场,不管是培训理论的前沿研究还是传统体系的重塑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创新极大的推动作用。

2016年4月27日一29日,我前往上海参与《培训》杂志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企业发展新培训年会。此次年会集齐海内外众多业内先锋者,用“培训人的重大节日,培训界的思想盛宴”来形容毫不为过,令我收获颇丰。

“培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曾几何时,“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风靡网络,深入人心。此次主办方推出“培伴”APP,重新诠释和定位了《培训》杂志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让人耳目一新。同时,培伴APP在年会期间为参会者提供了贴心、周到的服务,让人倍感温暖。

由“培伴APP',我联想到我司建立的缀信学习群。新的移动工具已经成为现代人自我学习和发展的革新力量,如何充分发挥它们作用,使其在公司与员工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推动公司管理与培训、接受员工反馈,是我们需要不断尝试和试验的。

创新是培训发展的永恒主题

无论是主会场还是并行的分会场,不管是培训理论的前沿研究还是传统体系的重塑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创新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中万达学院分享的“企业大学的项目设计与技术创新”中对培训项目的方案设计、案例复盘和情景化呈现的阐述,对我们的实际工作颇具参考价值。

我不禁想到武汉市天然气有限公司在应届生培养中一些新的尝试:在例会中通过话剧、小品等表演方式将定制课题生动地展现出来;利用工作日志详细记录每个学员的所见、所闻、所思;通过团队拓展、述职汇报、才艺展示、师徒联谊等形式中总结一年的见习成果。事实证明,只有不断地践行创新探索,才能持续催化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果,这份感慨也与今年年会的主题“创新加速人才发展”不谋而合。

专业化和精细化

是不可逆的潮流

国内培训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各培训咨询公司无论是在培训理论研究、培训战略的解读,还是培训项目的开发、培训工具的设计方面都越来越呈现出专业化研究、模块化设计、精细化实施的趋势。铭师坊“让内训师动起来”的演讲中专注于培训场景设计的分享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对此,我深有感触。我们培训部门在打造内训师队伍时,通过项目启动会、隐性经验显性化、显性经验标准化、标准课程生动化、成果展示会“五步走”的模式,由培训部门开发出11门课程,并形成了标准化讲师手册、学员手册和多媒体交互式学习软件,为之后的培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专业化和精细化是培训工作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只有深入,方出成果。

前瞻要与落地相结合

年会中《培训》杂志汇聚众多嘉宾,既分享了“舞动大脑”“企业护城河:90后和你聊数据化的人才培养”等走在培训行业发展前沿的主题,也畅谈了“贴近组织需求的培训体系”“成功教练项目解析”等紧贴实际业务的课题,体现了前瞻性和接地气的充分融合,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丰富的主题和形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众多企业参会人员的需求,我也做回了久违的学生,穿梭于各个分会场,聆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反思自己的实际工作,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将横向(不同业务模块)和纵向(门类齐全、层次丰富的内部课程体系)相结合,同时配备各具特色的专业内训师,让大家各取所需、自由选择,从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

短短三天的年会,日程紧凑,内容饱满,我在思维的碰撞中又一次接受了洗礼。而如何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阶段和战略特色,转化出自己的培训发展路径,是我接下来的使命和责任。

猜你喜欢

分会场精细化培训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探析
精细化护理实施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学会秘书长丘秉焱在广东省分会场参加中国科协2020年全国学会工作会议
会议·培训
后文博会时代:分会场的长效化发展研究
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探讨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