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作文在“互批的市场”里升值

2016-05-14刘娟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6期
关键词:卷面评分标准升格

刀不磨不快,文不改不好。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作文升格训练固然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一大法宝,可是这种训练愁坏了许多学生,让学生叫苦不迭。

如何让学生有“通天的梯”,意识到自己还有“可走的路”、想升格、乐于升格、积极主动升格?我们不妨把作文推向“互批的市场”,让学生走出家门看他人,在比较中反省自作,获得升格的真知。

一、“互批市场”,让作文卷面亮起来

互批,可以让学生直观他人习作,真切体会作文卷面升格的重要性。当我们让学生互批作文,将学生作品公诸于“众”,学生自然有“大众评判”的压力。此时,在学生眼里,作文不仅仅是作业,更是自己展现在同班或其他班级同学面前代表自己形象的艺术品,他们的重视程度自然提高了。“千百次说教不如一次亲身体验”,视觉的冲击,颜面问题,得分的差距,让卷面升格不再徘徊。

二、“产品互赏”,点燃学生修改作文的热情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互批,实现角色转换,点燃学生批改作文的热情。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在心理上就能产生一种兴奋感。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和旁窥心理,使学生对阅读他人作文具有浓厚的兴趣。批改者总想着在同学面前露一手,显示自己的水平。因此他们在批改对方作文时会精雕细琢,千找百挑,大到行文结构,小至一个标点符号,一点不会落下,比老师改得严格。同时,学生在批改他人的作品的时候,既指出了对方的不足,修改了对方的作品,提升了自己的修改水平,又能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进而完善自己的作品。

同时使用作文互批的方式,学生每次批改的作文数量较少,有足够精力细细批改。文章应该怎样立意、怎样布局、怎样炼句,这些能力只有学生自己在反复修改、不断实践中才能逐步提高。同时多次的互批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好习惯。

三、“分值评判”,帮助学生重新定位作文价值取向

走进“互批市场”,学生可以切实地感受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在鲜明的对比中把握作文价值取向,增强提分意识。

教师在批改前会基于本次写作训练,模拟高考评分细则并拟定评改量表。学生参考高考评分标准模拟互批作文。这一做法,首先可以让学生熟悉高考评分标准,感受高考作文得分的客观标准。其次,评改量表有具体详细的作文等级评分细则,能够让学生明确作文得分差距所在。再次,作文的分值评判,采取“大众评审”的平均分(三人批改同一篇取均值),客观公正。分值差距、作文优劣一目了然,就如市场上产品出售,一分钱一分货,明码标价。这些势必会刺激学生在审视他人的“产品”同时反观自己的“产品”,在种种对比冲击下打破自身写作局限,帮助学生追求更高的作文价值取向。

四、“鉴赏评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作文互批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找出错别字、病句、错用标点,还得审视对方的遣词造句,分析对方的谋篇布局,思考作品的立意。批阅者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包含着对原作的思考、批判和指正,既是对他人作文的改造过程,又是对自己心理作文的再造过程,完善了他人作文,成型了自己的再作文。批改者在帮助同学修改之后,对自己的作文有了重新认识。同时,在学生习惯的意识中,老师的批改都是对的,不再去推敲为什么这样修改或修改后是否真的恰到好处。而对同学的批改会有一个思考、认同的过程。这样会让批改者和习作者有新思考、新认识,为再作文奠定基础。

在互批中,批改者要对作品亮点分析赞扬,对不足之处要提出建议。这些分析或建议本身就是一篇短小的文章,或抒情赞美,或委婉劝说。读、赏、改、评他人之作,再到反思自己的作文进行升格,“互批市场”无疑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一大法宝。

从古到今,修改就是文章问世的必经之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养成自我修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作文互批,也许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如吵闹、虚浮、争执等等,但我们不可否认作文互批的确可以让学生走出自己写作的小天地,让学生有了新认识、新思路、新技巧。互批,为学生升格作文奠定基础,指明方向,激发学生再创作的欲望;互批,让学生升格作文有路可走,有法可循;互批,让升格作文正真地亮起来!

刘娟,教师,现居江苏东海。

猜你喜欢

卷面评分标准升格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大学专业课平时成绩评定的创新模式
——以卷面加分为例
有针对性地运用例证——《拥抱“不速之客”》升格
看清要求,有的放矢——一篇2019年高考考场作文升格的启示
考试分
初高中英语作文评分标准初探
海峡两岸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的比较研究
针对TOPIK评分标准的韩国语写作教育
反兴奋剂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