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1+1”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16-05-14韩波勇

文教资料 2016年7期
关键词:课外学院物流

摘 要: 由于种种原因,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教学内容空洞和抽象,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效果较差,同时缺乏实操能力,很难适应社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后,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提出一种全新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即“1+1”教学模式。

关键词: 物流专业 “1+1”教学模式 创新 实践

自从2000年北京物资学院在全国率先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500多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类专业。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可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类。依据自身定位,独立学院是介于普通本科院校与职业技术院校之间相对独立的本科层次二级学院,自然应该承担起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任。独立学院教学模式应该是“理论+实践”,适当偏向于实践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学生普遍缺乏实操能力,很难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要。

本文在广东省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导致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为破解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提供新的思路。

一、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普遍薄弱,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省独立学院80%以上的专业老师都是从大学里直接招聘,虽然这些老师都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但是绝大多数人没有在物流企业或相关部门工作的经历,缺乏物流管理实践经验,缺乏对物流企业生存环境的系统了解和深刻体验。由于现实情况与书本理论知识有非常大的差异,因而在教学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很难设身处地地分析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物流是一个庞大系统,除了物流本身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懂得交通工具、销售、客户服务、法律、信息技术、人际交往甚至公共关系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而这些知识恰恰是很多从大学到大学的老师们普遍缺乏的。

因此,想要把物流专业课程讲得深入透彻、清楚明白,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流程,知道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困难的。

(二)重课堂轻课外。

据对广东省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不完全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独立学院采取的教学模式依然是“重课堂轻课外”,即:90%的教学时间花在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只有将近10%的教学时间花在企业参观或实验室上,这种教学模式直接后果是重理论轻实践。专业课老师由于自身实践知识的缺乏,往往讲得空洞、肤浅、照本宣科,脱离实际是必然的,严重的可能远远偏离实际甚至误导学生,学生想要完全理解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很多学校虽然也在每学期组织学生去物流企业参观或在实验室做几次实验,但基本上只是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很难收到真正的效果。因为参观或实验时间短,而学生人数众多,很难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实操的机会。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理论知识很难学好,实际动手能力又差。从而使得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理论上比不过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实操上又比不过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

(三)专业课教材严重脱离实际。

独立学院专业课基本是严格按照教材讲授的。虽然专业老师自身存在一定的实际经验问题,但是专业课教材严重脱离实际,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比如:MRP(物料需求计划)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社会淘汰,而现在很多物流专业课教材里面依然把它作为重要的专业知识在传授,导致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此同时,物流专业教材基本上是全国各大高校组织专业课老师共同编写的,而大部分专业老师都缺乏相关实践经验和经历,很难把教材写得符合物流行业或物流企业实际。在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教材专业知识陈旧,更新速度慢,另一方面,严重与实际脱钩,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教出高素质的毕业生,满足物流行业的需求,可想而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四)实践教学设施缺乏,教学方法陈旧。

广东省目前没有一所独立学院有完整、功能齐备的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80%以上物流专业实验室都是安装ERP和国际物流、仓储管理等软件,相关硬件设施明显缺乏,这是导致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一个最重要原因。有些独立学院虽然联系了校外实习基地,但使用率不高,很大一部分实习基地只停留在应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评比和检查上。与此同时,实践教学方法普遍仅限于企业参观、实验室操作软件,或者看看物流企业视频,而真正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非常少,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目前对大学老师有严格的任职要求,必须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这样的老师在社会上很难招聘。因此,独立学院在招聘老师时,只能从全国各大高校毕业研究生中直接招聘,这是师资力量普遍薄弱,缺乏实践经验的根本原因。

另外,目前许多独立学院出于节约教学成本,追求短期办学效益等方面的考虑,对实践教学投入不足,物流硬件设施缺乏,基本没有功能齐备的专业物流实验室,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基本流于形式或只为应付上级检查,使得实践教学受到很大制约。

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在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上有所创新才能满足独立学院物流专业特定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教学模式的弊端和缺陷。

三、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创新

熊彼特(1912)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率先提出划时代意义的“创新理论”,明确提出创新的五种类型:(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的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采取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比如形成或打破垄断。

物流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行业,对人才有特定的要求,一方面要懂管理,另一方面要懂实践。独立学院自身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结合物流行业的特性,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必须既要兼顾管理理论知识,又要兼顾实践教学。

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结合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文提出“1+1”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希望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所创新。

四、“1+1”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一)“1+1”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1+1”是指课堂与课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重理论轻实践,“1+1”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者兼顾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时,要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及教学方法把课外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理论知识,同时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实践知识;课外开展实践活动时,既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同时老师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一定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把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理论教学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效果。“1+1”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二)“1+1”教学模式的创新。

1.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填鸭式”的理论教学,老师讲学生听,内容往往较抽象和空洞,学生很难真正理解物流企业实际组织形式和过程,因此,教学效果一般。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三种途径和方法。

第一,“案例+理论+案例”教学模式。在讲每堂专业课程之前,先给学生一个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自然引导出要讲的概念及相关专业知识。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的概念及专业知识,不至于显得过分空洞和抽象。在讲完专业理论知识之后,再举出相关案例,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课堂所讲的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过,这种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要求老师每堂课前都认真备课,准备充足的教学案例,并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第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支持作用。物流专业的教学,不仅学生而且老师都非常欠缺实践经验,不了解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因而课堂教学显得极其空洞和抽象。这个问题可以依赖信息技术加以解决。老师可以收集物流企业实际运作过程的视频,比如仓储管理视频、出入库视频、分拣货物视频、装卸搬运流程视频、堆码货物视频、甚至单据操作的视频,等等。在讲授这些物流过程的时候,适当放映相关视频给学生观看,能很好地增强学生对物流过程的感性认识,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另外,可以建立网上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老师把相关教学案例、资料和作业放在网站上,供学生随时学习。

第三,请物流企业有实践经验和讲课能力的人士编写教材,担任兼职讲师。每周安排一次专题讲座,以某方面专题讲座的形式给学生传授物流企业实际运作和管理知识。这样既能弥补老师缺乏实践经验,讲课空洞抽象的弊端,又有利于弥补专业课教材理论化抽象化的弊端,不失为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种有益补充。

2.课外教学模式的创新。传统的课外实践教学一般是企业参观、实习基地实习、实验室做实验等教学形式。从效果看,均不太理想。企业参观一般是走马观花式体验,除了增强感性认识,学生很难真正学到内在的知识;实习基地是一种教学形式,但是由于与课堂理论教学完全脱节,并且很多实习基地吸纳学生少,也很难发挥太大的作用;实验室教学由于学校对硬件设施投入不足,基本上以物流软件居多,真正的硬件和设备很少,失去了进行实验教学的条件。如何解决这些弊端,真正让课外教学发挥同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课外教学模式创新的三种途径和方法。

第一,最后一年安排所有学生和专业课老师在实习基地实习。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以现场实习和现场教学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不仅学生要在企业参与实际操作,并且要求学生以企业某方面为内容撰写毕业论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专业课老师参与学生的实习过程,既能起到指导学生、管理学生的作用,又是对老师自身的一种锻炼和提升,一举两得。

第二,通过信息技术开通网上课堂或其他交流途径。在课外实习的过程中,老师不可能像课堂教学那样容易把学生集中起来传授知识,也很难与每一个学生有充足的沟通渠道和时间。因此,通过信息技术开通网上课堂或其他交流途径,例如微信、微博、QQ、电子邮件等,便于老师与学生进行课外充分的沟通交流,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这种24小时的交流模式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受场所和时间的限制,是一种最有益的课外实践教学模式。

第三,与母体学校、其他独立学院或者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创办实验室。一方面减少单个学校的投入,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增强实验室教学的效果。

(三)“1+1”教学模式的优点和局限性。

“1+1”教学模式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者兼顾的全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它最大的优点是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能极大地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性。但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一方面对老师的素质和工作要求非常高,要求老师花更多时间收集企业案例和视频,同时要求老师掌握新的信息技术,要求老师掌握与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沟通交流的方法,另一方面,它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是一种极大突破,要求学校付出更大精力精心组织,如果组织不成功,则可能带来更多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邓恢华.独立学院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消费导刊,2010(05).

[2]韩波勇.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素质教育,2014(08).

[3]周颖,周林峰.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理论体系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0(05).

[4]宋志刚.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目标定位分析[J].科教导刊,2010(1):1-2.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类项目(教育科研类)“校企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GXJK207)的部分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外学院物流
初等教育学院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学院掠影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