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与康复训练

2016-05-14陈福新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言语障碍患儿

陈福新

文文今年3岁了,但仍然很少说话,上幼儿园后也不与老师和小朋友说话,不听老师的话。我行我素,像一匹野马。别人叫他好像没听到,眼睛不与人对视;喜欢会转动的东西,每次吃饭时都要看电视广告;有时候会叫爸爸妈妈,但是那是无意识地叫:要什么东西只会拉着家长的手,不会说出东西的名字……父母挺着急,担心孩子患有什么病,可奶奶说“贵人语迟”是好现象。文文将来一定聪明富贵。

但是,文文可能是惠有孤独症。语迟现象往往被认为是“孤独症”的典型症状。如果是单纯的语言发育落后,孩子在与人的交流方面是没有问题的,比如他会用表情、肢体与人交流,也不排斥社会交往。愿意与同伴玩耍。孤独症儿童不仅语言发育落后,还伴随孤独症的其他症状。例如,不喜欢跟其他的孩子玩耍,存在社交障碍;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与人缺乏目光接触,不能分享或参与活动;想象力较弱,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等。

孤独症儿童言语障碍具体表现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育障碍可能会发生在语言的各个环节上,从发声困难、异常,到语言学习障碍,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言语理解能力受损正常儿童懂得用声音、动作、表情等来与人沟通,比如饿了、困了、身体不舒服了,都会通过不同的哭声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宝宝高兴了,会咯咯地乐。长期与宝宝相处的妈妈就可以根据这些差别来判断宝宝的需求。孤独症儿童对语言的理解比较困难,也没有与人沟通的欲望。

言语发育迟缓或者不发育正常儿童两三岁已经会说不少话,而且懂得用语言与周围的人群进行交流与沟通。孤独症儿童语言发育明显迟缓,到了该学说话的年龄仍然没有学说话的迹象,对别人的问话常常没有回应;即便会说话,也不会主动与人交谈。部分患儿在2-3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是以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言语有明显异常孤独症儿童咬字不清,说话速度太快,音调太高或太低,经常说句子时会省略词语。如说“我要到楼下玩”这句话,他们经常会说成“楼下,玩”。说话的时候声带不振动,只是用气声在说话。

言语形式异常孤独症儿童最大的特点是鹦鹉学舌式说话,重复别人说过的话,重复别人的问题,刻板地回答问题。如上课提问时,问他们“3加3等于几啊?”他们会重复问题“3加3等于几啊?”

言语内容异常孤独症儿童言语内容常常与他人问话或者周围情景无关,人称代词混用,最明显的是“我”与“你”的概念混淆不清。如老师提问:“你叫什么名字?”患儿会回答:“你叫××。”还经常说出与当时情景不相关的话。例如,当别人在谈及有关体育的话题时,孤独症儿童会忽然说起火车时刻表。

言语运用能力受损与他人交往或进行对话的能力有明显障碍。如长时间自言自语,或固执地要求他人与自己谈一个话题而不关注他人的反应或意见。如上课时,孤独症儿童会突然唱一首歌,而且必须要求老师一起唱,如果老师不唱,那么就会大哭大闹。

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障碍的干预原则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需要家长及教师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更需要在亲情的氛围中,以科学的方式介入,改善其语言状况。

渐进原则 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语言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来。如教学“花”字的时候,先教学认读“花”,然后过渡到“花朵”,再演变到“美丽的花朵”。这样由字到词,再由词到短语,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适量原则 许多父母为使孤独症儿童学会说话,刻意教学,同样的话语反反复复叫孩子说,这会使孩子拒绝说话。一般来说,同样的事不要连续重复,在适当的环境下,如碰到同样的事情或同样的情况发生时,再重复提醒。只有这样不断地、自然地重复,让儿童了解语言的意义,才能让他们逐渐说出话来。

类化原则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大多数都是在模仿别人说的话,很少有自己的语言。所以应该利用这一特点,根据一个句型举一反三,学说其他的句子。如“我想妈妈”,可以用“我想——”这个句型,填上“画画、吃饭、大姨、上课、下楼”等一些生活中的常用语。

激励原则 当儿童说出正确的语句时,马上给予关注并鼓励,若使用不正确时,应予忽略,并随时更正。一旦儿童可用正确的语法说话,他的沟通能力会随之增加,不当的语言也会跟着减少。

个别化原则 对于不同言语水平的患儿,言语训练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受教育的现状;应达到的短期阶段性目标和年终目标;为患儿提供的专门服务设施,患儿可参与普通教育计划的程度说明;实施本计划预定日期和期限,以及衡量本计划目标实现与否的标准和评估手段。

言语康复训练方法

模仿训练法 对于完全无语言发音的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要帮助他们建立动作模仿,为发单音做准备。这一阶段的表达性语言训练前期,主要通过各种口部动作模仿及呼吸训练来完成。例如基本呼吸的训练,可用吹蜡烛、吹纸片、吹乒乓球、吹泡泡、吹哨子等。动作模仿可按身体模仿、口部动作模仿、发音的模仿等循序渐进。

生活训练法 把语言融入到生活的各个环节,从起床到睡觉每个环节都是语言训练的好机会。生活中要带孩子做什么就说什么,做到生活即是训练、训练即是生活。有目的地让孩子说出身边的人和事,先简单后复杂,使孩子的语言循序渐进地发展。

音乐训练法 借助音乐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语言训练时,注重的是主动的体验、参与和表达。训练中要选择节奏鲜明的歌谣,以活泼易懂的动画为辅助,既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又有助于增强其对语言(歌词)的理解。当他们沉浸在身体动作中感受音乐时,选取歌词中最短小,最有音乐意味且最富节奏感的字、词,激发他们仿说,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情境训练法 由于孤独症儿童呈现明显的言语理解和表达障碍,因而对他们进行语言训练需要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其语言表达兴趣。例如,孩子想喝水时,家长举着水杯,教他说:“我要喝水。”开始家长可给予口头提示,以后逐渐降低提示的程度,减少提示的次数。当他会自然表达自己“喝水”的需求时,家长要及时表扬鼓励,进行强化。

游戏训练法 游戏是孩子的好伙伴,对孤独症孩子也不例外,只是他们的游戏要更简单一些。在游戏中可融入一定的言语训练。如玩动物时,模仿动物的叫声,玩汽车时,模仿汽车声音及售票员讲话等。但同一游戏时间不宜过长。

社交训练法 孤独症孩子往往主动性差,家长要带孩子到公园、野外等公共场所去,多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多与同龄孩子交往,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模仿机会,丰富他们的词汇和生活经验,这样会促进语言的理解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训练法 让孤独症患儿在游戏中扮演日常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当他有需求的时候就会有表达。帮助患儿完整地、正确地表达,学会“如何请求别人的帮忙”或者“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应该怎样向别人说”。患儿有可能参照同伴是如何表达需求的,设计情节让其模仿。通过游戏时同伴的反复示范和老师的引导,能提高患儿表达需求的能力,同时学会表达自己的愉快、悲伤、害怕、愤怒之情等。

猜你喜欢

言语障碍患儿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
关于冬天